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语言环境为切口,优化语文词语教学
2020-10-21索广燕
索广燕
摘 要:华夏民族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民族,词语作为民族精神的根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民族成长和发展的养料,见证着民族的现在和未来。作为生命的延续,词语的学习非常重要。因此,小学语文需要打起精神,做好词语教学工作。在此背景下,本文以语言环境为词语教学的切入点,探究不同的语言环境以及对应的词语教学方法,让学生全方位、立体化学习词语,理解内化词语,建构运用词语。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环境;词语教学
词汇量多少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语文教学理应予以词语教学重视。但是,与英语不同,学生每天都在用汉语,这就造成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认知错误:词语不需要教。实际上,汉语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词语都是由前人智慧浇灌而来,词语犹如纳百川之海,不同环境下表达着不同的思想与情感。也因此说,语言是有生命的,它承载着仁人志士的高洁灵魂与高贵思想。既然语言是有生命的,词语的成长就需要一个真实的环境,一个释放情感和意义的环境,这就是语言环境。鉴于此,词语教学有必要回归到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回归到词语生发和成长的起点,全面理解词语的内涵与价值,从而提高词汇量,强化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一、依托文本环境,比较辨析词语
离开文本的词语就像离开深海的游鱼,瞬间失去了生命力。就单个词语来说,学生认识的只是词语的外形,并没有真正走进词语。比如“光怪陆离”,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光+怪+陆+离,而当融入到文本之中时,“云浪上下翻滚着,一会儿像万马奔腾,一会儿又似帆樯林立,光怪陆离,景象万千”,光怪陆离自然就被赋予了奇形怪状、变化莫测的意义。因此,文本环境是学生理解、掌握词汇的重要环境。教师可以以文本环境为依托进行比较辨析活动,突破较难理解的词语,以一带多地识记词语,提高词语教学效率。
比如,在教学“爱慕”一词时,学生将“爱慕”和“羡慕”混淆了,认为两者意思差不多。为此,我在文本环境中展开了对比辨析活动,让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词意。具体来说:
爱慕: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使人一见就生愛慕之心。
羡慕:我虽然明明知道,人世间不会有返老还童的事……羡慕孩子所具有的美好品质。
通过在两个句子中对比辨析,学生立马抓住了两个词语的核心精神,“爱慕”是喜欢,“羡慕”是向往,理解掌握了词语。因此,以文本环境为依托对比辨析词语,词语教学质量可以提高。
二、依托对话环境,感知体悟词语
除了词语这一要素之外,语言还包括语音、语调等要素,语音、语调的变化瞬间让一个对话中的词语产生新的语义。拿“唉”来说,“唉,你干嘛呢!”中“唉”传递着严肃、生气的情感;而“唉,可惜了一篮子鸡蛋!”中“唉”有哀叹、可惜之情。所以说,理解词语不应该死记硬背词语,而应该融入到语境之中。为此,教师可以依托对话环境展开感知体悟活动,在人与人对话所释放的语音、语调中感知词语情感,体悟词语意义,从而深刻掌握词语。
比如,在教学“谴责”一词时,到底“谴责”传递着什么样的情绪,比责骂轻还是重?抽象的语言描述很难解释清楚。因此,我依托对话环境组织了感知体悟活动,具体来说:
A:你干什么呢?
B:我,我就拿点钱。
A:你知不知道这是母亲的救命钱,有没有良心呀!
B:我就借用一下,过几天就还。
C:你怎么能这样做呢?真是要遭天谴呀!
D:没心没肺,你这出门是被车撞的。
……
“同学们,此时B就在被谴责。”经过判断对话中声调、声色的变化以及我的提示,学生融入对话情境,理解了“谴责”的情感程度。故而,教师可以以对话为环境解读词语,让学生在体会感悟中学会应用词语。
三、依托文化环境,深刻理解词语
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自从汉语产生之后,词语就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由此可见,词语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孕育、浇灌词语,当文化环境有所改变时词语也在变迁。了解到这一点,教师可以依托文化环境组织词语教学,让学生经历、了解词语的历史,从而深刻理解词语,发展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例如,在教学“参差”一词时,由于“参差”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词语,我依托文化环境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具体来说:首先,解释“参差”的意义: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其次,给出“参差”的出处,即,“华岳峩峩,冈峦参差”,“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之后,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句子,理解词语意思;最后,鼓励学生背诵这些古语。由于这些古文是“参差”的出处,最直接、最准确地说明了词语的意义,学生通过理解、背诵这些古语而掌握了词语的内涵,提高了词语组织和运用能力。因此,依托文化环境进行词语教学,词语学习将更加高效。
四、依托生活环境,生动解读词语
语言是生活的基本媒介,人类通过语言相互沟通,从而实现世界的运转。同时,生活也成就了语言,五花八门的物质的出现让语言更加丰富,频繁的对话与交流让语言更加“接地气”。因此,生活是孕育语言的重要环境,词语的理解脱离不了对生活的依赖。鉴于此,教师可以依托生活环境组织词语教学,用生活来生动解读词语,让词语被分解为生活镜头,辅助学生理解记忆词语,从而提高词语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摆摊”一词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生活方式正在逐渐消失,认知经验少的儿童没有见过集市,自然也不理解“摆摊”是什么意思。为此,我依托生活环境组织了生动解读词语的教学活动,具体来说:首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片段,如:清晨人群稀少的大街上,一个大爷挑着一旦东西走了过来。随后,他找到一个固定位置,把一张大布铺在地上,手里不停地往地上放小物件儿,有梳子,有玩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有的卖茶,有的卖饭,有的卖物品;其次,提出问题:这些人正在干的事情叫什么?然后,引出答案:摆摊,由此,生活场景解读了“摆摊”一词,学生生动地、形象地记忆了“摆摊”。可见,依托生活环境生动解读词语可以提高词语教学质量。
总之,语言环境是词语的生命之根。教师应该让词语回归语言环境的怀抱,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体验、感知、理解、解读词语,经历词语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从而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提高词语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罗爱丽.创设语言环境 落实词语教学-低年级词语教学谈[J].小学语文教学,2008:52-53.
[2] 钟惠芬.在语言环境中悟意——词语教学赏析[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