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

2020-10-21郭浓刺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感恩教育小学德育思想品德

郭浓刺

【摘要】在当前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之下,教师的职责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已经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在小学德育当中,感恩教育作为关键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情感引导和品德形成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鉴于此,本文就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展开探讨,分析了开展感恩教育的策略,希望能够用得到的结论优化当前的德育实践。

【关键词】小学德育;感恩教育;思想品德

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言喻的推动作用,而感恩就是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的感激之情,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能够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才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基本道德修养。但是,道德修养需要从小培养,经过长时间的内化才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因而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结合生命教育引导

现阶段,部分学校对于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导致一部分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存在偏差。学生只有学会敬畏和尊重生命,才能够在积极向上的观念引导之下提升生命意识。因此,作为德育当中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让学生从感恩父母给予自己生命开始,领悟生命的真谛,从而在一个良好的氛围当中茁壮成长。

2.结合责任意识培养

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必须让学生懂得感恩他人和奉献社会。一个人只有拥有了感恩之心,才能够对自己的生活和相关事情负责。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提升学生的责任感,这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教师需要将感恩教育和责任意识的培养相互结合。

3.结合学生人格塑造

感恩教育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对社会有初步的了解,帮助学生强化自身的道德品质,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感恩教育对此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指导学生的行为。感恩教育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形式,能够帮助学生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具体实施

1.营造浓厚感恩氛围,认识感恩

现阶段,很多学生存在缺乏感恩之心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学校和家长都将教育重点放在了学生成绩的提升和学习技能的培养之上,忽略了感恩教育。此外,在开展感恩教育时,一部分教育工作者仅仅是使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并没有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让学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更无法在情感上得到升华。

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心灵和情感上认同感恩教育,学校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感恩氛围。一方面,学校可以开设校本课程,巧妙地将一些感恩故事编写到课本当中,在实际的德育当中融入感恩教育,将感恩的理念深入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学生在平日里学习如何感恩,实现感恩教学一体化;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相关活动,如教师可以在课上为学生播放《厉害了,我的国》,抛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交流讨论,树立国家概念,观看此类影片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国家自豪感,还可以让学生明白今天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要懂得感恩,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

2.培养孩子感恩能力,理解感恩

營造感恩氛围之后,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感恩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理解感恩,感悟感恩背后的人性之美。感恩教学的开展离不开真实案例分享,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感恩事例,互相分享,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恩,而不是给学生讲授一些大而空的案例。

在父亲节、母亲节和教师节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告知学生,我们班级要以节日为主题开展一个主题班会,请同学们分享一些节日当天的事情,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感恩的。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受到感恩教育,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语言组织能力。以母亲节为例,母亲节结束后,教师可以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汇报。在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提问:母亲节,大家有没有为自己的母亲过节?你们是怎么做的?此时,学生就会纷纷讨论起来,教师可以选取几名学生到讲台上与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故事。小华首先说:在母亲节当天,我为妈妈准备了一朵花,但并不是花钱买的,而是我自己亲手做的,妈妈夸我是个懂事的孩子。还有的学生会说:平日里妈妈做家务十分辛苦,母亲节当天我帮助妈妈做了家务。这些事情可能都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但是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分享出来,能促进学生理解什么是感恩,应该如何感恩,从而让感恩扎根在学生的内心。

3.将感恩付诸于生活,践行感恩

在小学的德育中,学生的感恩教育不容忽视。感恩教育与学生当前的生活和学习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并且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感恩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将感恩付诸于生活,在生活中形成感恩的良好习惯。因此,教师可以开展感恩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逐渐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如服务社区、帮助养老院和向灾区捐赠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开展感恩实践活动,如向自己的父母、长辈和老师进行情感表达。为了能够在德育工作中进一步落实感恩教育,教师也可以将这些课后作业的评定结果计入到学生的期末成绩当中,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感恩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品格,塑造学生正向的性格品质,使学生努力将感恩付诸于生活,以更加饱满的状态迎接挑战。

综上所述,感恩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这不是一时的教育方向,需要经过长久的理解和实践,还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在小学德育中开展感恩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感恩习惯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只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金洪.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基础地位及价值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23.

[2]王崔英姿.小学德育中感恩教育的价值及实施策略[J].甘肃教育,2017(20):20.

猜你喜欢

感恩教育小学德育思想品德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感恩教育”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