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3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7-06-19韦娟亮
韦娟亮
【摘要】 目的:本文就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及探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进行分组,参照组(n=36)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法,试验组(n=36)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Burke评分及VFSS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参照组更高,试验组患者Burke评分、VFSS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针灸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关键词】 针灸;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治疗总有效率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3.0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3-0040-03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脑血管疾病,又被称为脑血管意外,具有致死致残率高等特点[1]。吞咽功能障碍是该类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对其日常饮食、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本文为探究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疗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近3年收治的部分患者采用中医针灸疗法,效果较为理想,现将研究过程及数据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6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7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进行分组,参照组(n=36)与试验组(n=36)。试验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52~76岁,平均(64.2±3.0)岁;参照组男18例,女18例;年龄54~77岁,平均(64.6±3.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纳入的患者均符合脑卒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病程在半个月以上,且伴有假性球痹症状。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此次研究均知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将意识障碍患者、精神障碍患者、合并严重感染患者予以排除。并已将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死亡患者及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患者剔除。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法,包括康复训练、冰棒冷刺激、舌体功能锻炼及口面部肌肉训练等,依据患者实际病情实施声门上吞咽、口腔及咽部冷刺激、门得尔松手法、声带闭合练习、舌肌锻炼、面额与唇部肌肉练习、侧方吞咽、点头样吞咽及交互吞咽等练习。
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1)选穴及针刺。对患者两侧的地仓、夹承浆、风池、下关等穴位及廉泉、天突、金津、扶突穴、翳风、列缺、玉液等穴位进行针刺。其中廉泉穴予以泻法得气;玉液、金津予以点刺放血法;在翳风穴向喉结方向进针1.0寸,天突穴位予以直刺0.3寸,而后再向胸骨柄后方向进针。其他穴位均予以平补平泻法,每次留针时间控制在20 min左右,每2日针刺1次,连续针刺治疗7次。(2)点刺放血。指导患者身心放松,将舌头自然伸出伸直,对于无法正常伸舌的患者,可使用纱布将其舌体固定于口外。对口舌进行消毒后,使用1.5寸毫针对患者的玉液、金津穴位进行点刺,放出少许血后即可,不必留针;每3日点刺1次,连续治疗7次。(3)电针治疗。待患者的廉泉及一侧夹廉泉针刺得气以后,可使用电针治疗仪为其进行电针治疗。将治疗仪设置为疏密波3~5 Hz,并以患者的耐受度为治疗强度,而后留针0.5 h。
(4)不良反应处理。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恶心、心慌、头晕等不良症状,要立即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实施常规晕针处理。对于因点刺放血治疗出现感染的患者,应及时予以对症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经治疗,患者吞咽困难等症状完全消失,饮水试验测试结果为1级,则为显效。患者吞咽困难等症状有明显改善,饮水试验测试结果为2级,或较治疗前提高1级及以上,则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饮水测试试验结果均未见明显变化,则为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3]。
1.4 观察指标
应用Burke倾斜评分量表、VFSS(吞咽X线透视)结果对患者的治疗前、治疗后的偏瘫及吞咽功能进行评价,Burke评分越低、VFSS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吞咽功能恢复越好[4]。
1.5 统计学处理
SPSS 20.0軟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法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35/36),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56%(29/36);试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Burke评分、VF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Burke评分、VF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Burke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VFSS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经抢救后常伴有吞咽功能障碍,该类患者主要是以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还会伴有发音障碍;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易引发营养不良、肺部感染等并发症[5]。现代医学认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是在双侧皮质脑干束遭受损伤后,致使假性球麻痹的神经功能代谢紊乱,并表现出舌肌、面肌、咀嚼肌等运动无力及作用失调等症状[6]。在中医中,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属于“舌蹇” “喉痹”等范畴,主要是由脑脉闭阻所致脑髓不足,引起舌咽功能失用[7]。以往临床中,常为患者采取康复训练等综合疗法,但因个体性差异等因素,部分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故笔者所在医院主张为这些患者实施针灸治疗。对患者的地仓、夹承浆、风池、下关、廉泉、天突、金津、扶突穴、玉液等咽喉局部穴位进行针刺,通过经络传导作用,达到开窍利咽、调和阴阳的目的,进而提高患者咽部神经的支配功能,增强深度感受器的兴奋水平,使患者的吞咽中枢神经得以激活;从而发挥改善肌肉、小韧带功能的作用,以促进吞咽反射弧传导。与此同时,对穴位进行针灸还可快速清除自由基,避免脑神经受损,有效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状态,利于脑卒中后偏瘫的康复[8]。玉液、金津均为经外奇穴,在穴区浅层分布有舌神经与舌深静脉,在深层分布有舌神经、舌动脉及舌下神经[9]。对其实施点刺放血治疗,具有显著的通利舌脉、活血利咽之效。电针疗法可以对神经末梢产生刺激,促进神经末梢释放生物电,对神经反射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吞咽反射弧及肌肉协调能力的重建[10]。
此次研究中,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治疗法,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参照组更高,试验组患者Burke评分、VFSS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这充分说明中医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有效性。
总结上述研究结果得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予以针灸疗法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吞咽障碍症状,改善吞咽功能,值得临床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林日武,陈早树,许益叶,等.针灸配合吞咽训练、鼻饲治疗脑卒中伴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6):2475-2476.
[2]柳敏,张贤明,余皓,等.针灸联合补肾益髓开窍方治疗急性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63-65.
[3]李莉,王刚,支世保,等.针灸联合中医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5):473-475.
[4]许若晴,范刚启.卒中后吞咽障碍针灸治疗时机的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2012,32(11):1054-1056.
[5]戴偉,林靖.电针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C]//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2014年年会暨第二十一次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A].2014:36-38.
[6]陈澈,院立新,张根明,等.针灸综合治疗方案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4,12(5):9-12.
[7]罗菁,古志林,徐振华,等.调神利咽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12):940-942.
[8]邵永东.吞咽治疗仪联合针灸和吞咽障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护理研究,2012,26(24):2273-2274.
[9]姜海华,郭元敏,郑逸华,等.开口利咽汤结合针电刺激治疗风痰瘀阻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2(4):320-322,328.
[10]刘波,张芳,刘亚川,等.针灸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3):1986-1990.
(收稿日期:2017-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