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现状及对策

2020-10-21张友哲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个人账户退休年龄社会保障

张友哲

摘 要: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由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组成,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保险基金直接影响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和支付压力也与日俱增。本文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针对养老基金存在的问题,从扩大保险覆盖面、完善退休政策、加强基金监管、优化运营投资4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现状

1.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规模增加

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阶段。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低出生率使近年来我国老龄人数持续增多。截至2018年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约2.5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8%。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的现状给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冲击。相关数据显示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增速已远远低于养老金领取人员增速,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规模将进一步增加。

2.退休年龄偏低导致养老保险基金负担沉重

我国现行制度规定的退休年龄偏低。我国现行退休制度确定于建国初期,规定男性退休年龄60周岁,女性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我国的退休制度执行了70年一直没有改变,但是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却在不断提高。195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42岁。2019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6.7岁。在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退休年龄没有相应提高。高退休人口赡养率给养老保险基金稳定运行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3.个人账户“空账”导致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增大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空账”现象普遍存在。“空账”问题指的是对应到每个人个人账户的钱没有做实。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实行的统账结合的养老基金运行模式。我国于1997年正式确立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混合型养老模式。我国有大量在实行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之前退休的劳动者和在职工人。这些人有的没有缴费,有的缴费未达15年,但都接受了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给付。由于个人账户是虚拟账户,所以养老基金允许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调剂使用。在统筹账户基金不能完全应对养老金支付的情况下,一些地方为了满足当期的支付需要,大量动用积累的个人账户基金。这样就产生了个人账户“空账”,养老金缺口不断加大的现象。

4.投資收益低导致养老保险基金保值能力不足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规模庞大但保值能力不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基金积累快速增加。据人社部最近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年度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末,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达到了4.78万亿元,社保基金已有2万亿左右的战略储备。但是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偏低,保值增值手段明显滞后,使其未来远远不能提供预期的保障水平。由于通货膨胀、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原因,数以万计的养老保险基金正在面临严重缩水的困境。从发展的角度看,解决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真正出路,不在于单纯依靠提高缴费率,而在于基金的保值增值。因此,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保值问题具有紧迫性,建立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机制,实行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势在必行。

二、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对策

1、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养老保险覆盖面的大小是衡量社会经济关系是否适应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较低的养老保险覆盖面会使群众质疑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所以我国应制定合理的政策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首先要细化责任。社会保障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认真履行部门职责,积极加大对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的工作力度。把养老保险扩面的指标任务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并明确相关部门责任,落实举措。其次是要积极宣传。要发挥媒体的主导作用,积极宣传法律政策,营造全社会参与基本养老保险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宣传的针对性,重点向企业讲清不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危害,向职工讲清养老保险的预期回报,以增强他们缴纳养老保险的积极性。最后是要严格监管。基本养老保险不同于商业保险的重要特征就在于它的强制性。社会保障部门要利用好法律法规推进工作,该处罚的处罚,该强制执行的强制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企业依法缴纳养老保险的强大压力,实现职工养老保险应保尽保。

2.完善养老保险退休政策

退休年龄是决定养老负担水平的重要因素。大量劳动者过早地退出劳动领域,一方面会直接减少在职职工的人数和作为缴纳基数的职工工资总额,影响基金收入规模;另一方面会间接延长养老基金的支付期限,扩大养老基金的支付规模。据我国专家测算,若退休年龄延长一年,我国的养老统筹基金可以增收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少基金缺口200亿元。由此可见,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对于缓解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延长退休年龄可以在增加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同时降低支出,可以更好的维持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防止出现“收不抵支”现象。

3.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监管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社保基金监督力度加大,侵占挪用社保基金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仍时有发生。为切实防范和化解养老保险基金流失风险,我国必须要继续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首先是要健全经办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社保经办人员风险管控和自律建设,保证各岗位互相监督,彼此制约。强化反贪污、反腐败思想教育,形成内部人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坚定意志。其次是要加强主管部门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行政监督。各地人民政府都要成立社会保障基金监督委员会,健全社会保障监督体系,依法对社会保障政策执行情况和社会保障基金征缴、支付、投资运营等情况实施监督。最后是要加大社会监督的力度。建立社保基金信息披露制度,保障社会公众获取社保基金信息的权利。除涉及国家机密或个人隐私的信息外,社保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社保基金的收支、结余、保值增值情况。

4.优化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投资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投资存在投资收益率低,投资主体不明确,投资管理政事不分等问题,难以抵御通货膨胀带来的贬值风险。所以我国必须要完善基金投资政策。首先,我国应该实行统账分离的养老基金运营管理模式。在统账结合的养老基金运营模式下,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都是由政府控制的,容易造成基金管理的混乱。只有把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彻底分离,才能有效避免统筹基金对个人账户的侵占。其次,我国应成立专门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养老基金要实行中央集中运营统一管理。由省级政府将各地可投资的养老基金归集到省级社会保障专户,统一委托给国务院授权的养老基金管理机构进行投资运营。最后,我国应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基金市场化、多元化投资。养老基金运营投资应当坚持安全性、收益性和长期性的原则,在国务院批准的固定收益类、股票类等资产种类内合理配置资产,把公共资源与市场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使人民群众能够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同时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郭旭峰.刘青花《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问题研究》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2(04)

[2]刘文敬.刘云《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03)

[3]王伟《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探究》企业导报2012(06)

猜你喜欢

个人账户退休年龄社会保障
新时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取消居民医保个人账户,看病会不会越来越难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公务员养老个人账户存储可以提前支取吗
延迟退休的有些“流行说法”不准确
德国央行称德国退休年龄应推迟到69岁
工行不再受理新的个人账户综合理财业务
发达国家实际退休年龄男64女63
医保个人账户怎样使用才利国利民
关于扩大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