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堂应该在变中求新
2020-10-21刘昕
刘昕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实行,明确了语文的核心素养,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使语文课程对教育的立德树人总目标应尽的责任和应产生的效果有了更明确的界定。通过对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学习和两个多月的专家指导,令我收获颇丰,现将我的收获,整理如下几点,分享给大家。
创新课堂,激发教学
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新老师,把书本上的教育理论和现实中的教育实践相结合,真的是要花费一番功夫。常常按照模板化的优秀教案照搬照抄,在课堂上酣畅淋漓的讲解,学生却茫然费解,教学预设和实际效果相差甚远。自己也常思考,什么样的课堂模式,能让老师和学生都双赢呢?通过叶专家的一席话,解开了我的疑团。没有最好的课堂模式,也没有永远适用的课堂模式。变化最美,创造最美。根据自己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去不断创新,才是出路。
在高三的作文教学中,我常常是手足无措的状态,不敢在课堂花费时间去写,又不想在课下让学生低效低质完成。下发的时评范文,也是尽量不占用课上的时间去点评。课堂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知识讲解中度过,但每次的主观题讲评时,学生的表述都会出现很多问题。在一次专家作文示范课上,叶老师结合当下社会热点“白岩松在未来教育大会上的演讲词”为同学们布置临场作文,给了我一定的启发。课下通过和叶老师的沟通,我大胆地尝试,结合社会热点给学生布置课堂作文,留出时间去写、去评。在后面几次的专家听评课上,我以“霾之思”“中国,一点都不能少”“支付宝锦鲤”为话题,引出最近的热点时评信息,通过学生的课上交流,当堂完成一篇200字的微写作。对于这些热点信息,学生们都乐于去写,也有东西可写,课堂完成率出乎意料的好。虽然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但通过课堂上的沟通、讨论、总结,学生有了一定的写作思路,成文就相对容易了,这就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难题。通过这样真实情境的微写作训练,学生在练习写作的同时也进行深入的思考,在解决问题中也习得了知识。
在语文新课标中提倡“好的教学在于创设合适的活动情境,引发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组建学习共同体和针对现实活动的实践共同体”。虽然就创新课来说,这样的课堂还不够合格,但对于我自身而言,这样的课堂是我从未敢涉及的,突破了以往的常态模式,改变了自己“教条式”的想法,这就是创新了。要感谢叶老师给的鼓励和引导。
寻找方向,修炼课堂
师长们常常强调备课要“备学生”,可是对于两个学情截然不同的理科班,常常让我绞尽脑汁。一个班“冷漠如霜”,一个班“热情似火”,同样的教学内容,常常让我讲得满头大汗,心惊胆战。经过和叶老师的沟通,我明白了:没有永远合宜的教学内容。哪怕这些教学内容在其他班强烈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智慧;也没有永远合宜的教学方法,哪怕这些教学方法曾经在其他班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如果想循着旧规划、旧教案做事,是行不通的。老师要做的是,学会调整自己,反思自己,寻找新的方向。
在叶老师的指导下,语文组很多老师都开始适时地调整教学策略。比如初二年级的美玲老师,在班里组织学生限时竞技阅读,不仅点燃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同时也挖掘了学生们的无限潜力。
对高三的学生来说,时间异常宝贵,课上累积阅读的机会极其有限,但我会在课下布置限时阅读作业,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的完成时间。对于比较“稳重”班级,我会时不时的进行跟踪检查,而相对“活跃”的班级,我会采用竞争机制,同学间监督完成。同时在课上的阅读讲解中,我主要以探究答题规律为主。这样,从新课标的角度来看,学生由课下语感的自主积累到课上语理的学习掌握,逐渐就会有自己的语言思维,这必然又促进了他们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可见,课堂需要教师依据学情快速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给自己调整的机会,修炼课堂,这样每一节课上得才更有意义。
坚守初心,幸福常在
经常在网上刷到一些關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热搜,时不时的点进去看一看,嗯……默默地在心中思考良久。虽然“职业倦怠”“事业发展瓶颈期”这样的词汇,对于一名新教师而言,言过其实。但每次的努力换来甚微的回报,偶尔还是会有一些小灰心、小倦怠。
所以,我常常会问自己:“我还可以做什么?我还需要再做些什么?”
余映潮老师曾在一本书中写道:“在无路可走的地方,坚持着自己的开辟工作,在非常痛苦的披荆斩棘中,坚持着一步步前进并寻找自己的一条道路,这就是生存的智慧,这就是事业的智慧。”
我相信我期待的职业之路是这样的:走着走着花就开了,走着走着天就蓝了,走着走着春天就到来了……
语文和教育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语文教师,不仅是技术人员,而且应是一个小孩儿,沉醉于神话故事一般,沉醉于教育的景色。这种教育本身的魅力,就是使我立志在讲台上奋斗一生的原因。
坚定信念,突破生命的倦怠感,重新水灵灵地开始成长。长成一棵树,或一棵草,总之,那是幸福的。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昌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