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空心村治理机制研究

2020-10-21李康佳谢昊宇

青年生活 2020年12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李康佳 谢昊宇

摘要:十九大提出,新时代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但我国许多地方存在大量“外扩内空,人去屋空”的空心村。这些空心村在很多方面严重制约了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本项目以利辛县空心村为考察对象,,从四个方面对空心村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空心村的存在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探寻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治理空心村的方向与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空心村;利辛县;治理方向

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乎我国广大农民的生计。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的劳动力外流现象严重,乡村振兴的主体极度缺失,导致了农村空心化的加剧,不符合我国的战略要求,这无疑制约了乡村的全面振兴。不难看出,空心村的存在已经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实际困难,必须要尽快克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很多学者开始关注与研农村的空心化现象;十九大后,不少学者开始从不同的方面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探究。因此,无论对于空心村还是乡村振兴,学术界都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治理空心村的研究还较为不足。本文基于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分析了农村空心化的特征与加剧的原因,提出合理的解决方向,以期能有其实际意义。

一、农村空心化的表现

空心村,主要指那些村民在村庄外围建造新房,而内部闲置许多宅基地;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人口老龄化严重的村庄。

首先是主体的空心化。在城镇化加速的影响下,农村的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的常住人口大多是老人与幼儿等。其次是土地的空心化。由于农村的设施落后,与集镇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很多农村居民为了方便出行,他们新建房时会考虑交通的便利性。目前,他们选择在靠近马路的自家承包地内建房,导致楼房散布在村庄内部,同时还存在很多宅基地没用处的情况。

二、农村空心化的后果

(一)振兴主体缺失,社会问题频发

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与推进离不开农民这一主体,作为主要参与者,只有他们主动参与、才能满足乡村振兴的人力需求。这些有知识、有能力的青壮年都进城务工,留下的老、幼、妇不仅因为身体、文化水平的原因,难以进行过重的农业劳动,同时留守人口在心理上也会感到不安与压力。很多青少年要由老人看管照顾,很容易由于心理问题变成问题少年,不利于自身发展与社会稳定。

(二)工作难以开展,缺乏组织保障

战略政策的有效落实与执行离不开各层各级组织,一个村的党支部起着领导、组织与动员的作用,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村能否振兴。然而治理农村的青年人才大部分外流,导致没人加入村党支部进行基层工作,阻碍有关政策的推进落实。同时,哪怕有人承担起重任,也会由于留守人口的文化水平与基本素质偏低,造成无人积极响应配合工作。这给工作的开展增添了极大的困难,也弱化了组织的权威,无法发挥保障作用。

(三)经济发展缓慢,资金压力较大

由于农村主体的空心化,农业的生产力落后,大量农耕地荒废,传统的种植农业发展严重受阻,也影响了很多其他行业的繁荣,造成经济发展较为缓慢。除此之外,经济的发展影响到地方的财政分配,这样会导致基础设施的投资降低。“外扩内空”的现象也反映了土地建设无规划,乱建房影响了土地复垦的进度,造成资源浪费,增大了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资金压力。

三、农村空心化的根源

乡村振兴的推进落实受到了农村空心化的阻碍,所以要振兴乡村的首要任务是治理好空心村。想要根治就要探寻其根源,本文笔者从利辛县出发,从经济、制度、社会、文化因素分析了农村空心化的根本原因。

(一)经济因素

经济生产决定着一定的社会结构。农村空心化的主要表现是人口的空心化,农民外出务工而促使他们选择城市就业的主要原因就是城乡间的就业收入差距。相对于城市工业化、市场化下的产业发展,农产品的附加值偏低,农民收入自然较低,务农一般仅能解决温饱问题,难以致富从而提高生活幸福指数。根据当地农民反映,务农的收入低且没有保证,极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在集镇务工的平均月工资都有2000-3000,城市会再高一些。所以,农村的劳动力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会放弃在家务农,向城市流动。

(二)制度因素

所谓制度因素,包括城乡二元制度带来的弊端与土地流转制度存在的缺陷。

首先,城乡二元制度造成了城乡的分割,其具有历史原因:为了改变贫穷状况,加速经济发展,国家提出不惜牺牲农业也要优先发展工业,从此城乡站在了对立面。后来的二元戶籍制度更是从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很多领域阻碍了相关要素的自由流动,造成了进一步的分化对立。以教育为例,由于户籍制度,农村外出务工人基本上都是到城市短暂性居住,其农村户籍没有改变,这样其子女没有享受城市教育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其子女只能返乡接受义务教育,自然不会放弃农村自有的宅基地与住房,空心村因此形成。另一方面,由于土地管理制度的弊端,部分农民意识错误,将宅基地据为己有,出现无规划地乱建房的行为,这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三)社会因素

由于之前对城市建设的大量资金投入,对农村地区重视程度偏低,导致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差异日渐增大,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严重不均衡。城市的建设大多是按照规划后进行,所以整体上的治理方便且有序。交通、商业、教育、医疗

等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都越发完善。与此相对的农村就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住房的建造往往仅考虑交通因素,往往都建在自己觉得方便的地方,如靠近公路或者耕地,直接给村庄的管理与治理带来极大困难。其次,农村的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生活不够便利的问题,因为这些差距,为了改善生活质量,当代年轻人更趋向于城市的便利生活。

(四)文化因素

农村的空心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农民思想的落后与保守,如部分农民会存在攀比心理,如房子的好坏、高低是脸面的体现,在建房时就很少考虑实用性,所以占用耕地的现象日趋严重。还有少部分相信风水的农民,建设的房屋布局不符合地方规划,以及很多人坚持老房子不能拆的说法,存在很多有新房不拆旧的情况,缺乏节约土地的观念,浪费资源,同时影响美好中心村的打造。

四、农村空心化的治理措施

(一)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龙头产业

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技术来进行农业经营,创造一个高产量、优质量、低消耗的农业生产结构体系和一个环境质量好、资源利用率高的农业生态系统。农业一直是中国的立国之本,俗话说,农稳则天下安,亦可从“兵马未动,粮食先行”也可看出农业的重要性。在农村空心化的影响下,大量劳动力流失,农业的生产力落后,大量农耕地荒废,造成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农业现代化则能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农业现代化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用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农业可持续化道路,充分发挥农村的优势,并利用地区优势缔造出不亚于甚至优于城市收入的支柱产业,特色龙头产业。这将提供许多不同需求的就业岗位,吸引更多的本地居民留下,引进其他方面的优秀人才。

(二)改革相关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

首先,改革户籍制。废除农村户口与非农村户口的区分,两者所附加的一系列相关政策要与户籍分离,促使走入城市的农村人口融入城市,释放他们的土地资源。对高精尖人才,下乡利用农业现代化发展产业经济的情况,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其次,进一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农村人口出租贩卖土地经营权,或者入股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特色龙头产业,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闲置,为其提供收入。深化改革宅基地制度,大力宣传国家“一户一宅”政策,加大农村建房报批制度的执行力度,增加相关税务,节约土地资源,以免盲目建房导致宅基地的浪费。

(三)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解决农村空心化的另一措施,对交通,水电网,卫生所以及教育机构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与进一步优化,即农村现代化。通过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生态文明的建设,改变农村风貌,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财力、物力支持,甚至进一步的发展为生态园,度假胜地,养老居所,也是有可实施性的。例如,福建省泉州市潘内村打造的“蕴梦仙居”,便是以旅居养老为特色的乡村资源利用的创新项目,在解决农村空心化的同时,也为健康养老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四)提高参与度,改变固有认知

通过提高村民的农村现代化的治理参与度,增强他们的归属感,责任感,完成保护农村的义务与责任,借此加强他们的卫生意识,认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农村人口素质与思想认知的提高亦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定因素,解决农村空心化的间接措施。加大对农村文化的宣传力度,让其认识到农村生活的优势与魅力;有效的教育与培训也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各方面的人才和为智囊团的建立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豆勇超.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农村“空心化”及其治理[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14(01):7-11.

[2]黄开腾.论乡村振兴与民族地区农村“空心化”治理[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51-58

[3]张贵友.乡村振兴背景下“空心村”治理对策研究——基于安徽省的调查[J].江淮论坛,2019(05):37-42.

[4]张杨,芮全全,柳书常,郑玮锋.乡村振兴背景下结合乡村康养产业的空心村发展模式研究——以潘内村“蕴梦仙居”项目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1):75-78.

作者简介:

李康佳(2000——)男,汉族,安徽亳州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017级本科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谢昊宇(1999——)男,汉族,安徽亳州人,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級本科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空心村治理机制研究——以利辛县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10378251。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改革四十年的演变轨迹及其新时代新征程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及举措
新农村呼唤更多的知识型“新农人”
乡村振兴战略中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开发
哪些农村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
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
他山之石,来自日本的“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