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行合一”下高校思政课教改研究

2020-10-21陈宝琦

青年生活 2020年12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高校

陈宝琦

摘要:随着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的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已逐渐成为德育教育重要途径。近几年来,在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懈探索和实践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取得重大突破。然而,当前大学生仍存在一些道德行为问题,如言行不一、道德知行不一等现象,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本文分析知行合一”在高校思政课教改中意义,探究“知行合一”在高校思政课教改中具体应用,旨在希望为高校更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知行合一”;高校;思政课教改

引言:

“知行合一”思想理论由明代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王阳明提出,其认为认识事物道理与现实中运用此道理应是紧密联系形式。“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或行为动作,“知”与“行”合一是指将人们将自身所认知的道理付诸行动的一种道德体现,强调的是认知和行动实践要保持一致,该种思想理论对现代教育具有重大参考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理论课程,通过理论课程让大学生懂得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才是教育根本目的。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要重视知行合一思想理论,强调知与行结合重要性,逐步强化大学生思想对“知行合一”思想理论认知性。

1知行合一”在高校思政课教改中意义

1.1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根据调查发现,目前许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优越,没有经历过太多挫折,在思考问题时容易理想化和简单化,会自发产生一种心理优越感。正因如此,才使得高校思政教育效果并不显著,很难真正触动大学生心理共鸣。事实上,高校思政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思想价值观念、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重要课程,在引导大学生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过程中,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合二为一的教学理念。从科学角度来讲,知行合一这种思想理论不仅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够充分迎合大学生心理特点,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程兴趣,进而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1.2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未来发展新生代力量,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力军,还是振兴伟大中华民族社会接班人。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社会对优秀人才需求标准在不断提升,既要求大学生要有较高综合素质,还要求大学生要做到知行合一,立德树人,为他人做榜样。因此,高校思政教育既是社会发展需要,又是引领未来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重要桥梁。随着网络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与普及,多元化思想、文化在逐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和人生价值观,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挑战。目前,许多大学生存在知行不一、言行不一等道德行为问题,没有明晰自身定位,缺乏明确目标,导致就业情况不佳。基于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应用“知行合一”思想理论能够更好帮助大学生明确自身定位和目标,形成科学、正确价值观念,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也有一定积极作用。

2“知行合一”在高校思政课教改中具体应用

2.1理论教学具体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是进行思政教育基础,也是大学生更好了解思政课程重要途径。马克思认为,理论只要能够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改变教育观念,着力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努力挖掘思政理论真正内涵,培养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认知性,以理论知识引导大学生行为实践,以科学引导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理性认知。例如,在进行道德评价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身体会人物矛盾心理活动,再详细解析其背后蕴藏的道理。从人性化角度出发,让大学生了解事情两面性,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程学习兴趣,逐步引导学生形成理性理论认知。

2.2实践教学具体应用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教育重要内容,也是推行知行合一思想理论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情感教学重要性,要善于营造良好课堂氛围,以情感渲染方式来逐步加深大学生对思想理论认知性。例如,在实际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选择具有历史代表性情境,以丰富情感感染大学生,增强大学生情感认同和心理认同。在分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个体想法,再以饱满情绪、丰富情感来强化大学生心理认知,激发大学生情感共鸣,使其在知識、情感方面产生心理认同,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性。

2.3考核评价具体应用

某种程度上来说,考核评价是督促学生自主学习、验证教学成果的一种手段。目前,高校思政教学考核评价通常以考试作为检验方式,侧重关注学生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道德行为方面的考评,考评机制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因此,教师在考核评价过程中,要严格贯彻知行合一思想理论,将课堂实践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不仅要考核学生理论知识,还要对学生完成实践任务整体情况进行评价,从知识理论到身体力行,全方位考核评价学生道德行为与心理素养,督促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另外,要扩大考评内容与考评范围,实行动态考评机制,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评大学生行为特征,全面强化大学生思想认同。

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理性思维还未成熟,人生价值观念和思想价值体系尚未形成,容易受外界新思想、新文化所影响,导致价值观念产生偏误。基于此,教师在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将思想政治理论分析透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以饱满情绪感染大学生,从而达成心理共鸣和情感认同。不断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课堂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但要考察学生理论知识,还要对学生完成人物情况作出具体评价,即从学生考试成绩和行为表现着两方面来进行考评。同时扩大考评范围,随时随地督促学生规范自身行为,以便真正达到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马艳萍,崔市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知行合一”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20):107-108.

[2]樊伟.学思践悟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J].中国高等教育,2019(07):7-9.

[3]冉超凤,高庆,黄梅,邢敏,杨宇.“知行合一”在高职思政课教改应用中的实证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6(01):30-35.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高校
“知行合一”的精诚德育探索
独立院校艺术类毕业实习与校企合作改革的研究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