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户外实践活动的实施

2020-10-21王文婧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实施策略

王文婧

【摘  要】  小学美术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重视并积极组织开展户外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户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给学生创造更多合作与动手制作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学科情感,充分体现全方位的科学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深度教学的良好效果,更好地发挥出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积极意义。鉴于此,本文就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实施户外实践活动展开了思考探究,提出了几点可行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户外实践活动;小学美术教学;实施策略

现阶段,我国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不够重视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难以满足新课程标准要求,无法很好地实现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目标。很多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足尊重和体现,美术认知水平与实践动手能力呈现发展不均衡状态,缺少促进个性发展的美术学习机会,影响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并着手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户外实践活动作为以学生为主体、以趣味生动的实践活动为形式、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渠道的科学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十分必要,是眼下我国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创新的主要途径,对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重视户外实践教学,把握活动优势特点

小学美术教师在深入解读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到户外实践教学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其纳入到课程重点教学内容中,提高教学观念,准确定位户外实践教学的不可替代地位,着手改变传统美术课堂重理论、轻实践、受教室教学时空局限等不足现状,从以下几方面把握美术户外实践活动的教学优势。

首先,趣味性极强。美术户外实践活动能够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美术素材挖掘与美术作品创造平台,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能够在趣味户外活动中将学生的美术兴趣迁移为美术实践能力。

其次,综合性极强。美术户外实践教学从教学内容、手段、途径、方法等方面弥补了理论教学不足之处,突破了教学大纲和美术教材的约束因素,全面整合摄影、科技、音乐、历史、文学等学科,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最后,开放性极强。美术户外实践活动具有多样化形式,开放性内容,能够满足班级所有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发展需求,通过写生、夏令营、节假日社会实践等丰富活动,能进一步开拓学生美术活动空间,让班级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够在美术实践中展示自我,得到全方位的培养,同时有助于更好地挖掘学生潜在能力。

二、做足课前充分准备,营造良好实践氛围

美术户外实践活动相较于教师实践教学而言,由于环境、空间、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教师做足课前充分准备工作。一方面,教师要从学情入手,结合户外实践活动方案设计需求,准备相应的材料、工具等实践活动辅助用具,为学生顺利开展美术户外实践提供完备条件。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安全入手,坚持安全第一原则,选择户外实践活动场地时,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安全因素,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必要措施解决或科学防范,给学生安全地在美术户外实践活动中健康快乐学习奠定安全保障,利用充分且全面的课前准备工作,保证接下来的活动质量和活动效果达到预期标准。

例如,在一年级下册(人美版小学美术)《花的世界》一课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合理划分教室内“花”主题美术作品的鉴赏教学时间、美术知识讲解与交流讨论的时间以及美术户外实践活动的时间,遵循一年级小学生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设计了“拥抱花花世界”美术户外实践活动。将校园作为本次活动场地,教师经过实地勘察明确不安全因素,发现学校花园日照较为强烈,如果没有采取防晒设施,存在晒伤、中暑等安全隐患。所以教师要求学生在下节美术课准备防晒帽和防晒服。实际开展户外教学时,学生脖子上佩戴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小相机,将自己在学校道路两侧、小花园、花坛等地寻找到的花拍摄下来,并闻一闻花香,摸一摸花的柔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学生回到教室结合拍摄的照片完成绘画创作,将自己对“花花世界”的感悟与理解融入绘画,展示自己的审美观念和美术创作能力。

三、创新户外实践活动模式,体现美术户外教学价值

小学美术课程开展的户外实践活动要避免单一的活动模式和活动场所,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户外实践机会,将学生的户外热情牢牢保持住,使学生能够在充满新意、丰富多样的美术户外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对美术知识的理解能力,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将其与美术学习结合到一起,让美术成为学生追求生活美、创造生活美、分享生活美的介质,达到学以致用的户外实践活动目标,充分体现美术户外实践教学及价值。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人美版小学美术)《吉祥图案》教学后,学生通过课堂对剪纸的了解,初步理解了剪纸题材和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其中蕴藏着美好祝福与深刻寓意,能够在不同的设计、制作、想象力、创造力下呈现不同寓意的吉祥图案,用来装饰美化生活,表达美好心愿。接下来的户外实践活动,教师依托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在社区、福利院、敬老院等地组织“送祝福”公益活动,学生将自己在现场创作出的连年有余、喜字、祥龙、福娃等剪纸吉祥图案送给他人,并介绍不同吉祥图案所代表的吉祥寓意,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祝愿一同送给他人。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学生既锻炼了剪纸技巧,深刻体会了吉祥图案的造型特点与蕴含含义,也在生活中使用剪纸设计并制作多种形式吉祥图案,展示和分享了自己的美好心愿,加深了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了学生在美术户外实践活动中形成健康向上的态度与情感,达到了美术知识,美术技巧与创造力、表达能力完美结合的实践活动效果。

四、加强家校联系互动,延伸美术户外活动教学

小学美术教师既要充分发挥出自身在学生户外美术实践活动中的组织、监管和教学指导的作用,也要与家长充分沟通,加强家校联系互动,形成家校美育共育合力。教师将美术户外实践教学科学理念和多样化方式方法渗透给学生家长,使学生家长能够同学校共同重视美术户外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开展,在家长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参与下,进一步延伸拓展小学生美术户外活动教学,强化家庭美育教育意义,使其成為小学美术教学进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人美版小学美术)《陶泥的世界》教学后,教师和家长通过微信、QQ等渠道的交流探讨,共同制定了学生周末陶瓷户外实践活动计划,由家长带领学生到当地陶泥馆参观陶泥艺术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让学生从鉴赏中总结陶泥创作经验。接下来家长与学生一起到河边组织开展“玩泥巴”亲子游戏,让学生用泥巴搭建自己梦想的城堡,家长充分参与其中,适当渗透美育教育,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陶泥知识顺利迁移到玩儿泥巴游戏中,打造寓教于乐的“陶泥”世界。

综上所述,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美术教学要重视美术户外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做足课前准备工作,组织多样化美术户外实践活动,加强家校联系,打造家校美育共育合力,全面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和实践积极性,进而顺利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邬璐娜.走出教室,让美术教学活起来——《夸张的脸》户外美术课堂教学的尝试与探索[J].中国美术教育,2017(03):75-78.

[2]陆雅娟.优化教学策略,开启小学美术之门[J].好家长,2018(05):242.

[3]郭梦迪,刘青.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72.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教学实施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兴趣培养的策略
小学美术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讨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系中的实施策略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