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商务环境下河南省生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问题研究

2020-10-21王红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冷链物流产业融合电子商务

摘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购物为大众消费者所接受。电商平台中生鲜产品已成为电商销售额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但由于冷链物流发展缓慢,制约了电商生鲜产品的销售。从河南省生鲜产品特点出发,以电子商务与冷链物流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冷链物流模式创新等策略出发,寻求基于电商环境下的河南省生鲜产品冷链物流健康发展路径。

关键词:电子商务;生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融合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购物从最初的消费时尚转变为消费日常,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买的商品种类也逐渐多样,其中,生鲜产品就占近年来电商销售额的很大一部分。根据专业数据统计,2018年生鲜市场交易额继续以较高的比例增加,成为2018年中国零售业发展的领头羊,其复合增长率达到14%左右。2014-2017年以来,我国消费者对生鲜产品的市场整体交易额如图1所示。电商作为已被广大消费者接受的购物方式,其对生鲜产品的市场渗透率亦在持续增加。2013-2017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增速保持在50%以上,其具体表现如图2所示。

从图1、图2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普通大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生鲜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通过网购获得生鲜产品也成为一种消费习惯,且同时显示出对产品品质更高要求的消费表现。在此消费方式及消费要求下,生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如何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的品质,已成为生鲜零售经营及物流服务提供者应共同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冷链物流,作为直接开展生鲜产品流通服务的提供者,寻求冷链物流创新发展已成为影响我国生鲜电商及整体生鲜产业发展的关键。

一、河南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河南省属于我国中原地带,先天的中原腹地优势奠定了其物流业在交通区位上的优势。近年来,河南省为加快推进物流业的发展,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力度。截至目前,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河南省已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加之河南省物产丰富,特别是作为全国的农业生产大省,其生鲜农产品的品类、数量在全国都名列前茅,使得河南省成为生鲜农产品流通大省。物流业发展的优势及生鲜农产品的丰富为河南省冷链物流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河南省在冷链物流发展方面现状如下。

(一)农产品产地资源优势明显

河南省是我国农产品种植大省,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为农产品种植提供了适宜的阳光、温度及湿度。焦作鐵棍山药、新乡大枣、卢氏核桃、灵宝苹果等都成为我国知名的生鲜农产品品牌。由于河南省是我国粮食输出大省,以粮食为原材料的冷冻速食也闻名全国,三全、思念等冷冻速食品牌成为全国冷冻速食的领导者。肉食品加工企业双汇也在行业内独领风骚。在知名品牌的带领下,河南省生鲜农产品规模化种植与生产逐渐形成,如,中牟西瓜种植、灵宝苹果种植、新乡大枣种植等均已形成规模化产业。

(二)冷链物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持续进行河南省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河南省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省会郑州交通枢纽的地位在后续的基础设施建设中进一步稳固。2016年,根据《财政部、商务部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冷链物流发展的工作通知》(财建〔2016〕318号要求),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评审确定了10个冷链物流发展中央财政支持省市,河南省即为其中一员。有了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河南省在发展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进一步提速。

(三)冷链物流龙头企业持续培育

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因为龙头企业将为地方产业的发展引入先进的发展理念与技术,所以,近年来,依靠物流发展优势及生鲜农产品资源优势,市场倒逼下的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在持续孕育中,漯河双汇物流、河南鲜易供应链都成为全国冷链物流中的佼佼者。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冷链物流问题剖析

河南省冷链物流发展优势明显,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可忽视,只有明确河南省电商环境下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加明晰冷链物流未来的发展方向,故笔者分别从电商与物流产业融合、冷链物流市场供需、基础设施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冷链物流流程优化等方面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一)冷链物流市场供需不均衡

要提高电子商务冷链物流服务质量,市场供需平衡是关键。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我国冷链物流市场需求规模走势,2019年我国的冷链物流仓储市场规模将超过5500万吨,河南省作为生鲜流通大省,其冷库人居拥有量与山东、上海、江苏等省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河南省冷链物流市场供需有错位表现。

(二)电子商务与物流业产业融合不足

冷链物流要服务于电子商务,二者之间必须协调发展,且二者的协调发展面对当前的新零售模式,必须开展深度融合才可实现,否则就是流于形式,无实际意义。根据当前电子商务与冷链物流服务的运作模式可以看出,除京东、天猫有自建冷链物流在进行运作过程中可无缝对接外,其他快递物流服务企业与电商的协调也仅限于电商等待、快件揽收、物流上门揽件环节,二者间的融合明显不足。

(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仍需加大

物流业是标准的重资产型产业,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是其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冷链物流作为当前市场需求量增长较快的分支之一,其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更高。河南省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凸显出较大的优势,但冷链运输车辆、冷库的拥有量相对落后,如,冷藏车每万人平均拥有量为1.49辆,而上海每万人平均拥有量为7.12辆,北京每万人平均拥有量为2.27辆。河南省冷库容量与山东、上海、江苏、广东等省份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冷链运输车及冷库的拥有量成为影响当前河南省冷链物流发展及电商冷链物流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

(四)龙头企业培育不足据有关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上半

年,中国冷链物流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河南省上榜企业有三家。但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中,河南省上榜企业不足十家。且根据对河南省近300家冷链物流企业调研发现,企业发展规模普遍较小,整体状态也较为分散。

(五)冷链物流模式稍显局限

冷链物流模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冷链物流的效率与质量。河南省冷链物流服务的主要产品对象为生鲜农产品,产品大类的局限使得河南省冷链物流模式主要以批发市场主导模式展开。即冷链物流模式主要围绕农贸批发市场为起点。另外,电商环境下河南省冷链物流在信息化建设、人才储备、末端配送服务等方面亦存在很多的问题。只有明晰电商环境下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点,才能有的放矢,开展有效性改善,从根本上推动河南省冷链物流与生鲜电商的健康发展。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冷链物流服务商品调研

本文以生鲜电商的冷链物流服务为研究对象,针对生鲜电商产品销售比例,应有针对性地根据生鲜产品特点开展冷链物流服务,也是提高电子商务生鲜产品快递服务的关键。根据对2013-2017年生鲜电商销售额统计发现,电商平台生鲜产品的平均销售量排序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水果在网络平台的销售量占比高达32%左右,水果在流通过程中的化学性损伤相比水产品较小,但机械性损伤远高于水产品。故在流通过程中针对此两种生鲜产品应采取不同的包装、温控、湿控等冷链流通标准。这也是开展网络平台生鲜产品销售额调研的初衷所在。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河南省冷链物流改善措施

电子商务与物流,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物流是电子商务产品交易实体转移的必需,也是消费的最后一个环节,其服务质量的高低对电子商务的影响不容小觑。针对以上问题,具体改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促进生鲜电商与冷链物流产业深度融合

冷链物流的时效性是决定冷链物流服务成败的关键,生鲜产品的易腐损性特点使得产品的品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所以,开展“宽而短”的冷链物流流程是关键。这就需要生鲜电商与冷链物流开展产业深度融合。具体措施如下。冷链物流提供者根据生鲜电商仓库设置服务网点,缩短双方间快件交接时间。生鲜电商经营者仓库应设置在快递服务网点或分拨中心,借助快递服务企业的冷库暂存产品,当接收到订单信息后,快递服务者可直接进行产品分拣、包装。生鲜电商经营者因熟悉产品特性,对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包装、时效性与冷链物流服务者进行无缝沟通与对接,保证流通环节的精确处理,若遇到问题时双方积极协商解决,避免因利益冲突出现“扯皮”现象,影响后续合作等。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河南省冷链运输车、冷库资源相对紧缺,因此,应借助冷链物流财政支持试点省份的资助,加快对紧缺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省会郑州作为全国交通枢纽城市,要继续利用此优势打通郑州通往周边城市的高铁建设,使郑州真正实现与周边城市的“2小时互通”。

(三)积极推动信息化管理的一体化冷链物流模式

“冷链不冷、冷链断链”等都是当前生鲜电商遭遇的冷链服务实际情况。众所周知,“最先一公里”的缺失將导致冷链流通的腐损率大大提高,但生鲜电商在开展产地直采新鲜水果过程中往往忽视此关键环节。同时,在接到客户订单后将产品打包,在等待快递揽件的过程中处于常温环境下,导致“冷链断链”,这将对产品品质产生影响,特别是针对生鲜电商销售的牛奶制品而言,当前牛奶的网络销售额占到近五分之一的比例,多数奶制品从踏出电商冷库后就一直处于常温状态,所以,积极推动全程信息监控的一体化冷链物流模式就显得较为重要。此过程中就需要生鲜电商及相关监管部门积极推进冷链物流监测信息化平台建设,利用全程信息化监控确保生鲜产品全程处于低温环境下进行流通,且产品从出库就应粘贴相应二维码,让消费者通过扫码能及时了解产品相关流通信息,增加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只有消费者放心,生鲜电商后续的发展才更有动力。

在冷链物流模式方面也应积极创新,减少流通环节,积极寻求“宽而短”的流通过程,如,积极推进生鲜电商与生鲜产品产地对接,如图4所示。通过“互联网+农户”的电子商务模式,简化冷链物流流程,如图5所示。未来随着新零售模式的不断发展,冷链物流模式也需不断创新,最终实现以高水平的冷链流程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生鲜产品的目标。

(四)积极助推龙头企业的不断涌现

企业的发展是产业产展的前提,冷链物流作为新兴产业,由于人才储备的限制、地域位置的限制,河南省的物流业发展与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企业在管理创新、流程优化、技术改革等方面均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仅依靠企业一己之力难以快速解除,政府的支持、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应积极寻找有发展潜力的冷链物流企业,从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快速带动一批产业龙头企业,继而使产业龙头带动河南省整体冷链物流的发展,最终满足生鲜电商对冷链物流的要求。

此外,冷链物流服务产品的创新、成本的降低、从业者专业能力的提升等也是生鲜电商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内部从管理、技术、人员素养提升等方面进行改善。

五、总结

生鲜电商是电子商务增速较快的构成品类之一,河南省作为生鲜产品的流通大省,要推动生鲜电商的健康发展,推动河南省生鲜产品的高质量流通,积极探索冷链物流发展路径是重中之重。因此,应从产业融合、人才培养、龙头带动、一体冷链物流服务模式等方面为电商环境下的冷链物流寻找突破口,力争为河南省电子商务与冷链物流的共同发展提供路径。

参考文献:

[1]王汉荣.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农村地区冷链物流发展特点与优化[J].农业经济,2019(7).

[2]王贺霞.基于河南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问题分析[J].经济纵横,2019(16).

[3]邓余玲.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3).

[4]邓余玲.我国生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的应用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19(4).

[5]卞玲玲,胡永盛.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推进[J].中国市场,2018(28).

[6]任延俊.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分析与高职人才实践教学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17(5).

[7]陈佳庆.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营管理者,2017(16).

[8]张慧.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对策分析——兼谈冷链物流的发展[J].商业经济研究,2017(8).

[9]刘涛.电子商务环境下茂名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运作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17(4).

[10]刘俊强,刘耀.电子商务环境下四川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1).

基金项目: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河南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问题研究-以三门峡灵宝苹果为例”,项目编号:SZY-2018-047。

作者简介:王红(1982-),女,陕西渭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工业工程、物流管理。

(责任编辑 冯会利)

猜你喜欢

冷链物流产业融合电子商务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旅游经济
对于药品冷链物流管理的研究
杭州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