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美工区域活动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020-10-21贾静文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3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目标

贾静文

摘  要:幼儿时期是培养人创造性思维的黄金时期。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是建立在幼儿充分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基础上的。而幼儿园美工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大胆探索与实践的空间,通过提供幼儿可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

关键词:美工区域活动;创造性思维;目标

幼儿时期是培养人创造性思维的黄金时期。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求新、求异、设法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能力。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是建立在幼儿充分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基础上的。而幼儿园美工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大胆探索与实践的空间,通过提供幼儿可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那么如何在美工区域活动中有效地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合理设置美工区域活动目标

对于活动目标的优化设计,其意义在于指导教师根据设计要求来组织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并能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和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设置合理的应对措施和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以保证活动过程的顺利进行,并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发展。例如在“美工区”开展“表现人物的动态”内容的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多种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自由选择折(剪)纸、泥工、绘画、粘贴等不同的表现方法。这样,能力较差的幼儿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完成活动内容,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完成活动内容,达到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作用的目标,从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二、创设求异创造的物质环境

皮亚杰认识理论认为,幼儿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只有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才能体现出幼儿的自主活动,更大程度促进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在幼儿美工区域活动中,环境的创设应注重以下三个原则。

1.开放性原则。

即在区域活动中提供丰富多样,具有开放性的活动材料,激发幼儿求异创造的潜能。幼儿的求异创造离不开物质材料,只有丰富多彩难易适度的材料才能保证幼儿活动的效果。笔者在提供材料上注重引导孩子共同搜集,因为幼儿自己搜集的材料更易引发幼儿的创造。材料要富有变化,能吸引幼儿更多的直接参与活动,颜色鲜亮、小巧、易折、形状易引发想象的材料很受幼儿欢迎。大至纸箱,小到纽扣、绿豆,这些材料都会让幼儿感到如获至宝,均可成为触发幼儿创造灵感的触点。幼儿的创造一般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模仿经验内化后的改变。而能够在模仿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正是幼儿创造的特点。比如:在“绘画区”里,我提供了一些小印章,孩子们在发现小印章可以组成非常特别的画面,还可以用来装饰画面,应有尽有的材料诱发了幼儿的创造动机。经过多次尝试,幼儿们发现各种纸、水果、瓶盖、有花纹的橡皮泥工具、鞋底、玩具车车轮都可以印出不同效果的画面。丰富合适的材料使幼儿饱满的创造欲望一触即发,在经验-材料-成品之间,思维在对材料直观感受的刺激下,伴随着创造的冲动走向联想,并在经验的土壤里孕育出花朵,丰富变化的材料环境成为幼儿的创造乐园。

2.互动性原则。

环境布置中,要尽量让美工区与其它区域间互动起来,在互动中玩,在玩中创造。这样的环境,幼儿会玩得更加自由大胆,更加积极主动,更富有创造性。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也会发现,总有幼儿不经意间把美工区的物品挪到另一个区域去玩。何不大胆地让各区域中的物品互动起来,拓展孩子创造的天空。漂亮的“瓶盖鱼”被端到了娃娃家哄娃娃开心,表演区的纱巾成为纸工娃娃的漂亮衣裳,美工区制作的帽子成为表演区模特们表演的倒具。

3.展示性原则。

环境设置中要提供展示幼儿作品的空间,展览幼儿的作品,能使幼儿受到鼓舞,同时通过作品的展出又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互动作用。在美术区设置的展览角,作品展示墙,幼儿把自己喜欢的作品张贴在上面,展览桌,供幼儿摆放作品,相互欣赏,除了设置幼儿活动的作品,也放置着教师的范例,这样既有利于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在模仿成品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也能较清晰地引导幼儿设计新的物品。

三、巧用废旧材料开展主题活动

在美工区域活动,选择利用废旧材料制来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例如,最近我園开展了“无车日”的主题活动,其中在美工角进行了“未来汽车”的制作游戏。幼儿们收集的各种废旧物品并动手制作,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培养了幼儿动手制作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幼儿的制作过程中,我问孩子:“你今天想要做一辆什么车?打算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来进行制作?”这样,孩子们选择废旧物品和制作的意图更加明确。当看到一名幼儿用废旧光盘做车轮时,我问他:“为什么你要用废旧光盘来做车轮呢?” 他回答道:“我就是要和他们搭的不一样。”这不就是孩子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吗?

四、注重美术作品的再利用

幼儿在美工区域活动中创作的作品利用得好,就可以培养幼儿大胆参与的精神,并使幼儿感到自己创造的价值。在“有趣的声音”主题中,孩子们曾经把黄豆放入一个易拉罐中做成沙锤,现在它成了音乐活动中的打击乐器。语言区中的手指木偶也是孩子们通过画画、剪贴而成的。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尽情奔跑,放飞的风筝就是他们自己的杰作,清脆的风铃、漂亮的插花、热闹的动物园,使教室成为欢乐的儿童世界,幼儿用自己的美术作品极大的美化了生活环境。美工区的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使幼儿能自由地进行自己喜欢的活动,他们对美工艺术的兴趣更浓厚了,在活动中还可以自由交流,语言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合作意识都得到了培养,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很好的发展。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美工区域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爱提问、爱动脑,敢于创新,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由此可见美术区域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应尽量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在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目标
如何运用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将梦想变成目标,改变你的一生
新目标七年级上Units7—8单项选择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