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共赢的高职校企合作项目式教学探究

2016-07-16张幸花

中国市场 2016年27期
关键词:共赢高技能人才项目式教学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和摇篮,承担着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文章通过对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分析,以及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分析,使我们在看到校企合作价值的同时更加意识到推动校企合作良性发展的重要性。作者结合自身长期从事职教工作的经历,就如何实现学生、企业和院校多方共赢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以期抛砖引玉,与广大职教工作者一起为高职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进行积极探索。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共赢;高职教育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7172

1校企合作是培养企业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作为企业高技能人才输送的主要渠道,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实现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衔接,对社会、学校、企业和学生四方来说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高职教育被作为国家战略,重点进行支持和发展已经十几年时间,从早期的摸石头过河到今天的普及型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伴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我国制造业也经历了在全球范围内狂飙突进的黄金岁月,中国一举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多项经济指标和产能指标雄踞全球前列。但是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产生的大量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从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方面,甚至从人力储备方面来看,都不具备条件支撑中国按照以前发展模式持续发展,我国经济亟须转变发展模式,从追求量的扩张向追求质的提高方面转变。

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如何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如何逐步实现高技能人才市场的“供需平衡”?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如何做到无缝的对接?这些问题都是广大职教工作者、职教机构和用人单位长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积极探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和操作方法的创新改革,以适应企业和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并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助力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进行转变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下一步发展的历史使命。

全国高职教育系统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用大量的事实证明校企合作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有力举措。企业在人力资源配置中要选到专业能力强、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必须与职业院校通力合作,同样高职院校要实现自身的发展,肩负起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也需要与企业合作,校企合作才能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

由于学校和企业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和使命不同,导致校企合作的可持续性多年来一直面临诸多挑战。职业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需要国家和社会持续不断的投入,而企业是以追求经济利润为目的的,在人才培养方面往往倾向于功利主义,这就导致了企业对校企合作挑肥拣瘦,长期参与意愿不高、没有长期安排和计划,从而导致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在校企合作方面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现象。再加上目前我国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保障措施不够,比如国家缺乏对企业办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校与企业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不够明晰等。使得很多的校企合作最终都流于形式或者浅尝辄止、收效甚微。通过对大量校企合作成功与失败案例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要保障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唯有基于校企的特点积极地探讨校企合作互惠基础,建立校企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打造共赢的合作平台才是现实可行的。

2项目式教学推动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校企合作如果能够持续推进,对各方都是有利的。但是校企合作必须找到合作双方的痛点并加以解决,才能够使校企合作可以持续发展下去。经过对广东省40多家企业、10多所高职院校的调研,结合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案例,笔者发现对校企合作进行项目化管理可以减少校企之间的摩擦,能使校企合作得以顺利实施,是高职院校为社会经济服务的有效管理模式。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往往会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核心搭建课程体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采取以工作任务驱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两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在教学环境下,由教师设置一定的教学情景,向学生布置虚拟的工作任务而实现的;第二种途径则是在企业环境下,把老师和学生都放入真实的工作情景中,以项目运作和管理的形式和企业合作,在达成企业项目目标的同时完成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在这种培养方式中,企业是工作任务的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由企业提出项目需求和目标,而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一个由老师担任领导的项目团队,响应企业的需求,制订计划并共同完成企业的工作任务,对企业负责。

美国职业教育之父查尔斯·普罗斯(Charles AProsser)认为学习者只有在真实的工作中而不是通过模拟的练习甚至虚假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培训,学习者才能理解工作过程,并养成有效的工作习惯,用某职业本身所需要的思考方式和操作习惯来直接训练,职业教育才更有效。从培养效果上来说,以工作任务驱动的真实企业情景下的培养模式让学生体验更加深刻而生动,让学生多了与企业直接沟通并了解其需求的机会,除了直接专业技能的提高外,还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如责任感、敬业精神、吃苦耐劳、抗压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共事的能力、组织、规划、独立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等以及吃苦耐劳、抗压的基本素质。同时,学校老师通过给企业做咨询、培训等项目,有更多的机会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既很好地为企业服务,使老师的知识水平、项目运作能力与专业水平都得到了提高,迅速成长为企业经验丰富的“双师型”老师。所以探寻一条企业情境下的校企合作项目式教学模式,对于实现在校高职大学生尽快成长为企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式教学是解决校企合作痛点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开发工作,为企业节约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学生在项目生产过程中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目的性和功效性较强,有利于学用结合,迅速提升工作技能。项目式教学虽然效果显著,但是由于很多时候缺少必要的长远规划和制度性保障,其持续性较差,往往做完一个就结束了,下一次什么时候能够再做也未可知,不利于人才培养的连续性。要保证项目式教学活动的可持续性,就必须为以“项目式教学”为核心推动校企合作各方做好微观层面的制度设计。这一方面需要通过契约保证校企双方的资源投入和回报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也需要校企双方遵循一定的流程进行沟通互动,保证各项具体措施能够落实到位,通过细节的操作保证目标的实现。否则很可能出现讲话时豪情万丈,干活时扯皮推诿。接下来,就项目式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进一步探讨。

3项目式教学的操作流程分析

项目式教学在更多时候强调的是计划性和目的性,要求校方和合作企业有比较充分的前期沟通,明确各自的权责和利益,并制定好合作的路线图和方法,以流程导向为校企合作保驾护航。项目式教学主要经历项目认知与决策、项目实施与控制、项目结题与评估三个环节。

3.1项目认知与决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把企业项目引入到课堂,除了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之外,还需要各个专业系部将实践教学工作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计划中去。系部应根据学校的总体要求进行细化,设置具体的实践方向和科目。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和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要做好协调,为把合适的项目引入到合适的课程中创造条件。

院校在接到企业需求后,有专业老师团队先和企业接洽商谈,确定研究方法和实施思路,得到企业认可后,成立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项目团队,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明确各项目成员的任务以及工作职责。项目经理是决定项目成败的直接责任人,同时为了保障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顺畅,对每一个项目都组建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监督工作小组,其中学院领导和企业高层领导需担任项目领导组组长,对项目进行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由于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是书本知识和有针对性的模拟实践,缺少实际项目操作经验,刚开始参与实际项目开发时需要老师进行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特别是学生参与数量较多时,秩序管理将是项目管理的首要目标。通过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和明确的作业规则,可以较好地引导、管理学生的个体行为,减少团队摩擦和消耗。

项目的团队组建完成后就要了解项目背景,认知企业需求,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召开项目启动会,了解项目实施所需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初步确定项目开发的工期和所需的物质资源,确定项目的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线路,据此制作完成项目方案和实施方案,制订质量计划、费用计划和进度计划。

3.2项目实施与控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各成员之间进行充分的协同和沟通,按照执行方案有序地推进各个环节的工作,学生按照项目任务书的具体要求完成每项工作后,均需交由专责老师审核评定,满足要求的可以开展下一阶段工作,否则需重新修改完善直至合格。在实施整个项目的过程中,老师主要发挥制定标准、指引、审核和纠偏的作用,并不需要太多参与项目的具体过程。这种方法能够给学生相对独立和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又不至于让具体工作迷失方向而失去控制,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认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对于项目的每个过程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特别是要注意对关键点的控制。项目控制主要包括对时间、质量和成本的控制,其中质量控制是整个项目控制的重点,项目团队里有专门负责督导和活动控制的成员,保证项目按照预期轨道进展。

3.3项目结题与评估

项目成果交付企业之后,由企业根据项目目标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进行总体评价。虽然企业、学校和学生三者各有不同的价值追求,评价标准也各有不同,但项目管理的三大要素是质量、费用和时间,项目管理的精髓是效果好、效率高、成本少,对项目团队中教师和企业人员的评价按照项目管理的评价标准,而对学生的考核则由项目各方人员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一是来自企业的评价:企业对项目的评价将作为重要指标,用于检验学生各项工作开展的水平。企业评价主要看学生创造的效益,由企业根据其项目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进行评价;二是来自教师的评价:教师评价主要考查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团队合作情况和提交的书面报告心得;三是参与项目团队其他学生成员的评价和自我评价等。

每个项目结束后,学校要结合企业对项目的评价和学校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分析,将能够发现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存在于课程设置和实训教学环节的薄弱和疏漏之处。从而对课程体系的设置提供决策依据。

4校企合作项目式教学的效益分析

在项目式教学中,企业、学校和学生三者各有不同的价值追求。用人单位追求利益最大化,学校以树人成才为目标,学生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为目标。三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利益结合点:学校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就业和服务社会为宗旨;用人单位以高效率、低成本为追求目标,以学校的人才输出和技术服务为发展动力;学生以提高技能,全面发展为目标。综合来说,真实工作任务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良性生态环境,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效益评估。

4.1企业效益评估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对作为资源重要支撑方的合作企业来说,它们可以通过与学校的合作,培养其在学生当中的口碑,打造负责人、热心公益的良好企业形象,在未来人才招募方面获得先机。同时,可以通过项目式教学合作模式,企业还可以得到如下收益:

(1)促进企业改良。学校对企业进行长期合作跟踪,对企业了解更多,更能提出建设性改进建议。

(2)节约成本。相对社会上的咨询公司和服务公司,长期来说,其获取服务的价格更便宜。

(3)优先选拔人才。通过项目运作可以对参与项目的学生甚至学校的专业能力有更深的了解,不会选错人。学生也对企业有更多了解,进入企业后马上就能投入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节省企业的培养成本,避免用工风险。

4.2学校效益评估

作为校企合作项目的推动者,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发挥着中枢作用。按照《规划纲要》指导精神,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在如下方面增强自身人才培养技术条件和能力。

(1)有利于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弥补学校实训场地和经费不足,以及当前技术革新速度快,自建基地外部适应性差的状况。

(2)有利于教学科研能力建设。推动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打造精品专业和特色项目。

(3)有利于丰富师资力量。通过项目式合作,可以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担任校外指导老师,壮大和完善师资队伍的力量和结构。

(4)有利于“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老师通过给企业做咨询、培训等项目,有更多的机会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既很好地为企业服务,使老师的知识水平、项目运作能力与专业水平都得到了提高,迅速成长为企业经验丰富的“双师型”老师。

(5)有利于教学教研改革创新。在真实的项目合作中,更能够发现学校教学和科研的不足和匮乏之处,并据此进行积极的整改,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4.3学生效益评估

作为校企合作的主要对象,学生是校企合作围绕的核心,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具体来说,项目式教学对学生的好处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职业体验更加深刻,通过完成真实的任务,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2)老师会把项目合作中的经验反哺给学生,学生能从中受益。

(3)快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需求,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软肋,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快速过渡。

(4)真实的项目经验除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能提升学生在课堂上体验不够深刻的自我管理能力、社会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执行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的责任心。

通过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项目式教学校企合作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合理配置并持续优化资源,使校企双方可以通过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回报,并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在保障社会就业的同时,助力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5结论

综上所述,认识到项目式教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价值,突出项目式教学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为项目式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校企合作中切实保障好合作各方的利益应引起各方的重视。为推动落实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的各项要求,就要求以高职院校为核心,积极探索和落实校企合作各项举措,将校企合作中的大大小小的工作、任务和活动都落到实处。与企业和广大学生一起,努力开创社会、学校、企业和学生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幸花项目管理在校企协同发展中的实证研究[J].成人教育,201.3(9).

[2]奚茂龙,苗勇,黄麟,等校企合作共赢机制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15(8).

[3]张幸花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论坛,201.1(8).

[4]王索雅项目管理在校企合作中的应用研究[J].知识经济,2015(5).

[5]许欣然,国帅项目管理在高校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考试周刊,201.1(4.3).

[6]乔海英,王淑平,赵建华基于项目管理理念的虚拟团队合作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3(1).

[7]黄洋浅谈项目管理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9).

[8]兰小云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3(2.2).

猜你喜欢

共赢高技能人才项目式教学
民办本科高校新闻专业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论项目教学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职院校与中小微型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
浅析“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