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与应对策略

2020-10-21罗慧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5期
关键词:逆反心理青春期应对策略

罗慧

摘  要:青春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到这个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发展,他们越来越渴望独立,渴望摆脱教师、家长的约束和管制,但教师和家长仍然对他们严加管教,于是就特别容易出现逆反心理,习惯性地对任何事物都持批判的态度,影响学生正常的身心发展。因此,重视学生的逆反心理并及时进行疏导是极其重要的。本文在阐述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及其危害后,谈谈有哪些有效的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青春期;逆反心理;应对策略

逆反心理是青春期学生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随着青少年知识的增加、生活经验的丰富、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他们逐渐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身边的人和事,于是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要认识到重视学生逆反心理的重要性,了解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背后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来进行疏导,防止学生遭受其不良影响,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一)抵触正面宣传,认同不良倾向

大多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都对学校、班主任的一些正面的宣传,表现出一种鄙视、不认同甚至反对的心态,他们很容易抓住社会上或者学校里个别不公正的事例来完全否定学校或者教师的宣传,有时甚至就是为了反对教师而反对,为了彰显自己的独立性,为了摆脱教师的管教,显得特别具有反抗倾向。例如,教师例举感动中国人物来感染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但学生却不“买账”,甚至将这些感动人物的事迹看作“傻子”,内心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影响班主任的教育效果。

(二)对各种规章制度消极抵抗或否定

处于逆反期的学生,往往对于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或者班级制度持蔑视的态度,认为这些制度都是为了压制自己的,是没有人权的,于是对学校的、班级的一些规章制度视而不见,常常做出违反纪律的事情,不利于班主任的正常纪律管理。

(三)对班主任的各项工作拒不配合

很多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甚至将与班主任公开作对是有胆量的象征,对班主任布置的任务充耳不闻,甚至反其向而行之,对于班主任夸奖的乐于助人、遵守纪律、努力学习的学生进行讽刺和打击,形成一种与班主任敌对的力量,不利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

二、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危害

青春期逆反心理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我们并不是说逆反心理对学生的成长绝对有害,轻微的逆反心理也是正常的,只要稍加引导不会出现严重后果,但是如果任其发展,逆反心理严重的话无论是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对家庭、对社会都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首先,逆反心理不利于青春期学生的身心正常发展,不利于学生接受学校、班主任的正向教育,使得学生难以汲取身心成长的力量,因而会阻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其次,严重的逆反心理容易使学生误入歧途,如无视班规、校规打架斗殴、挑战社会规则、不听班主任和家长的教诲,早恋、大量吸烟喝酒等,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最后,长期的逆反心理得不到疏导,可能会使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影响青少年未来的发展。

三、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应对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基本单位就是班集体,良好的班级氛围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一个具有和谐友爱、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等文化氛围的班集体,有利于改善逆反心理学生偏激的、抵抗的心理及行为。基于此,班主任要善于采用各种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班级学生轮流当“值周生”,每周指定一名学生来参与班级管理,保证本周班级的正常运行,避免出现破坏纪律、迟到早退、不文明行为等状况,让每位学生都有一种主人翁的意识,在管理班级的同时达到对自己的管理和约束,逐渐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对集体活动、人际交往等产生兴趣,从而逐渐转变以往逆反的心理,逐渐融入班集体,营造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班级氛围,再辅以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地转化学生的逆反心理,提高班主任班级教育的效果。

(二)采用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

很多班主任在遇到逆反心理的学生时,因为其处处与班主任作对,班主任很容易对其进行呵斥甚至是惩罚,导致学生对班主任的反抗意识更加强烈,逆反心理更加严重。基于此,班主任在对逆反心理的学生进行疏导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用科学的、正确的方法对其进行引导。

对逆反学生的教育是一门艺术,是需要班主任和学生双向努力才能有所收获的。班主任要掌握适合学生的多种教育方法,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促进逆反学生的正向发展。首先,班主任要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进行学生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此,班主任要改变以往呵斥、批评式的教育方式,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做到认真倾听、积极关注,尽可能多地对学生进行鼓励,逐渐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其次,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榜样,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让学生没有讽刺的理由,用实际行动教育学生。

(三)善于调动学生家长的力量

除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对于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善于调动学生家长的力量,与学生家长统一教育理念,切实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共同努力。基于此,班主任还要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优化家庭教育模式,充分發挥学生家长的作用,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这个成长阶段。

综上所述,逆反心理是青春期学生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严重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要意识到学生逆反心理的危害,要善于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运用多种多样的针对性的引导方法,善于调动学生家长的力量来做好青春期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帮助学生逐渐消除逆反心理,保护青春期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柯加瑜.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分析与应对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32):56-59.

[2]宋慧.青春期学生案例分析及教学对策[J].名师在线,2017(04):90-91.

[3]李荣华.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调查与对策——以某中学为例[J].广东科技,2011,20(16):42-43.

猜你喜欢

逆反心理青春期应对策略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逆反心理
试析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
浅析中学生逆反心理
青少年如何合理度过青春期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微信也会走过“青春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