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路径

2020-10-21王香玲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5期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培养途径阅读能力

王香玲

摘  要:从小就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讲述了学生培养阅读兴趣的重要性和教师怎样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来正确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为学生以后培养良好的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阅读能力;培养途径

引言:

老师在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学中,一定要着重注意到小学生的年龄和心里特点。要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采用多元化的元素激发学生的热情,为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培养的重要性

(一)阅读是开拓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

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现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科目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感情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我们在课外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也需要引起重视。学生在自主学习和阅读的过程中,也能开拓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通过不断的阅读过程,积累多种知识元素,也能为学生以后的写作和表达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阅读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更多的事物,见识更广,词语也能更丰富!这样,学生在与人说话中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写作中也能正确地运用词语来表达自己!

(三)阅读是增加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重要方式

阅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小学语文原有的教学方式,简单的拼音识字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趣!教师在教学中多采用故事情节,卡片猜字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爱上阅读!从兴趣着手,自主自发地去识字、认字,从而激发对语文的热爱!对阅读有一个初步的培养爱好!

二、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课堂上多采用互动形式,你问我答引起学生兴趣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语文课文讲解中,巧妙地利用问答环节来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在阅读中寻找答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不仅能调动课堂氛围还能开阔学生的思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思考能力!

例如,根据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差异,教师抓住阅读中学生们感兴趣的点,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出几个问题。并通过问题分散出来周围的景象,发散思维,让学生不断开展联想。教师可以设置好奖励,对于优秀的人进行表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增加课堂趣味,舞台剧激发学生的热情

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小学生都会有很强的表演欲。在讲解语文教学中,如果能让小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去朗读、理解或者表演!不仅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更大程度地也增强了学生们的表演欲、表达欲。然后,教师再对教学内容的中心思想和主题进行总结和汇总,结合互联网上的相关素材进行糅合、提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点,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兴趣爱好。

例如,教学中,教师利用互联网、多媒体设备,结合语文教学的内容,创造一个良好的趣味性、生动性、娱乐性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在开心愉快的情景中学到更多有趣的知识。这也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自我展现平台,展示自我的机会。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积极展示自我的能力!增强学生对阅读的热情。

(三)開展小组合作比赛形式,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会有差异。根据班级情况进行分组合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取代原先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目标,让各小组的学生发挥自己的组织能力和阅读能力,更好地带领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增强学生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例如,根据班级人数分成六七组,每个组选 一个组长。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好每个组的任务和目标。教师可以让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对做得好的组进行嘉奖。这样能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加入地方特色文化,丰富学生的阅读素材

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普及中国的传统文化,把中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更是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发展做一个很好的传播作用。教师可以深入了解一下地方特色文化,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有利于小学生健康发展的部分进行讲解。将本地的特色文化、风土人情、发展历史和教学内容相结合。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知和互联网教材,选出学生易于理解的神话故事或者历史人物制作成书单,让学生进行阅读。这种取材于本地文化,贴近于本地生活的文化和学生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认知,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阅读能力。

例如,传统的剪纸文化、美食文化、花展文化、花灯文化、客家文化、龙舟文化、说唱文化、豫剧京剧、刺绣文化等,都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性的文化 艺术传统。教师可以和教学语文中的传统文化单元相结合,用本地的特色性文化引出教学内容中适合的短文或者篇章让学生们进行阅读参考。学生的阅读力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相结合,融合进当地的传统文化,既能丰富了教学素材内容,又能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

三、结束语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心性和定力都还没有完全成熟。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心里特性和年龄特征,多制定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来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方式。以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爱好,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力,才是真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为学生以后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钟梅,赵光华 . 对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探索 [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5).

[2] 仲召虎 .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和方法 [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11).

[3] 徐爽 . 探析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J]. 新课程(上),2017(2).

猜你喜欢

小学一年级培养途径阅读能力
浅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作文启蒙教学要从一年级抓起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