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天气分析及其对飞行的影响
2020-10-21吴学菲李政泽杨纪冬商丽楠
吴学菲 李政泽 杨纪冬 商丽楠
摘要:雷暴经过的地区,其上空天气会出现剧烈的变化,如气温、气压骤降,发生冰雹现象等,虽然雷暴天气的持续时间较短,但影响力巨大,如果飞行前没有了解航空气象资料,识别雷暴天气,则会对飞行产生不良影响。文章简要阐述了雷暴天气的成因及特点,重点分析雷暴天气对飞行的影响,并探究飞行时遭遇雷暴天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雷暴天气;飞行;特点;成因;应对措施
引言
雷暴天气多发于夏季,在大气不稳定情况下,空中会积聚积雨云,当达到雷暴新形成条件时,便会引发雷暴天气。雷暴天气具有突发性及局域性的特点,并会随着积雨云的发展而产生迁移,如果单从区域或小范围观察天气,难以准确识别雷暴天气。为此,飞行前及飞行期间需要及时使用航空气象资料,结合雷暴天气的特点,确定飞行航线,选择应对措施,以避免飞行事故的发生。
1雷暴天的成因及特点
1.1雷暴天气的成因
雷暴天气与积雨云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大气不稳定的情况下,积雨云中会产生正、负电荷,在云中形成电位差。随着积雨云的发展,积雨云内部空气对流的影响加剧,增大了云中的电位差,当达到放大条件时,就会产生闪电现象,并会使温度升高,空气体积在温度骤增环境下会增大,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形成雷鸣现象。雷暴有三种形式,即单体雷暴、多单体雷暴及超级单体雷暴。不同雷暴会产生不同的天气现象,也会对飞行造成不同影响[1]。为了保障飞行安全,需要根据大气状态及不同层次大气中的相对风速(风切变),识别雷暴种类,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1.2雷暴天气的特点
雷暴随着积雨云的发展会引发天气的剧烈变化。首先,雷暴天气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在雷暴经过的区域,气温会有明显的下降,雷暴过后,该区域的温度会逐渐恢复正常。其次,某一区域出现雷暴天气的明显特征为气压激增,并会形成高压带。再次,雷暴天气会引发风向变化,风向急转也是识别雷暴天气的重要因素。 最后,雷暴天气会引发降水量的变化,雷暴经过区域降水量会增加,增加幅度与雷暴的移动速度、雷暴强度等因素有关。常见的阵雷现象属于单体雷暴,持续时间较短,降水会随雷暴过境而结束。
2雷暴天气对飞行的影响
2.1湍流现象对飞行的影响
雷暴天气会使大气中产生强烈的上升及下沉垂直气流,引发湍流现象。飞机在行驶过该区域时,会因上下气流的冲击而颠簸,此时飞行难度激增。同时,湍流现象所产生的冲擊力较大,在严重情况下,冲击力不仅会使飞机的仪表失灵,还会使飞机机体受到严重损害。
2.2积冰现象对飞行的影响
雷暴云中通常含有较大的水分,随着雷暴天气的发展,空中的云体会逐渐上升,云体内水滴的温度逐渐下降,当达到结冰条件时,云体中的水滴会结成冰晶,附着在飞机机体上,增加飞机的重量,增大飞行员的操作难度,严重时会影响飞行安全。
2.3暴雨、冰雹现象对飞行的影响
雷暴天气会引发降水量的变化,继而引发暴雨现象。在此种天气条件下,如果飞机发动机的转速不变,飞机的飞行速度会有明显提升[2]。同时,随降雨量的增大,雨水会进入飞机的压缩机中,加剧发动机的运行负荷;此外,在飞机低速飞行阶段,降水可能会造成飞机发动机熄火,严重威胁飞行安全。
相对于暴雨来说,冰雹的体积、质量较大,其下降速度会在重力作用下逐渐增大,并带有一定的势能,会对飞机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通常情况下,飞机飞行过程中遭遇冰雹天气的几率较小,但当飞机在1000米以上高度飞行时,就有可能遭遇冰雹。
2.4雷击现象对飞行的影响
雷暴天气极易引发雷击现象,当飞机驶入雷暴区时,有很大几率会被闪电击中,不仅会损坏飞机外部设备,还会对飞机内部设备运行造成不良影响。其次,闪电源于云层中的电位差,正负电荷受到对冲气流的作用形成电场,会干扰飞机仪表,使仪表示数失真,同时也会干扰飞机的通信系统,使飞机难以与地面联系,无法确定飞行方向。此外,雷击现象会使温度升高,当达到飞机燃料的燃点时,极易引发火灾及爆炸,严重威胁机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3应对雷暴天气的飞行措施
首先。在飞行前,应详细了解,分析飞行区城内的天气情况,对于可能出现雷暴的区城需认真分析雷暴的位置、强度、性质、范围、移速移向等,制定详细可行的应急方案[3]。
其次,当飞行区城内可能出现雷暴天气时,应尽可能的避开雷暴的活动区域,可考虑延后起飞时间、改变飞行高度、绕飞、空中等持及返航等措施避免雷暴危害。
最后,在绕飞雷暴时,要把握飞机不进入雷暴云的基本原则。同时应根据雷暴的强度在雷达回波的边缘25公里外范围通过。
结束语
雷暴天气的形成与积雨云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雷暴过境区域气温、气压、降水量及风向都会发生明显变化。同时,雷暴天气会严重影响飞行安全,威胁机内人员的生命安全。为此,在飞行前需要根据风切变识别雷暴天气,当遭遇雷暴天气时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何光勤,鲁力,胡敬玉,马昕.基于最小二乘法的雷暴天气下飞行改航决策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9,26(04):171-176.
[2]赵尔阳.雷暴天气识别及对航空飞行的影响[J].科技风,2018(19):139.
[3]冯亮.机场强雷暴天气预测与防范分析[J].民航管理,2017(10):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