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话剧表演中演员与角色之间的关系
2020-10-21施源
摘要:在话剧表演中,演员与角色的关系处理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该舞台形象的立体饱满程度,也间接决定了一部艺术作品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处理好演员与角色之间的关系,才能搭起演员与角色之间的桥梁,让一个灵魂走进另一个灵魂,达到较高水平的艺术呈现。
关键词:演员;角色;话剧表演
一、剧本中的角色形象和演员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在话剧表演中,角色可以分为第一角色和第二角色。第一角色是剧作家创作的剧本中角色形象,它存在于纸本中以及读者脑海中,第二角色为演员通过自己主观能动再创造,在捕获自己对于第一角色的形象感受之后,加之自己的生活体验、个人性格、生命力量而得到的可以使观众切切实实感受到的有血有肉的舞台艺术形象。第一角色的确立就像是坐标轴,无数演员对第二角色的塑造就像是象限内抛物线上无数的点,第二角色无限接近于第一角色。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剧本中的角色形象具有无限阐释的可能。金子可以是徐帆,也可以是夏力薪,但她一定是一个有着“火炽的热情,强悍的内心”的活泼泼的生命;马路可以是郭涛,也可以是段奕宏,但他一定爱得纠结癫狂甚至失去尊严。正因这无限的可能,给话剧艺术注入了鲜活的可看性,也让观众对于剧本到人物再创造的审美乐此不疲。
我学院副院长热西丁在授课时曾说“演员要善于捕捉和把握对于角色的‘初恋”。何为“初恋”?那便是演员在拿到剧本,通读完之后对于自己饰演角色的第一印象、最初感受。这个“初恋”对于演员的塑造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它能够充分调动演员的想象力,找到第一角色同演员自身形象的契合点和共通之处,创造出具有演员个性特征的第二角色,这样的舞台形象才具有生命力。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中虽然每个体系都有属于自己的主张看法和学说,但是却从来没有哪个体系的表演理论家去否认演员个性的重要性。纵观舞台演剧历史,无论东西方,不论派别,每一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对于舞台形象的呈现都个性迥异,性格鲜明,而这也正因为他们很好地把握了自身与剧本中的角色的关系。
二、演员创造的角色形象与演员本身的对立与统一
同样,在演员创造第二角色的过程中,又会出现“第一自我”和“第二自我”的分裂,“第一自我”是演员本我,它是创造“第二自我”的肉体和工具;“第二自我”是角色,是经过演员创造得到形象化立体化的脑海中的形象,两者对立统一。
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中
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中,主张演员的“体验”,要求演员与角色的“合二为一”,斯坦尼认为,演员应该做到“化身”为角色,看角色所看,想角色所想,“第一自我”的感受程度决定了观众的感受程度,要求演员在自己的天性中找到扮演角色的依据。在扮演角色的心理依据上,“第二自我”大于“第一自我”,要求演员真听真看设身处地成为戏中的人物,在规定情境之内允许演员的即兴发挥,甚至斯坦尼本人认为这样的即兴发挥是属于最上乘的表演。
2、布莱希特表演体系中
在布莱希特的表演体系中,侧重演员的外部“表现”,特别强调“第一自我”对“第二自我”的理性地对情感、形体进行控制,反对演员随意发挥。演员与角色分离,以“间离效果”不断提示观众,这是戏剧,而非真实。此时的心理依据“第一自我”大于“第二自我”,创作者本身对于角色进行着强而有力的监督。
3、现当代中国话剧表演教育体系中
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金山先生有过这么一段名言:“没有体验,无从体现。没有体现,何必体验。体验要真,体现要精。体验在内,体现在外。内外结合,互相依存。”⑴这一段话恰恰印证了在中国现当代话剧教育体系中,并没有侧重斯坦尼撕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和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的任何一方,而是做到辩证统一---若即若离、且即且离。演员对于第二角色的的表现如果没有内心的体验作为支撑,就会变成公式化的表演甚至变成一种街头哗众取宠式的表演,反之,演员经过深度体验而创造的第二角色如果没有“第一自我”进行管控,就会失去规矩,对于一些高风险的舞台动作容易“擦枪走火”失去原本的艺术之美。认识到演员与角色之间对立和统一才能更好更科学地实现“第一自我”向“第二自我”的转化,以深切细腻的内心体验对舞台人物形象进行准确鲜明的外部表现。
三、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1、调动演员自身的“生命力量”
著名表演理论家林洪洞曾说:“表演中最大的技巧就是对生命感受的技巧、对生命表达的技巧。是创作者一次‘生命能量的艺术释放,是其个性魅力通过角色平台的一次独特绽放。”、“只有融入真实生命感悟的表演才是打动人的表演”。⑵演员在捕获对于剧本角色的“初恋”之后,应充分调动自己的“生命力量”展开合理想象,将内心视象转化为角色形象,此外,演员还应善于“移情”,将发生于自己身上的真实故事所得到的人生经验应用于角色的塑造当中,找到共通之处以此来与角色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因此,演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为磨炼自己的表演技能提供前提和保证。
2、注意力的转移
演員塑造舞台形象时,不应总关注自身与角色之间的距离,这样做会增加演员本身私心杂念的负担,相反,适当转移注意力,更多关注舞台上的对手每一个行动,每一个对于演员自己的“刺激”,才能更便捷地拉进演员与角色之间的距离,切切实实做到“真听真看真感受”,让演员与演员互相“给”、互相“成全”,提升舞台演出效果和艺术水准。
参考文献
[1]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林洪桐《表演美学手册》[Z].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施源(1994年7月生),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浙江杭州,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新疆艺术学院,单位所在省市:新疆乌鲁木齐,研究方向:戏剧表演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