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赛与创新双擎引领,培养电类专业创新性技术技能人才

2020-10-21肖前军

锦绣·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个性化发展技能竞赛创新创业

摘 要: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脱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脱接等问题,本文分析了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典型职业岗位,建立了竞赛与创新双擎引领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几年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技能竞赛;创新创业;个性化发展;职业岗位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与现有的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在于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1]。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脱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脱接等问题,导致“学校所学知识企业用不上,企业需要的知识学校没有教”等问题,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同时缺乏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机制。本文针对这些问题,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采用竞赛与创新双擎引领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几年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分析、论证问题根源,明晰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脱接,学生个性、创造性受到约束等问题,项目团队进行了广泛企业调研,深入分析人才需求,梳理职业岗位应具备的技能和素质,明晰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主要面向电子信息产业,职业岗位定位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与服务等。本专业的职业目标定位于岗位群的中低级职位,要求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及技术应用能力。主要职位有:

1.产品设计中低级职位:包括功能电路设计、PCB板设计、软件设计、样机调试、样机制作等。

2.生产管理中低级职位:包括电路板焊接调试、整机装配调试、工艺实施、生产线运行管理、质量控制、产品检测、产品认证、设备管理维护等。

3.市场营销中低级职位:包括营销方案的实施、产品推广、业务接洽、产品代理、产品销售等。

4.技术支持中低级职位:包括系统维护、产品维修、方案解释等。

结合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与行业专家一起,确定了6个典型职业岗位,包括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电子产品技术支持、电子产品质量管理、电子产品销售、简单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设备管理与维护[3]。

二、按照职业岗位要求,进行探索实践

深入剖析生源、学情状况、职业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以学生个性、创造性发展为导向,通过竞赛与创新双擎引领,为学生个性、创造性发展提供平台,不断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习兴趣,搭建面向学生自主学习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可持续发展,具体方法和路径:

(1)梳理电子类专业学情状况,实施因材施教

科学创建适合不同学情、不同生源、不同职业目标学生职业能力成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满足所有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情况下,为学生个性化需求提供通道和平台,实施分层培养,不断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习兴趣,按照职业发展和个人需求,实施因材施教。

(2)创建三级竞赛平台,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创建“校、市、国”三级竞赛项目,竞赛项目为各种不同兴趣爱好、需要继续提升的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开展校、市、国家三级竞赛项目,竞赛项目由专业骨干教师、行业技术骨干共同设计并组织实施。校级竞赛项目每学期(2-5学期)开展一次,以学期项目形式组织实施,在每学期中后期举行,要求所有学生以小组(每小组3-5人)形式参与并完成一个作品,学期项目将本学期相关联的课程知识和以前学过的课程有机结合并加以应用,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市级竞赛项目每学年开展一次,选拔优秀学生组建集训队进行专门培训参加市级技能竞赛;从市级竞赛项目中再次选拔优秀学生组建国赛集训队,参加全国技能竞赛,通过竞赛项目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3)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搭建电子产品创新设计实验平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电子产品创新设计,用丰富的案例和有趣互动的体验项目展示创新过程,启发创新思维。把富有创意的项目引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创新教育结合起来。将传授学科知识转变为结合案例传授流程性、综合性知识,使学生掌握真实产品开发的流程,引导他们学习各流程相关技术,为创业打下基础。同时组建学生社团,学生社团以创客项目为依托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运行。通过学生社团、教师工作室把赛创活动从课堂延伸到整个学习和生活过程中。

三、改革的成效

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根据职业岗位群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采用竞赛与创新双擎引领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满足企业实际需求,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教师通过企业调研,收集企业项目,了解新知识新技术应用状况,了解行业动态、洞察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与企业需求一致,例如: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中,以三个实际企业项目为基础,将企业项目改造成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项目,把企业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融合到项目中,教学中强调学生完成从工作內容中提炼出来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直接经验形式来掌握融入项目中的新知识、新技能[3]。

其次,采用项目化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大多数课程采用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让学生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和项目,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

第三,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企业肯定。课程体系从11级开始实施,已经毕业的五届学生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加大了我们改革的信心。

总之,高职人才培养应与企业需求相一致,在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3]。

参考文献

[1]唐永泽,卢兵,霍雄飞.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1)

[2]崔瑞雪 陈刚 毕亚军. 基于CDIO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12(6)

[3]肖前军.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职教论坛》2011(5)

[4]肖前军  构建“学-赛-创” 三级培养机制,推进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0)

作者简介:

肖前军(1974-)男,重庆开州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个性化发展技能竞赛创新创业
改善学校教育,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
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
民办高校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通的研究与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鼓励学生个性张扬,培养创新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