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实践
2020-10-21姚玉东
姚玉东
摘 要:大师工作室是实现技术攻关、技艺传承、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的平台,能高效快速地开展高水平技能人才的培养。结合大师工作室建设,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通过“选”、“育”、“用”、“留”等四个维度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发挥出大师工作室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选育用留;培养模式探索
大师工作室又称为技能大师工作室,在技能人才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技能推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平台。它在快速实现技艺传承和将创新技术转化为成果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1]。
一、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发挥关键作用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操作难题的人员,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在国家大力倡导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是国家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就我所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生产任务需要来说,抓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师工作室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首要作用就是传承技艺,技能推广,培养技能人才,积极发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注重发挥在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形成属于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在技能培养和实践中积极践行这种精神氛围,使技能人员学习成长,实现自身价值[2]。通过建立大师工作室,协调各种资源投入技能人才培养,引导技能人才学技术、钻技术、铸匠心,在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打好“传帮带”基础,推动生产加工技术发展。
三、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及探索
1)“选”—多维度,分层级,明确选拔标准。以大师工作室为平台,规范工作室人员的选拔流程及要求,从技能等级要求、生产操作水平、技能大赛经历、人员基本情况等多维度开展选拔工作;同时建立大师工作室建设管理办法,将符合要求的优秀高技能人员(原则上以高级技师、技师为主)及时选拔到大师工作室,并且打破部门墙,将工艺、质量、检验等与生产密切相关的人员及时纳入进来,把工作室打造成面向一线的多功能团队,便于后续的建设过程中,促进多专业融合发展,更好地支撑生产一线,快速解决一线问题。结合省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要求,打通我所高技能人才成长的通道,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良好衔接。完善“车间(工段级)—部门级—所级”三层分级培养提升模式,根据工作室人员的选拔流程,按要求分层级,针对不同层级建立培养计划,并且明确分级进阶的具体要求,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为牵引,推动技能人员成长成才。
2)“育”—有目标,定路径,优化评价机制。按照技能人才培养考评流程(图),完成大师工作室人员选拔后,开展分层级专项目培养计划,然后定目标定周期开展培训,进行阶段考核评价,并且建立大师工作室培训计划及考评档案。
针对车间(工段级)技能人员,通过开展“1+1”技能培养计划(表1),即根据大师工作室统筹培养安排,指定大师工作室成员进行一对一培养,按照技能要素进行理论培训、实操指导,确定月度和阶段周期内培养目标,并按照实际作业及《技能要素表》及《技能要素说明》,结合我所典型产品特点,选取相应的实操产品作为考核内容进行实操水平评估,完成阶段效果评估,明确下阶段培养重点内容。
同时,针对车间(工段级)技能人员,建立多能工培养体系,结合各多能工等级的要求,将多能工技能要素表可分为Ⅲ类,根据工序内容及复杂程度制定培养内容及学习周期,大师工作室成员按照多能工培养计划开展指导,并结合多能工培养评价表进行评价,并做好培养过程记录归档。结合实际生产和技能人员工作需要,对评估通过的技能人员,开展轮岗作业,确保技能人员胜任多个岗位的操作技能,培养一岗多人、一人多岗的合理调配,解决生产中人员不足的问题,提高生产柔性及生产力水平。
针对部门级技能人员,大师工作室统筹年度计划要求,从技术攻关、现场问题处理、技能比武、设备管理等维度进行培养,梳理年度技术革新、QC项目攻关方向,所级技能人员牵头组织部门技能人员参与开展技术攻关;优化现场加工异常问题处理流程,由部门技能人员先把关、大师工作室成员配合处理的方式快速开展,这样既能释放工艺人员资源,又能不断提高部门技能人员的工艺操作水平;同时,通过开展技能大赛选拔参加、设备管理等活动,促进部门技能人员快速成长为高技能人才,并且参照所级技能人员管理考评办法,结合实际工作,完善部门评价办法,开展月度、年度综合考评。
3) “ 用”—技术攻关为抓手,解决一线问题。制定大师工作室年度技术攻关、技能培养、技术应用等工作计划,通过积极申报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技术革新课题等方式,应用新技术新工艺,解决设备短板、装夹方法应用等技术问题,消除生产瓶颈,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完善数控编程规范、《零件加工操作规范》、《刀具刃磨方法》、《高质量表面控制数控编程规范》等,将作业标准化,丰富完善技能培训教材,便于技能人员的培养工作。立足生产一线,按照现场加工异常问题处理流程,技能人员快速处理,确保现场生产流畅,这样技能人员的能力得到较好锻炼,提高了产线的柔性和效率。
4)“留”—完善激励措施,打造匠心文化。建立考核管理办法,按照分层级培养内容及考核标准完善激励措施,分层级制定专项激励对按要求完成培养工作的技能人員给予专项绩效激励,对于不达标技能人员进行再培养计划;对参与培养导师完成培养计划的,给予对应激励,推动技能人员培养工作长效推进。实际上,通过完善激励措施,生产现场计划完成、质量等工作得到有效促进,提高产线产能。在完善激励措施的基础上,以大师工作室为平台,积极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匠人文化,确保大师工作室在攻关、传艺等工作中精益求精,确保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持续发展,提高核心产品竞争力。
四、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大师工作室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选”、“育”、“用”、“留”等四个维度进行创新思考,以大师工作室建设为平台,完善高技能人员培养体系,将技能人员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环节形成有效联动,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发展工作奠定基础,实现高技能人才价值。
参考文献
[1] 山雨.人社部出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J].中国培训,2013(9)
[2] 孙永强,王艳丽.浅谈数控技能大师工作室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J]. 教育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