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与可行性探究

2020-10-21刘为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期
关键词:生活化生活教学

刘为华

【摘要】 “教育应当紧密联系生活”、“地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地理教育生活化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地理教学现状入手,阐述了现代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 地理教学生活化 中学地理教学 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2-152-020

《地理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强调: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尤其是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体现“对学生的生活有用,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用”。因此,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是现代地理教育的必然趋势。考察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对生活常识、生活现象的理解,也是高考命题的一大趋势。以2017年全国卷一第一组题为例,第一小题考查的是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什么植被类型,第二小题考查的是造成同一街道两侧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我们很多学生天天走在大街上,可能从来就没有去留意过身边的绿化带长什么样子,有什么数种,更没有注意其中的区别,至于深究这种区别产生的原因就无从谈起。看到这道题时觉得很陌生,心里没底,影响发挥。但是,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去关注身边的这些地理事物。做这类题目就轻松多了。

地理教学生活化要求灵活处理教学材料,把教材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或者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出发,观察、发现、了解和研究生活中的地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关心现代社会的发展,关注世界的变化,从而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生观。

地理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能够更好地展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不只是反映组成客观世界的某个单一要素,也不只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某种单一过程,而是从整体反映人类周围的客观世界——地理环境。在社会生活中,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理学在社会和生活中的作用是越来越大,衣食住行离不开地理学,发展建设离不开地理学,国际谈判、军事外交、国防建设也离不开地理学,地理学正逐步成为生活的地理学、社会的地理学。通过加强生活化的地理教学使学生深深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认识到地理知识对自己现在和将来学习、工作都有重要意义,是一门实用价值很强的学科,从而凸现地理学科的价值,展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

二、能够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教学的一般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地理教学生活化则能够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和身边各种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利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应对生活中困难,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这种生活能力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地理学科中有许多基础的知识点可以实实在在地造福于生活,提高学生应对生活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相关内容时,教师会告诉学生:“我们生活在北半球,且在北回归线以北,所以无论何时观察太阳,都会发现太阳的位置要偏南一点。”这一个知识点与常规理解中的太阳的运动规律存在些许不同,学生理解吸收了这一个知识点之后,结合“太阳东升西落”就可以在生活中利用太阳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知道正午时,太阳所在的方向是南方。若是学生能够掌握这一节知识的各项内容并应用于生活,其对昼夜、季节的更替也会了如指掌,更加准确而灵活地判断各种生活中的事件,更加具有生活常识与生活能力。

三、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如果通过精选把日常生活中很多地理现象与地理学科紧密联系,把教材内容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依据加经扩展、延伸,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开展有意义的学习,那么学生就会觉得有趣多了。从生活中的地理问起,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容易接受,因此有利于学生透彻理解和掌握新知,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理解一些抽象的地理知识,体现了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沟通,活化了课本知识。教学只有具备了情感,才能够有效维持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实实在在的兴趣。将生活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要素带到课堂上,地理教师一方面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带去更加“接地气”的授课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生活化理解,使学生完整地体会某一知识是如何从生活中提炼转化而来,又是如何再利用到生活中,使生活更加便利的。通过这种生活化气息浓厚的教学方式,教师能够顺利地将地理学习转变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推动学生的主动学习。

那么,我们怎样在现实的教学中去做到地理教学生活化呢?我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实施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把生活的经验,引入地理课堂

心理学认为:当学习的材料与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学习情绪高,思维活跃。我们在地理课教学中,如果使用生活经验来解释或推导一些地理现象,学生会觉得生活经验挺管用,从而学习兴趣高涨。比如,我有一次在和高三学生讲解一道关于冷锋天气系统知识的问题后,学生笑着问我:“老师,你掌握了那么多的天气知识,你能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吗?”我说:“可以呀,还过两三天会有大的降温天气出现,并伴随着大风大雨。”“为什么”“因为过两天有‘土地暴””学生对“土地暴”一词十分不解,一脸茫然。于是我便和他们解释了这一说法的来历。原來,农民经过世世代代对气候变化的规律观察和抵御灾害性天气的经验积累,形成了许多预测未来灾害性天气的说法。民间流传的气候“暴头”一说,就是其中通俗的预测灾害性天气的典型经验。即根据农历日期,预测有大风大雨到来的“暴头”日期,正好是刮风下雨的日期。多数应验,有的年份会提前或拖后一、二天。有了气象“暴头”经验,农民在“暴头”到来之前,就可以做好各种防御准备,减小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土地暴”的日期是农历二月初二,是传说中土地公公的生日。这时候来的灾害性天气被称之为“土地暴”。两天之后,果然雷雨交加,学生们是一脸的服呀。后来,但凡讲到生活知识在地理中的应用,学生们都特别专心。

二、运用地理原理,解决生活问题

任何原理,只有应用到实际中去才能接受检验,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利用地理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不但能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对“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的理解和感悟。比如说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服饰问题,为什么地区之间差异大,这和地理环境之间有和联系?我们又可以用怎样的地理原理来解释这一生活问题呢?我们在学习区域地理《西亚和北非》一节时,会提到阿拉伯地区的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这时我们可以运用大气的保温效应的相关原理来解释。这是因为长袍宽大,能遮住全身,外面的风吹到袍内,能迅速蹿遍上下,起着一种“烟囱效应”,将身体散发出的湿气一扫而去。与此同时,由于人体皮肤都被宽大的长袍遮住,阻挡了日光对体表的直接照射,而灌满长袍的空气又起到良好的隔热作用,因而使人感到凉爽、舒适。并且我们还可以运用这一原理来对比分析我国藏民的服饰。藏族牧民往往穿一个胳臂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大袍。这是因为青藏高原,温差大.藏袍的衣料好,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袍袖宽敞,在气温升高时,可以方便地褪去一只袖子,调节体温,同时有利于起居旅行.藏袍腰襟大,白天当衣穿,保温防寒,晚上当铺盖,和衣而眠.另外,它也有利于劳动生产。在此,我们运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效应等有关原理来解释这些生活问题。使学生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原理的掌握。

三、联系社会热点,拉近教材与生活的距离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只要我们善于借助报刊杂志、网络、电视新闻等大众传媒工具捕捉与地理学科相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在备课授课中,不拘泥于教材,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框架,大胆适当应用生活中材料,将相关的地理信息融入课堂中,就能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地理教学活动,拉近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为地理教学增添新的活力。而且,高考的命题,有很多是以一些热点的事件为材料或引子来进行问题设计的。这样开展教学还能为学生的高考增添信心。使他们在做题时感到问题很亲切。做起来更加有底气。我国的大型工程建设、科技发明、国际时事要闻、自然灾害事例等……都可以把它们与教材内容有机整合,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学习《全球定位系统及应用》一节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在网上查找资料,了解我国的北斗系统的组成、特点及应用,结果,那节课上学生不仅把北斗系统的相关知识都给介绍了,还把我国的北斗系统和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做了对比,并为北斗系統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构想。通过把这些社会热点引入教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彻底激发出来,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四、开展实践活动,寓地理教学于生活

教师和学生都身处社会环境之中,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在一起。“学以致用”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目的,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去分析、处理现实问题是地理学科的一大任务。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特别是校外考察,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在地理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到野外观察地形地貌、考察水文、组织进行气象观测预报、进行市场调查、土地利用调查、环境污染调查等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使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增长才干,增强学生地理实践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技能,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农业区位因素这节内容时,我特意布置学生自己骑单车从东山学校往郊外走五公里,去了解沿线地区的农业类型变化,然后自己总结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学校附近农民种植蔬菜和养鱼的比较多,大概走上两公里以上,沿线附近则基本上是种水稻了。于是他们总结出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和交通。这是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得到的知识,掌握得就牢固多了。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怎样使学生高效地掌握知识,更多地掌握知识,掌握更加有用的知识,是新课标下教师应当追求的目标。把地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地理教学就活了,富有生命力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更高了,也使地理教学的实用性更强了。因此,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我们更多地联系生活,关注生活,把地理教学生活化,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两型地理课堂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XJKO14AJJOO5)研究成果之一。

[ 参  考  文  献 ]

[1]杨婷.浅谈地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J].科技创新导报.2010.27.[2]叶玉平.让地理教学生活化[J].《考试周刊》杂志. 2015.05.

[3]沈学兵.让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J].《新课程学习-下》2013.02.

猜你喜欢

生活化生活教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生活感悟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无厘头生活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