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中求变,异中出新
2020-10-21李增文
李增文
摘要:在预设“复式统计表”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不能等同于单式统计表的教学要求,重弹老调,而应当准确定位,有新的思维关注度,做到同中求变、异中出新。
关键词:同中求变;异中出新;教学探索
“复式统计表”这一学习内容,是在学生掌握和熟悉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数据收集、整理、应用等相关的统计经验,我们在预设“复式统计表”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就不能等同于单式统计表的教学要求,重弹老调,而应当准确定位,有新的思维关注度,做到同中求变、异中出新。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几个相关联的单式统计表出发,充分地观察并发现它们的共性,在整合信息的过程中求突破,最后“创造”出复式统计表。教学过程旨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其感受蕴含其中的数学的结构美和简易美,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根据以上理解和分析,在实际教学时我努力探索,分四个环节实施。
一、善求同,抓住知识重点
笔者曾经在一个数学名家的讨论会上听到这样一个议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中,是求同思维重要还是求异思维重要?哪个要先行一步?讨论的结果是大家一致认为:“求同思维”重于“求异思维”;“同”是确定知识的“大类”,是基础,是知识的核心。笔者也深信这一点。
在教学的第一环节,我出示了书本上的例题,让学生观察、比较,找出四张单式统计表的相同点。一开始,可以让学生对感兴趣的乐器小组进行介绍,譬如“古筝兴趣小组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人”或者“这个组比那个组多多少人”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但时间不宜过长,点到为止即可。然后,迅速地把学生的视线引向观察四张单式统计表的“相同点”,必要处可组织学生讨论,鼓励他们大胆说出比较的结果和自己的想法,从交流中寻找教学契机和切入点。从反馈来看,学生还是能比较轻松地得出 “四列两行”的统计表结构特点的。
源于单式统计表这个旧知,以此为起點走向新的、更高的学习目标,这是复式统计表教学力图达到的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杜绝把你知我懂的知识翻来覆去地问答,避免陷入低效能的泥潭。教师要根据新旧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善于把握新知识的目标定位,精准发力,这样才能抓住时机进行有效教学,促进学生思维不断走向深入。
二、会归纳,体验知识过程
学习进入第二阶段,我提问道:“如果要比较每个组的男生人数(或女生、或总数等),你觉得应怎样做?你有什么想法?”然后形成“做成一张统计表” 的共识。我继续追问:“想一想,新的统计表长什么样子?几列?几行?”
随着老师不断地追问,学生的认识也逐步深入:(1)四合一,是可行的,四合一体现了数学的简易美;(2)几列?共性明显,相对是容易得出的;(3)几行?稍有难度,但“跳一跳”也就能摘到这个“甜果子”了。这样,一个初具形态的复式统计表的雏形就被“创造”出来了。填上数据后如下。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认识“表头”,继续细化这个雏形表格。表头就像人的大脑,指示着统计表纵横方向的内容和数据,通常分三个部分。这里,我借助媒体的优势,对同一信息做模块化底色处理,清晰地呈现复式统计表的不同部分,强调“表头”在统计表中的“统领”作用,学生印象比较深刻。
回顾这部分的教学过程,学生从单式统计表之间信息比较“不方便”“比较麻烦”,到把几张单式统计表“联合”成一张统计表,认知一次次地趋同,又一次次地被打破,不断出现的认知冲突,提供给思维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接下来,学生紧扣四张表格的相同点,步步为营,从“列”到“行”,层层揭开复式统计表的面纱,水到渠成地把复式统计表呈现出来。这样学习,学生就能真实地感受到学习的挑战性和学习的成就感。至此,教师可以向全体学生宣告:你们创造的新统计表就叫“复式统计表”。
三、重思辨,突出知识核心
这个时候,我直接出示教材中的复式统计表。学生惊讶“怎么不一样”,惊呼“我们上当了”,怀疑“老师骗了我们”。我利用媒体清晰地展示其变化过程:把下面四行整体向下移动,在第一行下面插入一行“总计”。为了突出两者之间的不同,我运用媒体底色处理“总计”一行,如下图所示。
新鲜的事物总是很吸引学生。他们刚刚享受了创造的喜悦,此时又立刻转移到新的探究中来。我提问道:“如果你是设计人员,你会这样设计吗?”面对学生的迷茫,我引导道:“增加了几个数据?哪些数据你会算?你觉得这种设计的妙处在哪里?”接下来,我让学生分组研究讨论,分别算出男生的总计数、女生的总计数。然后,学生就能发现:男生数+女生数=四个小组合计数的总和。他们还发现:增加的三个数据,每一个数据都有不同的意义,最后一个数据竟然还隐藏着验算的功能。这时候,学生都不禁发出感慨:复式统计表的信息量更大、更准确,要是不好好研究,还真发现不了这些奥秘呢!这就是学习的本质意义,这就是探究性学习所独具的魅力!积极的教学行为的可贵之处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主动探索的收获最甜!
四、巧运用,拓宽知识运用
练习阶段,我们的习题还是基于例题的素材,并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开展调查,收集数据,填写表格,分析数据,完成全部的操作。
我提问道:“刚才的例题中提到了四种乐器,如果从这些乐器中选择一种,你想学习哪一种?”学生自由交流,指名说说,把自己确定的那一种写在小纸条上。我出示统计表,指名说说和前面的复式统计表的不同之处。
我提出思考:在我们还没有进行数据收集的时候,哪个数据是确定的,可以先填写?学生们开始很疑惑:还没有开展统计,哪来的数据?忽然,学生又都恍然大悟了:哈哈,自己班的总人数、全班男生总数、女生总数还用调查统计吗?咱们人人都知道!接着,我貌似很随意地指示学生收集了几个数据:想学古筝、葫芦丝、笛子的男生数,想学葫芦丝、笛子、小提琴的女生数,想学小提琴的男生数和想学古筝的女生数暂不统计,留待后用。我提问:“现在喜欢小提琴的男生数不列出来,你们能知道吗?喜欢古筝的女生数呢?这两项数据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逆向思考,根据男生总数和女生总数来计算,最后让这两组学生站起来“验证了数据”,让学生有一种“见证奇迹”般的感受,增添了数学的魅力,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练一练”这一环节,我有效地利用了本班“学生总数”这一客观已知条件,活化了整个数据链,把习惯性的“由部分数到总数”的思维掉了个方向,引导学生逆向思考、计算,使数学思维活动更加丰满起来,活泼起来,灵动起来。最后两组数据的验证环节,学生一齐说“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使整堂课的学习气氛达到了一个高潮。
综合而言,整堂课从“单式统计表”这一旧知引入,通过观察和发现单式统计表的相同点来进行分析和概括、联合和创造,在比较和推理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辨析中凸显复式统计表的优势,在灵活运用中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整个教学设计体现了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使亮点不断闪现,更关注思维的发展和提高,又非常注重学习的品质培养。整堂课还通过设置悬念、验证奇迹等手段渲染学习气氛,有效地助力了学生的学习活动。
(责任编辑:韩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