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探讨

2020-10-21华银站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治疗总有效率眩晕神经内科

华银站

【摘 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和具体治疗方法。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为主,收治时间为2018年4月-2019年10月,将所选患者分为人数均等的两个小组,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无效对应人数分别为1例、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78.26%,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在对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临床治疗中,需要对患者的病因进行详细分析,具有针对性制定相应的临床治疗方案,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神经内科;眩晕;治疗总有效率;病因

【中图分類号】R7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2-0-01

前言:当人体处于眩晕状态下,常会感到周围物体不停旋转,意识模糊。对于此类患者,就诊场所一般在医院神经内科或耳鼻喉科相关科室内。对于老年患者而言,考虑到自年龄较大,与青壮年相比较,老年患者身体抵抗能力下降,极易出现眩晕的症状。对于该症状的出现,医生应仔细诊断,找出病症发生的原因,具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帮助患者身体早日恢复健康。如今,我国医疗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各种新型的诊断设备不断出现,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发挥出了较大的作用。为此,医生应合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根据患者所描述的症状,在诊疗设备的帮助下,对患者的疾病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为主,收治时间为2018年4月-2019年10月,其中,共26名男性患者,其余20名患者均为女性,最大年龄为72岁,所选患者均存在眩晕症状,通过对患者身体进行检查,无其他器官性疾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组间差值不具有可比性(P>0.05)[1]。

1.2方法

待患者入院后,指导患者接受各项常规检查,包括神经系统、耳科等检查项目,询问患者及其家属发病期间的具体症状表现,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初步的诊断。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在对观察组患者治疗时,若患者处于急性期,需调配适量异丙嗪药剂,计量控制在25.0-50.0mg范围内,使用正确的方式将其注射至患者体内。对于间歇性患者,给予患者适量西比灵药物,以口服的方式为主,每天服用1次,以10.0mg为使用标准。此外,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向患者体内输注20.0mL的络宁药剂,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次服用剂量为75.0mg,每日服用1次,按照上述治疗方法,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效果。对照组患者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急性期患者,在注射安定时,将药物剂量调整为5.0-10.0mg左右,在对间歇性患者治疗时,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药物,服用剂量为75.0mg,每日一次,以静脉注射的方式,将20ml的丹参注射液输注患者体内,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效果[2]。

1.3疗效判断标准

若患者治疗后,眩晕症状基本消失,且一个月内没有出现此类症状,则表示为有效;若患者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且眩晕症状发生频率明显降低,则表示为好转;若患者治疗后,眩晕症状仍然存在,且症状没有减轻,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现象,则表示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作为本次实验数据整理的方式,计数单位用%来表示,在x2检验方式下,若组间差值符合P<0.05的要求,则表示为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2.1观察组患者中共12人治疗有效,10人好转,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与对照组(78.26%)相比较,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

2.2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概率分别为4.35%、17.39%,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

3 讨论

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眩晕症状较为常见,主要集中于老年群体。通常情况下,该病症发生因素较多,涉及到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多个方面,实际治疗难度较大。现如今,我国老龄化日益严峻,老年,眩晕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多。据统计,在老年患者中,存在眩晕症状的患者人数占据50%-60%范围内,与此同时,多数患者在发病期间,还会存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此外,一些家属无法在患者身边陪伴,长期以往,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若无法调整好患者的心态,还有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更大的伤害。为此,在对眩晕老年患者临床治疗中,医务人员除了要找到病因,实施针对性治疗措施外,还应多加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3]。

在本次研究当中,将所选46名患者分为两组,并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由此可见,在对眩晕老年患者临床治疗中,应仔细分析病因,在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情况的前提下,合理开展各项治疗工作。在给予患者药物时,应把控好药量和使用方法,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出完善的临床治疗方案,确保其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价值。

参考文献

[1] 莫修凤.神经内科560例住院眩晕患者临床特征分析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6.

[2] 袁庆.周围性眩晕患者心身状况分析及偏头痛性眩晕的预防性治疗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

[3] 汪芳俊.颈性眩晕的临床相关因素研究及范炳华教授对其诊治经验的总结[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治疗总有效率眩晕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体会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针灸治疗3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研究
针刺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的疗效
常规针刺加四关穴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33例临床观察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特征探讨
中医泽泻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分析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