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化体制下消防山岳救援专业队建设研究

2020-10-21冯轶

今日消防 2020年4期
关键词:建设模式

冯轶

摘要:职业化可以广义的定义为:在特定行业具备特殊技术能力进行指定性作业的一定规范性范畴内的规定行动。所谓术业有专攻,消防队伍作为有效处置当今世界公共危机事件的主力军在各类灾害事故现场作用凸显,世界各国对消防队伍所承担任务类别进行了符合本国灾害事故类型的区分,故而衍生出不同的救援专业队。本文以现行山岳救援队雏形为模板,在总结全国已成型国家级山岳救援队伍应用建设经验的基础之上,广泛吸收国际山地救援队伍的先进做法,借鉴城市搜索与救援队分级测评标准,实验性论述消防山岳救援专业队建设模块,务求探索性的建立现行体制下的山岳救援专业队伍建设模式。

关键词:山岳救援;专业队伍;建设模式

当前国内真正意义上的消防专业化队伍建立始于2018年消防部队转制,在应急管理部统一规划下全国各消防总队按照地域性灾害特点建立了27支专业救援队伍,专业化队伍建设在国内尚处于“摸石头过河”,全国六个消防总队分别建立了山岳救援队,而在简易框架下的山岳救援队无建队编制、无规定类型、无建设标准、无行动准则,这无疑给队伍未来发展带来实质性难题。

2019年国家消防救援局在北京、贵州贵阳、云南昆明、安徽黄山、山东泰安建立了山岳救援队,以及在西藏拉萨建立了高山救援队,并在人员结构、装备建设、技术训练和中长期建设目标上提出明确要求,这一划时代的举措加速了消防专业化建设的步伐,经过近一年的建设,各地虽然因地制宜的建设成果明显,但在建设模式上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现象,为确保这来之不易的专业化建设成果能持续、高效、长足的发展,本文结合全国6个山岳救援队的建队经验,从队伍建设模块、队伍等级划分、队伍指挥体系构建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1 山岳搜救的组成模块

山岳救援指依照标准有效展开搜救作业,派出搜救人员至事故区域展开各项行动,以最短时间在受灾人员相对安全状态下最快时间将伤、病亡状况处置转运的行动过程。山岳搜救的实质是搜索与救援两个阶段的组合,包括定位、行动、稳定、运送四大流程,为突出山岳救援队伍的专业性,更有效的规范行动流程现阶段可将整个行动划分为搜索、救援、医疗三大模块。

1.1搜索模块的建立

搜索(追踪)是指在人迹罕至的山地、丛林、高山进行施救的一种野外救助活动。由于没有固定路径、方向、位置,也无法预知实际的地形、地貌,所以要进行野外作业必须植入适当的搜索基本技能。

搜索能力是山岳救援中需具备的基础技能,其包括线路选择、基础定位、野外定位、地图判读、野外追踪、野外生存、困难地形的翻越等技能,以及通过确定与不确定信息对称分析,数理性搜索范围计算以及痕迹辨析所进行的技术性搜索。

当相关人员具备相应程度的搜索技能后需建立专职搜索队,通过技能等级鉴定方式,筛选出具备相关等级条件的搜索队人员,设定指挥、先锋、通讯、医疗、记录等要素岗位,按照任务分工实现任务基础人员编配,划定人员相关技术等级,预设野外行动装备配备配比,以伤患人员数量规范搜索队伍行动标准,建立基数等级的支持、辅助以及专队,以期在不同事故救助范围内进行匹配性调度。

1.2救援模块的建立

救援是搜救行动的第二个阶段,该阶段主要是针对有行动能力的被困人员的施救和无行动能力伤患的转移过程,为整体行动的最终结果,该阶段以绳索救助技术为核心,即利用绳索在高空、狭窄空间、峡谷、洞穴等环境环境进行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移动的技术行为,行动中的单兵拯救、系统架设,伤患转运需要慎密的系统观念來进行,技术的稳定与安全是该阶段最关键的问题。国际目前通行的单绳(SRT)以及双绳(DRT)两大操作体系在山岳救援中其使用需根据不同的救援环境分类型使用。因此,此阶段必须从规范性的专业技术层面出发,对具体行动人员实施等级评定。

人员等级评定应基于单兵所具备技术能力进行界定,每个行动人员的专业等级按照所具备相关技术设置能力水平门槛,参照国际标准,专业等级按照从高到低顺序分为操作级、支持级、行动级、专家级。每个等级按照所取得的IRATA、SPRAT、CMC、中法洞穴协会等相关国际绳索技术的认证资质,从事救援工作时间或在相应岗位上从事工作年时限进行定义,并规范所能承担的具体任务。

不同救援难度需要集合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人员进行处置,这就需要建立特定等级的行动队伍,按照行动中具体岗位分别设置指挥、系统、先锋、担架、通讯等岗位,岗位人员实行技术等级限定,标定队伍行动标准,确定任务范围才能有效实现标准化的救援。

1.3医疗模块的建立

山岳救援的紧急医疗是搜索前置、救援行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山岳医疗救援者而言通常必须在器材欠缺、环境险恶的情况下去执行紧急医疗救援,并负责伤患人员转移过程中的全时段监控。

紧急医疗的范畴实质是野外院前医疗救治,相关人员必须经过如AHA急救医疗课程、WFA野外专业急救课程等急救培训专业医疗训练,并取得紧急救助员、高级紧急救助员、紧急救助师、国家应急救援员证或高级别的医师资格证等,具备伤患情况评估、初步生命征象评估、外伤处理、骨折固定、高山症等病症的处理能力,按照队伍能力等级实施既定携带医疗装备所能承担的医疗救治,无论是在各级搜索队伍和救援行动队中都必须配备至少1名取得资质的急救人员,在高级别的队伍中至少应搭配中级2名以上急救员。

2 山岳救援队伍构建框架

职能完备的山岳救援队伍必须兼具搜索、救援、医疗的功能,同时也以此三项功能作为队伍综合评级的基本标准,不同等级的救援队伍将承担相应等级救援任务,可将山岳救援队进行分级,可划分为轻型队、中型队、重型队三类。

后援队(轻型队):仅能执行单项任务,具备基础急救能力完成低难度城市高空、山地救援,人数14人,持续工作时间不超过3天,24小时不间断执行技术搜索与救援任务。

支援队(中型队):可在城市环境、多地形区域单独承担救援任务,具备大跨度、大纵深绳索救援能力、中度伤患紧急医疗处置能力,人数33人,同时在2个事故环境同时实施救援,并持续工作7天,24小时不间断执行技术搜索与救援任务。

救援队(重型队):具备复杂搜索、救援、重度伤患紧急医疗能力,可在城市环境实施多结构救援,山地多地形、复杂洞穴救援能力,行动必须有独立后勤保障,人数54人,可实施跨区域多地点救援,持续72小时不间断救援,并持续工作10天。

3 指挥体系建立

指挥体系应当如水无常形般是有效的、富有弹性的,在基本的组织与运作架构下可以针对不同的任务与需求,扩大或缩小其体系规模,而让事故处理的指挥变得更有效能,更具协调性,指挥系统应当建立核心信息交换处置部门,即指挥协调中心,为上层决策行动执行提供精确地数据,建立独立的信息分析中心,对所搜集的初阶信息、各阶段动态信息进行筛选,直接对总指挥及阶段性指挥负责,提高可利用信息质量。建立扁平化信息互通循环机制,简化指挥层级,搭建以指挥协调中心为主基地的通讯平台,实现“两级同步,独立分析、中心调度、全面运行”的全域指挥平台,真正实现灾害事故循环性指挥系统。

4 结语

山岳救援专业队是消防队伍全域化专业队伍建设的基础类型,是今后消防队伍在新体制、新时期下长足发展的必然方向,专业化体系不仅仅是行动模块建设的整合,更是管理、搜索、救援、医疗、后勤一体化模块建设的整合,建设一套完整的与世界救援技术范畴接轨而又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力评估标准是队伍长期建设的重点,在当前“大应急、全灾种”形势下,专业救援队伍开展行之有效的队伍救援能力评

估才能使之适应于当今社会复合型灾害事故救援的特点,各地应尝试性将消防队站依据灾害事故类型进行布局性建设,建立以普通消防站为“卫星”带,专业处置队伍为核心的救援核心圈。

猜你喜欢

建设模式
国外新城开发建设模式及经验借鉴
GPON技术在数据接入网络中的应用
完善生态林建设模式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成都市中心城社区综合体布局及建设标准探索
适应于智慧城市的通信接入管道建设模式探讨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及路径对我省的启示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
政府网站集约化发展与保障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