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生活化”作文指导策略探究

2020-10-21吴雅婷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生活化

吴雅婷

摘 要:面对当今学生作文“模模糊糊一大片”的现象,致力于通过有效、具体的策略探究,凸显主题,扎实训练,使作文贴近于生活,贴近于自然,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提供学习支架和学习资源,将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亲历语言实践活动,科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关键词:生活化;积累素材;观察生活;教育情景捕捉

写作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精神的颐养,可以拓展生命的厚度、延伸灵魂的轨迹。它是记录生命的过程,生活即作文,作文即做人。写作,为我们的生活增一分安谧,减一分浮躁;增一抹智慧,减一寸愚钝;增一分青绿,减一分芜杂。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生活的主角,有成堆成筐的故事,怪的是,只要提笔写作文,学生就会咬起笔杆犯了难。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生能够从自己的生活中挖掘可写、能写的素材,练就一双慧眼,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及时记录和保存,便可以唤醒学生对人和事的高度敏感,提高学生对写作素材的鉴赏能力。面对目前学生写作的困境,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基于教材的素材积累指导

在语文课堂的常规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单元的主题,进行分类积累,将写作素材的累积主阵地定于现实课堂的“听”、“读”、“思”活动中。例如在部编版语文二年级教材中就出现基于学生语言原点而展开的言语训练点和积累点。如《小蝌蚪找妈妈》中对青蛙妈妈的外貌进行描写“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指导学生适时积累描写外貌的词语“碧绿、雪白”,初步学习按一定的顺序介绍动物外形,并感受动词“蹲、披、露、鼓”使用的准确性与生动性。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模块都会编排与单元主题相统一的名人名言、谚语、歇后语、古诗词的积累,对于加深学生对本教材单元主题的理解大有益处,同时也为学生涵养基础、培养语感奠定语文基础,是素材积累的重要一环。在教材中,教师应该优化教学目标,将内容教授与写作素材积累指导优化整合,不断为学生的写作藏宝箱蓄材。

在班级,我鼓励学生将自己在积累的好词、好句分别写在不同的卡片上,把卡片串联起来,放在口袋随时翻看。有的学生更为细致,已经养成了摘抄的习惯,自行建立摘抄本,并制作漂亮的封面,将自己积累的成语佳句分类抄写在上面。为了保持学生积累的热情,我会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积累的词语进行说话练习。在每天早读的时间创设情境,安排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两周举行一次“积累大王”的评选活动,学生之间互相出题,比如,一个学生说“樱桃”、其他同学用“色泽饱满的”等积累的词语来形容樱桃,或者围绕樱桃,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说一句话,热闹又欢乐的比拼大会又将化作一股股强大的动力推动孩子欣喜地进行积累活动。

二、基于实践活动的观察指导

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活动中,将课堂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观察内容,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进行观察,也是素材积累的重要途径。比如,在每年的秋游踏青活动,我作为语文老师兼任班主任,在踏青活动行程安排中,会特别制定本次活动主题,比如“寻找秋姑娘踪迹”、“与你眼中不同的秋天”,鼓励孩子根据主题,有意识地充分利用各种感官,积极、有目的地观察秋天的新变化,一边观察一边想象,用表格的形式简单记录自己的观察过程,待到活动的尾声进行“小小观察员”的大比拼。由一名学生先说出自己对某一事物的观察结果,其他学生对这一种事物也进行观察分享,在热烈竞赛氛围下,学生逐渐意识到要学会用辩证的角度来理解事物,即便是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观察方法指导下,事物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总之,观察不应只局限于用眼睛看,还要动脑想、用鼻嗅、倾耳听、嘴巴尝,引导学生将正在经历的事情或者场景逐渐在脑中丰满起来,把握自己对事物的新知以及有别于他们的特别的个性发现,掌握第一手观察素材。

三、捕捉教育情境,及时抓牢写作时机

学生积累的丰厚程度与观察能力的有效培养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而一名善于对课堂中发生的任何一个即时情境进行捕捉的语文教师,就地取材地引导孩子,进行课堂语言能力的生发,是教师展现教育智慧的时刻,更能唤醒学生“生活处处有语文”的认同意识,达到情感自然抒发的快感。比如,一只无意飞进教室的翩翩蝴蝶,可能引发一场精彩的小练笔;教材的某一富有童真童趣的插图,可能勾起学生对童年生活的趣思与对话。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插图在低年级教材的整体分布率是比较高的,基本一篇课文就会搭配两幅图,如漫画、描述性的插图、实物照片等,与教学的内容比较契合,其中不少承载着人文的要素,担负着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彰显了时代的精神,在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教学的实际观察中运用插图来推进学生对话是很有帮助的。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为智慧主题,在课文插图中我们看到了敢于表达、善于观察的曹冲,认识了肯动脑筋、将坏事变成好事的玲玲,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与学生年龄如此贴近的故事主人公,学生感受到亲切感,从插图的事件定格受到鼓动启发,乐于分享自己身边的机灵事,课堂便是一个绽放表达光彩的舞台。在学生充分述说自己的智慧妙招后,今晚的学习任务便是:写出一件自己用智慧成功解决的事情,并选取其中某一个最引以为傲的画面用画笔画下来,作为文章插图。其中一名学生是这样用文字描述自己的机灵劲的:

我是“智多星”

智慧是帮助人们打开困难大门的钥匙。

——题记

前些天,妹妹得到了一个储钱罐,上面挂着一把银光闪闪的钥匙,可是,她把钥匙丢了,着急得都抓狂了,看来,还是得我出马。

我坐在椅子上久久地思索着:锁里有两个凸点,钥匙伸进去,把凸点撑开,锁才会开,那么……这时,我突发奇想——可以用牙签!

我是个绝对的“行动派”,我抽了根牙签,三步并作两步地冲进卧室,把牙签塞进了锁里,咔!牙签断成了两段。我沮丧极了,失望地望着这根已经折断的牙签。

可是,现在不是沮丧的时候,我要振作起来,尝试别的方法!忽然,我灵光一闪:可以用两根牙签!我抱着剩下的希望,将两根牙签慢慢插入锁里,轻轻一转,一秒、两秒……“锁开了!锁开了!”我激动得语无伦次。在我的不懈努力下,困难终于被我击倒了!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总而言之,让学生从“生活”这个罐子里不断地积累有趣、有活力的写作素材,鼓励学生学会观察体验生活,在课堂上恰当的捕捉补充,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可以在其中感受生活的乐趣,然后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次投入到新的观察中。学生初步品尝到表达的乐趣,不知不觉地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生活,记录生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我相信,持之以恒,一定会使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达到理想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汪庆丰. 核心素养理念下写作教学策略浅谈〔J〕.小学教学參考,2019(1):82.

[2]冯春,韩宁.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知识经济(教育时空),2014,8(16)

猜你喜欢

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语文,怎样才能吸引你?
如何改变山区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现状
浅谈小学数学日记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巧用多媒体教学 使习作课堂更有效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