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下基层医院协助学校复学防控模式探讨

2020-10-21詹慧静陈官进陈王梽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复学新型冠状病毒儿童

詹慧静 陈官进 陈王梽

【摘  要】当前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得到控制,进入复工复学阶段,青田县为华侨之乡,全球疫情发生后,有3000余归国华侨,确诊17例境外输入病例,无症状感染者7例,其中2例儿童无症状感染者,当前全球疫情下复学防控不能松懈。基层医院协助学校复学是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提供医疗建议、救治流程,并开启绿色通道尤为重要。复学后儿童各类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并感染初期表现与COVID-19难以鉴别,治疗及防控压力升级。结合目前疫情及复学需求,本文就我院对县级医院疫情期间基层医院协助学校复学防控工作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复学;儿童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0246-0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事件是全球一起大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全世界人民的经济、生活造成了显著影响。儿童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易感人群,多以家庭聚集性发病,病情严重程度以轻症及普通型为主,临床表现可为无症状感染者[1]。

青田县为华侨之乡,全球疫情发生后,有3000余归国华侨,亦有儿童华侨回国复学,截至执笔,确诊24例境外输入病例[2],其中2例儿童均为无症状感染者,我院作为县防疫定点医院,也是我县唯一有儿童住院部的医疗单位,在此期间医院内既要满足普通儿童诊治需求、开展境外输入儿童的诊疗,还要开展本地可疑感染儿童排查及防控新冠肺炎院内感染以协助复学工作顺利进行。在青田县防控中心领导下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做好联防联控工作,为学校复学提供医疗建议、诊治流程及开通绿色通道,确保青田各中小学复学顺利进行,为社会的发展做好医疗保障。

1. 复学前的准备

1.1 防控制度的建立及预案设置

各中小学采取分批复学,即将复学的学校成立疫情防控小组,各学校在复学前均需设立疫情防控制度,包括学生的体温检测和管理制度,教室、会议室、办公室等场所的消杀制度、疑似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隔离制度、疑似患者的转运制度和各种疫情报告制度等。

医院方面提前安排专家小组、流调小组、隔离小组、消杀小组及协调小组人员,明确各组人员职责及分工,制定好排班,当学校复学后,各班人员候命。制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流程。

1.2 场地设置

指导学校设立校医疗隔离室,有住宿条件的学校,可设置校内集中隔离点备用,做好防护用品储备。指导学校开展场所全面卫生清洁和消毒,如何有效进行教室、食堂、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及相关物品的消毒和擦拭。

1.3 人员设置

指派驻校健康指导员至定点学校,协助落实防控措施:包括体温枪及红外体温监测仪正确的使用,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症状、学生的健康监测和记录工作;对入住集体宿舍的学生,每日进行2 次体温检测。协助完成新冠防控知识培训,指导师生增加防护意识、口罩使用规范、如何进行手卫生消毒、个人学习物品消毒擦拭、开窗通风、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1.4 摸底排查

学校明确和管理学生的流行病学史,了解有无国内重点疫区旅居史、境外归国史,有无国内重点疫区、境外归国人员接触史,有无阳性或可疑患者的接触史,有无发热、呼吸道症状。对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学生、有发热呼吸道症状的学生,延缓上学,实行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恢复后凭医院证明复学。利用电话及网络及时掌握缺勤人员健康状况。

2. 复学时应急措施

2.1 学校疫情防控小组开展的工作

在复学时,学校或学校门口若发现体温异常/呼吸道症状师生,学校疫情防控小组立即启动隔离制度,将可疑患者带入校医疗隔离室,联系县定点医院发热门诊送医,开启绿色通道。启动密切接触者隔离制度,将与可疑患者发生接触的师生原地封闭并做好相应防护,通知家长。若发热门诊初步检测出现阳性结果,迅速执行疫情报告制度,上报县级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包括是否存在家族聚集性发病,近期有无不适,临床表现,接触史等。制定学生流行病活动调查表,锁定密切接触者及一般接触者。

2.2 定点医院防控小组开展的工作

在家中发现发热、呼吸道症状自行至医院就诊患者,由医院预检分诊处询问是否复学师生,将复学师生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按绿色通道进入发热病人诊治流程。成人(老师)立即行血常规、CRP、新冠病毒核酸检查胸部CT检查。学生立即取咽拭子行血常规、CRP、新冠病毒核酸检查及血清学抗体检测,胸部CT依据患儿临床表现,由医师决定是否检查;一旦发现确诊患者,予收治隔离病房,如发现重症患者,转运至上级定点医疗机构[3]。发热门诊及疑似新冠患者诊治流程详见圖1。

2.3 排查密切接触者,避免疫情蔓延

密切接触者排查是流行病学调查中最重要和关键的内容,在新感染2019-nCoV的区域内,对2019-nCoV感染发病病人有效的治疗与隔离,同时在发现病例后有效减少该区域内人群间密切接触的前提下,2019-nCoV的传播可能不会超过1个月[4]。将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可以控制传染源、切断其传播途径,从而遏制疫情扩散。

根据当前的流行病学研究,以及我国严格的防控措施,儿童新冠的发生多呈家庭聚集性发病[3],无症状感染者亦具有传染性,故一旦发现儿童疑似病例,应重点排查家庭成员及陪护者,找出感染源头,不论是否出现症状,家长行血常规、CRP、新冠病毒核酸检查、血清学抗体检测及胸部CT检查,家中其他儿童行血常规、CRP、新冠病毒核酸检查及血清学抗体检测。

在学校内部的流行病学调查中,要重点判断本次疫情是否具有校园聚集性,必要时个案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聚集性疫情调查,重点分析病例间的流行病学联系和传播链[4]。

发现传染源头,及时阻断疫情传播,对于流行病学调查判定的密切接触者一律到指定场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医院需派驻定点人员每日进行体温检测和症状观察,有病情变化时随时就医。医院需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咽拭子采样检测工作。

2.4 疫情发生后指导学校进行消杀隔离,减少楼层封闭时间

疫情发生后,学校先封闭相应教学区域,暂停相关区域教学,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最终确定隔离区域的范围、集中隔离人员的具体名单。其他区域和人员根据流调结果解除管制措施。对于紧急封闭的教室、会议室、办公室等场所,如为非聚集性疫情,消毒方法和要求均按GB19193-2015《疫源地消毒总则》[5]等相关规范和新冠肺炎防控指南规定执行,经医院和疾控中心专家组评估研判,可解除封闭,楼层及教学、办公区域可正常使用,尽量把疫情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3. 复学后防疫工作常态化

新冠肺炎至全球视角,可能发展为持久战,应严防境外输入,同时不论校园疫情是否发生,均建议及协助学校常态化监测师生健康情况,校门测量体温进出,每日2次登记师生体温及发热、呼吸道等症状;加强师生卫生管理,上课时老师与同学都戴口罩,备用洗手液、免洗洗手液随时进行手卫生消毒,消毒湿巾定时擦拭个人物品;加强校园内日常消毒,尤其废弃口罩应放置在设有明显标志的带盖专用垃圾桶内,学校定时消毒处理。

校园内实行“分时、分区、分组”就餐制度,就餐时距离1米以上。建议不开空调,每天早、中、晚开门窗通风3次以上,每次不少于半小时;增加户外活动,但要杜绝操场扎堆现象;避免大型会议。家长尽量避免进入学校。错峰放学,避免人群聚集,督促学生不逗留,立即回家。

疫情防控工作是当前重要的工作,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也要保持学校教育教学正常运行,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仍要防止疫情反弹。医院不仅是此次疫情防控中的主力军,而且在目前的复工复学浪潮中,医院需给予复学学校更多规范的医学指导和帮助,定规则,制流程,开启绿色通道,维持目前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也要避免因聚集出现群体性感染事件,为复学顺利进行尽医疗机构的医学和社会职责。

参考文献

[1] 姜毅,陆小霞,金润铭,等.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預防专家共识(第二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35(2):143-150.

[2] 刘碧瑶,戚小华,江敏,王臻.浙江省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流行特征分析[J/OL].预医学:1-9[2020-05-0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 33.1400.R. 20200430. 2012. 002.html.

[3] 刘洁,罗万军,邓志宏,汪小杰,聂丽,王文娟,许渝,张晓慧,唐锋,王育继.91例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J/OL].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5[2020-05-0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3456.R.20200326.1721.007.html.

[4] 冯子健,李群,张彦平,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41(2):145-15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 19193-2015疫源地消毒总则[S].2015.

猜你喜欢

复学新型冠状病毒儿童
参加华中师范大学复学前防疫应急演练有作
全面复学后疫情防控工作如何做
复学后学生心理“复位”的有效干预
严把“四关”唱复学大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药物使用法规依据
疫情防控下的高校网上财务管理思考
“新型冠状病毒”该如何防治
传染病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建构与反思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