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标准”建设助推城市发展

2020-10-21高杰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3期
关键词:城市发展质量

摘  要: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樣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本文主要从深圳实施打造“深圳标准”战略出发,从打造“深圳标准”的意义,“深圳标准”建设取得成效以及进一步建设措施三个方面介绍了标准对城市发展的贡献。

关键词:深圳标准;质量;城市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标准化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做好新时期标准化工作的根本遵循。习近平同志强调,加强标准化工作,实施标准化战略,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他还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近年来,标准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提质增效、服务对外贸易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先后发布了标准化战略。深圳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标准事业发展,在国内最早实施城市标准化战略,提出打造深圳标准,提升深圳质量,坚持以提质为核心,加快实施标准先行、设计支撑、质量引领、品牌带动、信誉保障的“五位一体”融合发展策略。

一、“深圳标准”建设的意义

(一)打造“深圳标准”建设是争当质量时代排头兵的战略抉择。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打造“深圳标准”就是以国际一流标准实现更优的质量,创造更高的价值,铸就深圳品牌,走出一条标准先行、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质量型发展道路。

(二)打造“深圳标准”建设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必由之路。标准是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性城市,需要在经济、社会、生态、政府服务等多领域向国际一流标准看齐,构建更高起点的标准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打造“深圳标准”建设助力城市发展。“深圳标准”建设可以加快构建多领域标准创新体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水平,从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政府服务、城市发展等领域提升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二、“深圳标准”建设取得成效

(一)“深圳标准”系列创新制度出台

2015年初,市政府以1号文件的形式出台了《关于打造深圳标准构建质量发展新优势的指导意见》及其行动计划两份文件。2017年4月,《深圳经济特区质量条例》获市人大通过,该《条例》对“深圳标准”进行了更加清晰的定义和阐述。这些法规文件在国内均为首创,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引领性和前瞻性,为打造深圳标准奠定了良好的法制基础,为全国标准建设提供了深圳经验,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深圳标准认证、团体标准以及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等创新制度,推动了经济、管理和服务的创新。目前已经在电子信息、服装、家具等民生重点产品领域开展深圳标准认证,未来计划将深圳标准认证推进到更多行业领域,以高标准引领消费需求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深圳标准”的要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

(二)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示范创建

我市率先完成了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业、电子商务和旅游服务等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的创建任务,示范区数量占全国总数的1/3,位居全国前列。2016年,我市首个获得国家标准委批准开展“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示范创建工作,有力地支持了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城市管理治理水平。目前,我市正在政府服务企业、公园管理与服务、新型城镇化等领域积极推进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均取得了积极的成效。通过示范,进一步促进全市标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国际一流的先进标准体系,推动深圳经济、社会、城市、生态、文化以及政府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全面推进“深圳标准”实施。

根据《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国标委服务联[2018]4号)、《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关于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的意见》(国市监标准[2018]84号)的有关要求,聚焦深圳市重点制造业领域,选择了具有一定产业基础、一定品牌影响、一定市场份额、一定创新能力的重点企业参加对标活动,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质量效益一流的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了深圳市制造业产业链、全过程的质量效益提升,增强了产业竞争力。通过对标、达标、提标行动,帮扶企业提高标准化能力,推动企业标准提档升级,提升了企业标准与国内外先进标准水平的一致性程度。鼓励企业参与深圳标准认证工作,“深圳标准”认证是立足于“深圳标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定位,充分体现了“深圳标准”的先进性、创新性、引领性、科学性和适用性,“深圳标准”认证的通过,表明企业产品或服务已经达到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水平,帮助企业产品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以标准提升,带动了产品质量提升,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三、加强打造“深圳标准”工作措施

(一)加大标准服务支撑能力

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资源共享等措施,加大对各类标准服务机构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扩大全市标准服务机构的数量。全力提升各类标准研究服务机构对国际标准和先进标准体系的跟踪研究能力,着力引进高水平国际标准组织来深设立办事处,着力推动更多国际标准组织落户深圳,将我市打造成国际国内标准组织的聚集地。

(二)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

标准化人才是“深圳标准”建设的关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应不断创新激励政策,加大现有政策中对标准化人才的资助力度,实施标准化人才奖励政策、夯实标准化人才及专家智库,建立标准化人才的长效评价机制;将标准化工作成果纳入职称评定机制及其他人才激励体系;完善标准化人才荣誉和奖励制度,对有卓越贡献和重大贡献的杰出标准工作者,给予荣誉称号和奖励;推进国际标准化人才的引进政策;鼓励企业引进标准化人员,对标准化工作成果显著的企业给予优惠和奖励。建立健全国际标准化人才评价选用机制,将国际标准化高端人才纳入政府特殊津贴推荐范围,支持引进或聘用海外标准化高层次人才。

(三)深入实施“标准+”战略

构建政府推动、企业主体、社会协同、人人参与的“标准+”工作体系,在经济、社会、城市、生态、文化以及政府服务等各领域深入推进实施“标准+”战略。开展重点产业产品对标达标试点专项行动,按照深圳市产业发展特点及现状,选取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开展对标达标提标专项行动,推动企业参与标准排行榜和领跑者制度,提高标准水平,进一步参与深圳标准认证工作。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开展全市“深圳标准”工作宣传,推动各级政府、重点行业协会开展标准宣贯工作。大力宣传标准化教育,强化标准化意识,聚焦企事业单位标准创新成效,挖掘标准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案例,通过启动会、政策发布、媒体报道、市场推介、标准化文化演示、情景模拟体验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打造深圳标准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标准化氛围。

作者简介:高杰,(1989,8-),女,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标准化工程师,毕业于南宁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城市发展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试论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与城市发展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
浅谈机场净空管理与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探究
城市规划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思考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