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跑有效教学策略
2020-10-21孟凡强
孟凡强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开展落实,社会各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体育教育是学生体育健身训练的重要方式,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体育教育中,中长跑是能够增强学生体质以及培养学生意志力锻炼。但是由于与中长跑相比,其他的运动例如足球、排球、篮球等运功的趣味性较强,使得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更愿意参加其他的训练,参与中长跑的训练积极性较弱,导致中长跑的教学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不利的影响。本文对如何提升中长跑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论述,希望为中长跑教学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长跑;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中长跑体育锻炼是能够增强学生体质以及培养学生意志力的一种有效的锻炼方式。但由于中长跑运动是耗时大、训练单一、乏味、运动量大的运动,使得学生在进行中超跑运动的体力训练时抵触心理较强,缺乏耐心完成训练。虽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长跑的训练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训练模式,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中长跑的训练模式也越来越专业化和科学化,但是由于学生自身观念的问题使得中长跑的教学难以有效的开展。
一、降低中长跑学习的难度
教师要在学生中长跑训练的前期对学生进行中长跑相关内容的学习和了解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中长跑教学开始之前对学生有一个预热准備的工作,这是由于大部分的学生从未接触过强度较为高的体育锻炼,如果在其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直接进行训练,会使其产生不适的感觉,教师训练前的预热工作时为学生进行心理建设,通过讲解为学生提供心理准备的时间。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完训练内容之后应为学生展示相应的训练动作。教师的直接示范相较于教师讲解完之后的提问互动,更能使学生感同身受,使学生更加了解中长跑运动的相关技巧和动作。教师示范结束后应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以便其能够消化相关的技巧动作,对其进行自学和练习,这个过程对于学生而言较为痛苦,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讲解,以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完成此阶段的训练。对于学生在训练过程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第一时间进行答疑,比如学生关于耐力和技巧上的问题。在学生和教师相互之间互动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以此通过学导式的教学方式降低学习的难度。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学导式学习有着诸多优势,能够使得中长跑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增加,让学生学习的更加容易。例如对学生进行800米的跑步教学时,教师在进行完前期的教学工作后,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我练习时间,学生在长跑训练的初期阶段肯定会遇到体力、呼吸以及步伐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和帮助,例如对于学生缺少耐力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的提供方法帮助他们提升耐力[1]。教师应在课堂上对学生有疑惑的问题及时解决,从而降低其学习的难度。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先天上存在着差异,这使得学生在进行中长跑的训练中的感受不同,对于一些耐力强身体素质过硬的学生,可能会觉得训练轻松,难度不大。而对于一些先天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而言可能同等强度的训练会觉得较为吃力,学习的难度大。如果教师在中长跑训练中,对学生采用的教学方法一致,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身体素质较弱同学的自信心有所打击,使得其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对教学的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在中长跑训练的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分层式的教学方式,在中长跑的训练开始之前,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了解,可以通过体能测试的方式,将身体素质较为接近的学生分为一组,对不同的分组采用不同的训练强度。对于每组同学出现的不同问题予以有针对性的解答,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快速的掌握学习内容,而且还能够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减少教学盲点出现的可能。比如教师在实际的授课中可以将学生分为4组,以1000米为准的训练,对于体能弱的第一层学生要对其进行训练强度较小的训练,如400米内的训练,而第二、三层体能较强的进行400到800的训练,对于体能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1000米的训练[2]。为学生提供适应自身素质的锻炼,并使其逐渐适应锻炼的强度,之后在慢慢增加学生的训练强度,提升学生中长跑训练的效果。
增加教学的方式,相较于其他运动的训练,中长跑训练属于一个较为枯燥的项目。由于训练的单一性和乏味性,使得大部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够,这就需要教师从中长跑训练教学的形式入手,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再学生进行中长跑训练的过程中,播放学生们喜欢的音乐,采用此教学方式的目的在与能够转移中长跑训练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不用一直担心自己在训练过程中是否会出现不适的问题,同时为学生的中长跑训练提供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使学生能够以一个轻松的心态学习完成锻炼。教师还可以通过将中长跑的训练过程中设置单节终点,比如每百米配一个标志性的物品,以其为单节的终点,这一教学方法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将心理上的长距离化为短距离,以降低学生对长距离训练的抵触心理,降低其难度预估值[3]。同时教师还应阶段性的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这对学生出现精神不振时有提神的作用。
三、注重学生训练后的恢复
在中长跑训练中,通常会有负载运动。而在负载运动后有必要对学生的身体进行恢复,只有学生在训练后的生理以及心理上完全消除训练所带来的影响,才能使中长跑训练在学生身上发挥积极作用,使得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采用不同方法提升训练的恢复效率,要在学生中长跑训练中对训练的理论和训练的方法与训练实际教学进行相互的渗透和融合,采用科学有效的恢复和训练方法,这也需要教师在平时对自己理论培训系统不断的完善,以保证其中长跑训练的培训体系能够与时俱进,有更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在中长跑的训练中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的竞争效果从而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这样会导致学生出现揠苗助长的不良后果,要注重中长跑训练的合理性,对于负载训练应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行负载量的调整,在训练中使负载量达到最科学的强度。
四、建立灵活的评价体系
中长跑作为评判学生体育成绩的参考之一,其评价分值的高低与学生运动的信心和运动的热情直接挂钩,因此在教师对学生中长跑教学的过程中,应采用灵活的评价体系。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训练成果的评价时,不能直接以学生最终的成绩判断,要以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全程表现评判,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认真训练就会有所收获,自己的努力都被老师所看到与认可,从而使学生在训练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降低运动的心理压力,增加训练的兴趣,能够以更加从容的态度参与到中长跑训练中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长跑运动在体育教育中的作用极为重要,但是当前的中长跑运动教学中存在着由于学生的兴趣不足而导致的教学质量不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在进行中长跑的训练中,不能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与自身坚强的意志,使教学失去了意义。因此对中长跑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是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在中长跑训练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锻炼其意志,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 鲍树洋.对大学生中长跑有效教学方法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5):72+74.
[2] 朱爱冬.中长跑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成才之路,2018(06):67.
[3] 徐亮.初中体育中长跑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田径,2016(0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