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控制措施
2020-10-21宋丰凯
宋丰凯
摘 要: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下,行政事业单位也紧随改革的步伐,加大对单位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财政资金就像血液,贯穿于事业单位的每个环节,无论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还是支出,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与控制,这样才能保障财政资金发挥出价值,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快速发展。但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现状来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监管存在不成熟之处,因而经常出现资金违规使用现象。本文通过分析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我国的政策背景提出改善措施,以期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监管,防止国有资金流失。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监管;控制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财政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普惠民生。从某种意义上说,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关系到民生幸福与国家经济建设,因而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监管尤为必要。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对财政资金监管不力、违规挪用资金等问题,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监管迫在眉睫,要健全财政资金监管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的经济效益。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概述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概念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是指对单位每个环节的资金使用进行监督,如对财政资金预算方案编制、财政资金使用、年度资金使用核算等进行全流程监督。由于财政资金的重要性,对财政资金进行监督能够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此,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监管,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主要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对专项资金实施监管是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重要内容。财政专项资金是指国家下拨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财政资金,主要是为了扶持重点事业的建设发展,进而推进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主要体现在监管专项资金是否用在专门用途上、财政资金是否被违规挪用与占用。其次,财政资金监管的其他重要任务是对单位资金预算实施监管。加强对单位预算资金的监管能够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杜绝违规占用与挪用财政资金的行为。对财政资金预算的监管集中在对资金的控制上,确保单位财政资金按照国家专项资金规定使用。最后,国有资产管理也是财政资金监管的重要内容,需要定期对国有资产进行盘点,通过清点资产种类、盘查国有资产价值与记录是否相符、检查国有资产管理与处置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国有资产不流失。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财政资金监管体系较为松散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监管体系不够完善。对行政事业单位实施资金监管,首先需要健全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能够很好地约束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监管水平。然而,从现实状况来看,我国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轻视兼顾重任意识,经常出现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并且单位内财务会计人员容易受制于级别与权力,难以有效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实施监管,可能会出现虚假开发票、开空头支票的行为。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有些行政事业单位未按照税法要求对单位的资产计提减值与折旧,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并且单位没有按照审计要求定期对单位资产进行盘点、对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核查,容易造成资产账实不符。因而,从本质上看,行政事业单位因为监管体系不完善,难以对单位的财政资金实施有效监管。
(二)财政部门与结算中心监管不力
行政事業单位的财政资金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拨款,资金来源较为单一,并且行政事业单位不用自负盈亏,没有较大的资金压力,造成单位内人员对资金的使用较为随意,忽视资金使用效率。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财政部门成立财务集中核算中心,力求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实施财务集中核算后,虽规范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用途,但影响了资金监管效率。通过财务集中核算中心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实施监管,难以实现单位财政信息透明化、公开化。另外,从级别来说,财务集中核算中心隶属于财政部门,在级别上低于财政局,因而实施监管会弱化监管效力。
(三)缺乏有效的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采用预算模式开展财务工作,预算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预算模式下,行政事业单位不仅需要对详细的资金项目进行记录,还需要对各个项目的资金预算进行计算,从某种意义上说,预算工作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从目前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主要有以下几个薄弱环节。首先是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专门的财政预算科室,在具体编制财政预算时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其次,当前许多预算单位采用的预算方法为基础法,而按照要求,其应采用零基预算法,这样能够更加科学地预测下一年的支出。再次是许多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方案时不够详细,经济业务分类不够具体。最后是单位的项目支出内容不具体,支出随意,单位预算的严肃性与计划控制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
三、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控制的措施
(一)加强沟通与审计监督
首先,财政部门要加强与行政事业单位的沟通。财务集中核算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应多与核算人员进行沟通,将日常核算与监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逐步完善对财政资金的监管。与此同时,核算中心应经常到行政事业单位调研,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业务与专项资金使用状况,发挥财政监督职能。其次,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监督,细化审计流程与具体程序,特别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中心进行审计监督,明确审计责任主体、审计具体内容,防止出现交叉审计、审计主体不明确、难以有效开展审计监督工作。最后,要实时调整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目标,及时掌握其中的审计重点。
(二)强化预算管理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要按照上级审批的财政预算批复及时调整单位的财政资金预算,尤其是年初各预算单位要根据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总指标来调整单位的收支预算,并且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如果需要调整财政预算,要及时上报财政部门进行审批。在执行预算方案时,要严格按照预算标准执行,制定详细的经济业务分类预算方案,确保项目预算在执行过程中能够有效执行,杜绝财政资金浪费、随意开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要实施全流程监督,对单位的年度预算在终了阶段要编制决算报告,对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与改善。
(三)强化内部管理
首先,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从固定资产采购、使用、调拨与处置等环节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对资产的购置与处置必要经过专人审批,不能随意处置,并且要定期对企业资产实施盘点,及时全面掌握单位资产状况。其次,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严格规定报销费用限额与报销费用科目,杜绝财政浪费、随意开支。针对超预算的支出,查明预算超支的原因,对违规违纪行为追究责任。最后,明确单位内部的岗位职责,科学设计财务会计工作流程,在单位内实施不相容职位分离制度与内部互相监督制度,并实行内部稽核制度与内部審计制度,进而建立规范、完整、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
四、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对单位的发展至关重要。财政资金就像单位发展的命脉,贯穿于整个事业单位,无论是经营还是管理,都需要财政资金支出。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监管存在些许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基于此,可通过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监管、规范财政资金使用用途、明确财政资金去向、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实现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一方面,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是我国公共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实施财政资金监管措施,是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此提出要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监管,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强化单位的预算管理。
参考文献
[1]徐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1.
[2]李立一.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23):32,19.
[3]戴燕.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5(16):95-96.
[4]张新利.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8(1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