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建设工程法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2020-10-21纪秀丽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3期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线上线下

摘  要:本文分析高职院校《建设工程法规》教学现状,并针对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方法,展示教学的设计和全过程,以期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方面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设工程法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引言

高职院校《建设工程法规》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应用性强的特征,但也存在课时较少和教学内容较多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利用传统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无法完成对知识点的完整传授,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和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建设工程法规》利用线上学习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配合为学生传递更多知识和技能,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效。

一、高职院校《建设工程法规》教学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建设工程法规》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依据市场中对于工程造价、工程技术、工程管理类人才培养的要求所设置的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系统性。本课程在培养学生工程纠纷处理能力,增强学生在工程选材、施工管理、法律条例的依照情况等方面的专业操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结合《建设工程法规》课程教学现来看,还存在教学效果不显著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影响教育改革背景下课程转型的步伐。究其原因,主要是《建设工程法规》课程内容具有枯燥难懂的特点,且结合工程实施的状况更新教学内容的速度较快,在传统以讲解教材理论知识为主的模式下,学生很难完整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联性,知识应用的效果不显著。同时,这种过于单一和呆板的教学方法,会使本来学习基础就较为薄弱的高职学生产生学习疲惫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日益降低。最终导致《建设工程法规》教学实践的实用性不强,无法满足岗位的具体需求。

二、基于线上线下学习的《建设工程法规》混合教学模式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活动的设计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其操作性和适应性强的特点,在高职教育领域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打破课堂对于学生学习时间的限制,利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教学技术和风格,对学生传递更多实用性强的知识点和技能,取得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达到的效果。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重现定义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在教师方面,混合式教学倡导教师回归在线课堂,转化自身角色为教学引导者和辅助者,将课堂的主导地位交还给学生,以激发学生自身全部的潜能。在学生方面,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利用教学辅助资料完成对知识的深入思考和研究,以获得更优异的学习成果。本文在分析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模式:教学准备、线上教学实践、难点突破、课后总结和提升。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1.课前准备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主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掌握所学的重点和应注意的事项。教师可在课程开展之前登录网络搜索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教学辅助资料,并整合成为教学资源上传到线上平台。在课前要求学生登录平台,自行观看资料,并在教学资料的帮助下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初步理解。还可在观看资料的过程中记录自己存在的教学问题,通过社交软件与教师进行互动沟通,向教师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和存在的困惑。教师也可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课前阶段发布可供学生思考和讨论的主题,以及相关的法务案例,为学生提供参考依据。学生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查找相关法律条例和资料,掌握更多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点,并带着充足的好奇心和疑问走入课堂,在与教师的配合下完成课程的学习。

2.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

在学生完成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可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分組演讲和讨论法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作用,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吸收和消化。具体操作需要教师将《建设工程法规》具体细化为许可法规、招标法规、合同法规、安全生产管理法规、纠纷处理法规、环境保护法规等几部分,并将学生依照不同的学习内容分为对应的六个小组,组织学生依照学习主题讨论演讲的内容,并在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制定演讲的方案。在学生完成演讲准备后教师可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演讲,并引导其他小组成员作为评审,针对演讲的情况进行评价。在各小组都完成演讲后,教师应依照学生在预习阶段存在的疑惑,以及在演讲中出现的知识点错误,进行整理和深入讲解,解决学生存在问题,并帮助学生形成课后反思的良好习惯。另外,教师还可利用案例法,针对工程建设中造价和施工出现的违反法律法规的案例,引导学生展开分析和研究,同建设工程法规来解释案例中出现的形象,使学生完成知识到实践的转化。

(三)教学评价和方式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和考核应贯穿于学生线上和线下学习的始终,保障教学评价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在课前线上自主学习阶段,教学评价应考察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与教师互动状况、预习效果等,占据总评价比重的10%。在课堂学习阶段,主要考察学生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并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情况,占据总比重的30%。在课后考核阶段,可利用试卷问答和案例分析的方法,考核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把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占据总比重的60%。教师依照学生不同表现,更加客观的评价,真实的反映这种创新型教学方法所产生的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展现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是《建设工程法规》课程改革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设置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并探索学生更加主动参与的方法,保障《建设工程法规》课程实施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汉钦.互联网技术在工程建设法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河南教育(高教),2019(04):102-104.

[2]  蔡帅军,张迪,杨梦昌,薛美丽.应用型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以《工程建设法规》课程为例[J].智库时代,2018(51):207-208.

[3]  董巧婷,朱桃杏,董香兰,耿立艳.“参与式”互动教学研究——以《工程建设法规》课程为例[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8(03):118-122.

作者简介:纪秀丽,女,汉,中级,1983年2月,黑龙江省明水县,工程力学,研究方向:力学,石家庄铁道大学。

猜你喜欢

混合教学模式线上线下
基于AHP方法对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网络平台效应对传统大型零售企业线上商业模式选择的作用机理探讨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构建思路研究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模式初探
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方法探析
传统零售企业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研究
对我国零售行业O2O模式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