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2020-10-21胡爱玲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实效性管理工作

胡爱玲

【摘  要】  素质教育在不断地推进,教育的改革也在不断地发展,各个学校需要落实的任务也在不断丰富,任务难度也在逐渐增加。为了更好地完成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工作,需要各位班主任加强对班级工作的管理,承担起一定的责任。这也能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最终展现出班主任作为班级灵魂的突出作用,从而保证学生的个性得以展现。班主任在完成教学工作时,要充分理解自己工作的意义,合理利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其成长环境等特点,运用更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来实施对班级学生的管理,为国家储备和培养人才做出贡献。

【关键词】  小学教育;班主任;管理工作;实效性

小学班主任对于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有着很大的指向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效班级的实现。班主任同时也是影响班级管理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尽管如此,但大多数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对于班主任这一角色只强调了其在学生学习时的帮助功能,而忽视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其他功能。这样的管理一方面不利于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不到良好的作用。因此,在素質教育的推进中,教师应当提升对班主任的正确认知,从多个角度来开展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以最优的方式来体现班主任的效力,更好地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角度来探究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一、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角度来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1.注重关心学生的心理状况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师生之间保持和谐、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已成为一种常态,而且能够更好地促进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推进。小学生性格十分活泼且爱动,他们没有持久的集中力和注意力,因此班主任在管理时更要重点关注每位学生的特点及性格。在日常的管理中,班主任应当采取严格和宽松相结合的方式,一味地强制管理并不适合该年龄段的学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想象和发展,最终使学生对学校和老师产生厌烦的抵触心理。所以,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的管理应当基于师生之间和谐平等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更多的尊重与关心,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效性。除此之外,班主任在规定班级秩序时,应当以倡议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执行,避免采取强制措施。对于学生,班主任应当尽可能地予以认可和鼓励,减少对学生的约束感,这样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他们的个性。

2.注重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班主任在做好对学生的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优秀人格品质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小学阶段对于学生身心的发育是较为关键的时刻,班主任对此肩负着重要责任,这就更需要师生之间加强沟通,教师要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引领作用。师生之间加强有效沟通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上进心,可以为班级创造更优秀的学习环境,也更利于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发展。教师要用心关爱和尊重学生,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的关心,这样也便于班主任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如果学生出现迟到、旷课等违反纪律的行为,班主任可以用亲切的话语、平和的态度对学生进行训诫,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有效的沟通桥梁,这样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加强有效沟通不仅可以构建更和谐的师生关系,也能帮助班主任更有效率地完成相关的管理工作。

二、从营造良好班级氛围的角度来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1.注重加强以生为本的思想

对于小学生来说,轻松愉悦的班级氛围可以更好地帮助其活跃思维。因此,班主任有必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班级风气。首先,班主任应当重视对学生的关注,增强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教学和管理工作时,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管理和辅助工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避免出现教师成为课堂主宰的现象。班主任应当从多个角度促进学生主动研究、主动提问,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班主任应当对本班学生制定合理的纪律和规范,树立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尽量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管理中来,减轻班主任工作量的同时提高效率。最后,班主任还要强调学生之间应当互相交流、互相督促和互相鼓励,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的班级氛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班主任的工作量,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班级的管理工作,从而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2.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培养

对于每个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和个性都截然不同。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时,首先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在实际工作中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最重要的是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能力情况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有所进步。这样的管理方式能够使学生在更加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更有利于完善班级的秩序和氛围。除此之外,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需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而小学班主任对此肩负着重要使命与责任。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班主任需要对学生有更加细致的观察和了解,充分发掘学生学习方面的能力,为其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基础。

三、从合理运用竞争机制的角度来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竞争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进步。因此,班主任在进行日常管理工作时可以合理运用竞争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更好地督促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让学生在竞争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是从另一种角度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例如,在进行集体活动时,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尽力为班级争光的思想,倡导学生积极参加活动,为班级贡献一份力量。除此之外,班主任也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对学生的优秀方面加以肯定,对其不足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并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对进步较大的一组进行奖励,对落后的一组进行指导和鼓励。这样的竞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有方向性的修改,让学生在鼓励中认清自己,奋发向上,同时不骄傲、不放弃,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进步的基石,进而能够更好地帮助班主任进行管理的工作。

尽管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和教育改革的发展使得班主任的任务更加艰巨,但是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人员,本身就任重而道远,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小学教育的发展和需要。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应当更明确自身工作的意义和担负的职责,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改进管理工作的形式,从根本上落实小学的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的理念,为小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国华.浅谈如何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7(41):175-176.

[2]夏玉红.对新形势下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实效性的探究[J/OL].[2020-02-18]中国培训. https://doi.org/10.14149/j.cnki.ct.20170614.090.

[3]王菊.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9(24):13-14.

[4]金乡妮.浅析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J].才智,2019(24):9.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实效性管理工作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