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有效性之浅见

2020-10-21刘西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有效性初中数学

刘西

摘  要:本文针对农村初中数学教育相对薄弱,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之现状,结合具体实际,提出自己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其中包括自己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更新师生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有效性;方法

教育是科学,是一门艺术。我们从事的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教师的传授、讲解能力,需要实践,更需要反思与不断探究。每次上课之后,自己在课堂上的点点滴滴都会浮现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课堂就是老师的生命。应该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提升自己。如何进行有效反思,现将自己的一些做法浅谈如下:

一、为了教学实践的反思——踏进教室前的行为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商友敬在他的《语文退思录》里这样写道:我从事语文教育已有四十余年,然而,退思往事,失误之处不少,不只是方法上的失误,更要紧的是观念上的因循和迷惑。观念指导行为,行为决定成败。专家的教学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在教学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进行的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才可能不断地提高我们有效教学的水平;退而思之,不如思考在前。因此老师在备课与制定课程计划的时候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备有用之课。如:在备有理数的加法时,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在小学时已认识了负数及表示的意义,可由一个实际问题入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读题列出算式,问:如何计算?引出有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重点讲解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一个数同零相加,难点讲解异号两数相加,符號的确定及绝对值计算方法。第一次向东走2米,第二次向西走5米,这时在什么位置?(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列式:(+2)+(-5)。第一次向西走2米,第二次向东走5米,这时在什么位置?(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列式:(-2)+(+5)。计算方法:①符号的确定: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②绝对值计算: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在练习题中也多涉及此类习题的计算,让学生明确分两步一是确定符号,二是计算绝对值,熟练掌握方法,遇到分数及小数要正确计算。

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反思——教室中的行为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反思新课引入情境是否得当,所提问题或例子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激活学生思维。

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由2002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引入,给学生介绍会徽上的图案是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为证明勾股定理所做的弦图,是国际数学界对我国古代数学伟大成就的肯定,激发学生学习勾股定理的兴趣,又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反思教学难点是否通过分析已经解决,提问和例子是否恰当,是否再补充实例进行讲解。

如:在教学平方差公式时,教学难点是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找出公式(a+b)×(a-b)中的a、b,然后套用公式用a的平方减去b的平方。可以多设计此类题型的练习,(2b-3a)×(-2b-3a),可让学生找出相同项-3a和相反项2b,然后用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还要注意把相同项和相反项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再平方。

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注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在预习时,标记出自己不会的地方,课堂中随着新知识的学习,小组的合作交流,个人的精彩展示,关注自己的疑问得到解决没,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可以交流自己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师生共同学习提升,他们自己能解决的,教师只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引导和点拨,把课堂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教学实践后的反思——离开教室后的行为

一要总结精彩之处,反思遗憾片段;二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会对学生有伤害;三要反思教育教学是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1.成功的经验。

任何一堂课都有精彩之处,也许是课堂引导巧妙,应变灵活;也许是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理念先进等。凡是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做法,都可以详细地记录下来,供以后参考和使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完善,推陈出新。在教学角平分线的性质时,对于角平分线的性质的几何语言描述,可以这样总结:因为OP平分角AOB,PD垂直OA,PE垂直OB,所以PD=PE.即已知角平分线及两个垂直,得垂直的线段相等。学习角平分线的判定后,把两个加以区分判定是已知垂直的线段相等及两个垂直,得角平分线。学生容易理解,知道怎样去找条件和推出什么结论。在教学分式的通分时,一定要强调分母不动,分子必须展开计算,为后面学习分式的加减打好基础。因式分解的学习,易错点总结为:①必须先提出公因式(注意系数的公因式也得提);②必须分解彻底;③必须用对公式(两项考虑平方差公式,三项考虑完全平方公式);④要有整体思想。

2.失败的原因或不足之处。

在讲完分式的混合运算后,学生做得一塌糊涂。我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主要问题是很平淡地把课本中的两个例题讲完,其实这其中还有许多小窍门和易错点,在学生的习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在做加减法之前分式本身能约分的先约分,可以简化下面的计算,最简公分母会更简单;有习题先算括号里面的加减法再算外面的乘法简单,而有的是先用乘法的分配率再算加减法简单;学生在用完乘法分配律之后的加减法就不再算了,出现计算不彻底现象,应通分后接着算;最后一步计算出现系数的公因式、单独字母的公因式约分不彻底等。

3.捕捉瞬间灵感

课堂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师生之间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不断融洽。此时,师生往往会产生瞬间灵感,捕捉住这些智慧的思维火花,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教师讲课时,临时增加内容或改变教学方法;学生上课时,某些绝妙的回答、见解及质疑等。

4.珍视学生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给以充分肯定,使之得以借鉴和推广。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在一次讲评习题时先用我自己的方法讲了一遍,问:同学们还有其他方法吗?一位同学讲解了自己更简单的方法,我首先对这位同学的方法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表扬他积极思考的好习惯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5.进行再教设计。

在一次学校临时组织的公开课中,为了使自己的课堂更高效,我临时改变主意决定不按之前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解,先在黑板上出示一个表格,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及证明,得出的矩形的性质也填在这个表格中。通过表格一目了然可以看出平行四边形与矩形性质的联系与区别,学生印象深刻,在练习题中能正确运用,课堂效果较好。下来之后我对矩形的性质这一课又进行了二次备课,使自己的课成为真正的精品课。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习活动,是对个体自身的教学进行批判和反省的过程,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一种方式和途径。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参考文献:

[1].张琳琳.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的有效性.《考试与评价》2018年10期

[2].王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有效性的策略.《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32期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有效性初中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