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2020-10-21王雪梅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腹部手术综合护理

王雪梅

【摘 要】目的:研究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将我院自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64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32)与试验组(n=32),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恢复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病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恢复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出院时间均比参照组短,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康复周期,提高护理满意度且安全性更高,应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部手术;综合护理;粘连性肠梗阻;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2-0-01

腹部手术难度较高且创伤较大,易出现并发症,粘连性肠梗阻是较常见的腹部手术并发症,该症状会影响生理功能,出现生理紊乱,严重会引发肠道实质性病变[1]。腹部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腹部手术,为降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优质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2]。本文通过我将院64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64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取抽签法分成试验组(n=32)和参照组(n=32)。参照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46.52±4.73)岁;试验组患者1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47.91±5.28)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统计学数据指标之间无分析意义。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1)按摩护理:引导患者配合加强患者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1次交替逆时针按摩1次,每次20分钟,交替次为一组,每天进行两组按摩,按摩时注意掌握力度,避免患者出现不适。(2)心理护理:患者会因术后创伤倍感疼痛导致情绪不稳定,护理人员需细心指导,倾听患者诉求,通过病理专业病理知识告知如何避免疼痛或感染,若采取镇痛措施会出现肠蠕动,耐心对患者进行相关介绍,消除患者紧张、疑虑。(3)饮食及运动护理:术后提出禁食要求,配合患者进行肠外影响干预,随患者肠功能逐渐恢复,可进食流质食物及半流质食物,要遵循少食多餐原则;根据患者病情恢复程度引导患者开展运动康复,平卧期间进行推拉、牵引活动,下床后进行慢蹲慢起,腰部运动等可加快肌肉恢复。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恢复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出院时间;患者通过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统计满意度;统计两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得出并发生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进行研究的64例患者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9.0 for Windows进行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恢复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出院时间比较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行t检验,当数据呈现为P<0.05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恢复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出院时间

试验组、参照组患者恢复排气时间分别是(21.32±1.57)h、(30.48±2.16)h;试验组、参照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分别是(14.63±1.06)h、(21.45±1.29)h;试验组、参照组患者出院时间分别是(7.31±0.54)d、(9.04±0.82)d。护理后试验组患者恢复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出院时间均比参照组短,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试验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的例数分别是18例、12例、2例,满意率是93.75%;参照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的例数分别是9例、13例、10例,满意率是68.7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75%)明显高于参照组(68.75%),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

2.3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参照组患者中出现便秘3例,感染4例,尿潴留2例,总发生率是28.12%;试验组患者中仅出现感染1例,未出现便秘及尿潴留症状,总发生率是3.12%。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8.12%)明显低于参照组(3.12%),P<0.05,數据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

3 讨论

通过临床分析,手术创伤、情绪波动及麻醉药物作用均对患者预后恢复产生一定影响,有效的护理干预会促进术后恢复[3]。综合护理干预是集心理、饮食、复健、按摩及肠胃减压等方面的全方面护理措施,最大程度减少患者并发症的产生,降低疼痛等级,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工作的展开,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进而得到最好的护理效果[4]。

计算数据表明,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且护理后恢复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出院时间均比参照组短,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

综合以上结论,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康复周期,不仅降低并发生发病率,还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应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任淑红.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9,(18):206.

[2] 徐明静.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J].养生保健指南,2019,(22):192.

[3] 卢友兰.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8):151-152.

[4] 龙玲玉,王丽.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J].健康必读,2019,(18):164-165.

猜你喜欢

粘连性肠梗阻腹部手术综合护理
右美托咪定预防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拟行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咽喉疼痛的研究
泛影葡胺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
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及其防治探讨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粘连性肠梗阻行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效果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的效果初步观察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