APP下载

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问题探讨

2020-10-21高丽

中外企业家·上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资源人员

高丽

摘要:现阶段,我国以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围绕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积极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有一些存在对资源环境审计的本质目标定位不足、审计主体确认模糊、审计项目统筹安排不科学、机构和队伍建设还不适应资源环境审计工作需要等问题。为此,本文对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发展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资源环境审计;问题探讨

1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环境审计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3至1997年审计机关并没有明确提出环境审计的概念,只是在开展其他的审计项目中涉及到一些环境保护资金的审计事项。1998至2007年。审计署于1998年成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这标志着我国最高审计机关明确了环境审计职能,审计机关有意识地从促进污染治理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两个方面,组织开展环境审计。审计署于2003年成立环境审计协调领导小组,兼顾环境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2008至2012年将资源环境审计与财政审计并列为主要的审计任务。2013年至今,通过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要求对国有资源实行审计全覆盖,将资源环境审计作为主要任务和重点内容等一系列环境审计工作推进。标志着我国资源环境审计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审计的一个独立审计业务形态,且逐步强化。

2我国环境审计的问题探讨

通过环境审计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一直在积极主动地寻求发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加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发展还未成熟,还存在以下问题尚待解决:

(1)资源环境审计的本质目标是什么。从我国现阶段资源环境审计的发展历程上看,对于资源环境审计的目标认识也存在很多分歧,是财政审计,还是绩效审计,虽然我们已经认识到我国资源环境审计是绩效审计,即评价资金使用的绩效,但什么是绩效却没有具体的界定,对绩效的不同认识导致了资源环境审计目标的不确定性。(2)资源环境审计的主体如何确认。我国资源环境审计主要是由政府审计机关进行开展的,很大程度上没有注重与相关企业和社会审计部门的合作。以由于资源环境专业性强,内容繁杂,资源环境审计因其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导致审计业务工作难度大,专业特征明显,这是需要明确审计主体。审计主体的不明确会影响到资源环境审计业务的深入开展,进而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与效果。(3)资源环境审计项目如何统筹安排。目前,我國主要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资源环境专项审计项目。但在农业、扶贫、金融等领域中也涉及资源环境相关的审计内容。如何从项目安排上科学合理、统筹兼顾的布局,集中发挥各资源环境相关部分的各自优势,精准聚焦到环境审计的具体方面,科学统筹各方面审计重点,进而在审计内容上突出重点、有条不紊地实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4)资源环境审计数据的非财务信息如何鉴证。审计收集的信息分为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财务信息是指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其较为具体,查证的方法和程序较为成熟。非财务信息则更加广泛,包括各类专业业务数据,这些信息在现代绩效审计中更为重要,是绩效审计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非财务信息复杂,信息量庞大,资源环境基础信息系统的不健全加大了对于数据的收集和使用的困难度,而且对于审计人员来说掌握该领域的信息提取与分析技术十分困难,难以完成鉴证工作。(5)资源环境审计方法是否需要创新。资源环境审计在以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为主流方法的基础上,是否需要特殊的审计技术方法?是否要利用与资源环境科学相关的技术方法进行审计?科技是资源环境审计发展的生产力。尤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大范围、远距离核实确认方面,在准确了解全局性情况方面,科学技术的准确应用常常带来资源环境审计的革命性变化。这是不是说资源环境审计一定要采取特殊的技术方法。(6)资源环境审计人员应具备怎样的专业背景。目前,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多集中于必备的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知识体系,较缺乏资源环境专业背景;资源环境审计的专业性较强,与常规审计或其他专业审计相比差别较大。那么,是不是资源环境审计人员应该具备环境工程学、环境经济管理学、环境法学,甚至于生物学、化学等方面的专业背景。实际上,审计人员很难同时具备不同审计业务的专业背景,过多地强调专业背景不仅不利于审计业务的开展,反而会打击审计人员的积极性,降低审计效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深化发展,资源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首先,需要明确资源环境审计的本质目标,即评价资源环境质量是否得到改善。其次,需要确认资源环境审计的主体及对非财务信息的鉴证,审计部门是法定财政资金监督部门,其主体地位显而易见,但鉴于资源环境审计的特殊性,需要具有权限和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配合审计部门,第三方机构既具有提取和分析资源环境信息的能力,又取得了资源、环保部门认定资质,更加保证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再次,资源环境审计项目如何统筹安排,在审计中,专门搭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板块,将农业、扶贫、金融等部分中涉及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内容有机整合,形成污染防治攻坚战跟踪审计平台。最后,对资源环境的审计方法创新及审计人员的专业背景如何界定,资源环境审计一定要采取特殊的技术方法,显然不是,资源环境审计强调审计机关要积极运用监测、测量技术、信息技术等方法给资源环境审计提供更多、更新的取证途径。同时,在培养胜任能力审计人员时,应该由具有资源环境科学和审计学双重专业背景的教学科研人员筛选资源环境审计人员必备的基本知识,通过职后教育的形式,更新审计人员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兆东.影响我国政府资源环境审计开展的十个问题[J].财会月刊,2019.

[2]朱叶.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实施困境及解决措施[J].商业财会,2019.

[3]王海兵,赵李丽,杜娟.环境资源保护审计体系构建研究[J].审计观察,2019.

[4]翟延文.浅析资源环境审计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7.

[5]杨芳芳.资源环境审计现状与发展的分析[J].财经界,2017.

[6]蒋成飞,刘鹤飞,王坤.对资源环境审计现状与发展的探讨[J].中国内部审计,2016.

[7]徐建芳.对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思考及建议[J].中国内部审计,2013.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资源人员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我给资源分分类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研究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