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模式对手球运动项目发展的影响探究
2020-10-21王一平
王一平
摘要:每一个运动项目都有一套独特的规则与训练方法,而且运动项目中的每一个动作都很重要,甚至是比赛中的制胜法宝。动作模式对于手球运动项目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并且十分关键的,然而影响动作模式的因素有许多。将动作模式的概念引入手球运动项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只要教練与运动员共同努力就一定会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动作模式、手球运动、发展、影响探究
手球结合了篮球和足球的特点,起源于德国,因而手球运动十分考验运动员的技巧、反应能力以及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手球这项运动,参与手球运动的人相对较少。因此,专注于手球运动研究的运动员和教练也比较少,对于动作模式的研究也存在困难,一方面是缺少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则是不知如何将其运用到手球运动.
一、 动作模式对手球运动的发展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
1.动作模式能够提高手球运动员的技巧与灵活性
手球运动是一种对抗性特别激烈的运动项目,良好的动作模式是手球运动能力发展的基础,动作模式的形成需要在大量的手球比赛与训练中不断观察,积累经验。通过观看目前的手球运动比赛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球员并不能熟练掌握多变的动作模式,他们基本上动作单一,与篮球、足球运动员相比,无论是运球、射门还是进攻与防守,都缺乏一定的连续性。因此,球员应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动作模式上多下几番功夫,通过动作模式来提高自己的技巧性,此外,良好的动作模式还能够帮助球员省略不必要的动作,增强运球过程中的灵活性与多变性。
2.动作模式对手球运动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手球运动一直被很多人称为男子汉的运动,可见手球运动在比赛过程中是十分容易受伤的,而且平时的训练强度也很大,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倘若运动员不能将动作练习到位,很容易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因此正确的动作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掌握正确的动作模式不仅可以对球员的技术水平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可以为运动员提供一定的保护,为手球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
二、 当前我国手球运动在动作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1.手球在传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熟悉球类运动的人们都知道,赛场上的大部分时间手球是在球员之间相互传递的,如果没有正确的动作模式,势必会影响传球的效果与准确性。手球运动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较短,球员在练习过程中也缺乏技术性的指导,因而在传球的动作上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不仅缺乏系统、新颖的动作模式,而且现有的传球动作大多缺乏灵活性,极大的降低了传球的准确性。
2.球员在进攻与防守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动作的标准性对于手球运动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应该重点关注球员的各种运球、攻防姿势,防止动作不标准导致球员的身体受到伤害,也避免在赛场上球员由于动作失误导致比赛失利。与传球动作比较相像,我国手球运动员在进攻与防守的动作模式上也缺乏一定的创新,许多动作都比较单一,十分容易让对方在进攻与防守的过程中抓到规律。就目前而言,球员在进攻过程中掌握的动作模式缺乏隐蔽性,容易暴露自己的意图;在防守方面的动作模式则缺乏连续性,不仅影响球员的预先判断而且不利于队友之间的相互配合。
3.手球运动员在射门的动作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射门往往是球类运动中最让人热血沸腾的阶段,也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三、手球运动项目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
1.教练在球员的训练过程中要灌输动作模式的重要性
想要将动作模式最大程度的应用到手球运动中,首先应该保证教练对动作模式的深入研究,教练的训练方式可能会影响球员的整个运动生涯,因此教练要具备丰富的执教经验。在训练过程中,教练与球员应该细致观察国外运动员的传球、攻守、射门动作模式,与他们的动作模式相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并且加以创新找到更加省时省力的动作模式。
2.加强球员的体能训练,增强肌肉记忆
在摸索到一套合格系统的动作模式后,教练应该注重球员的体能训练,良好的体能是球员熟练掌握运球技术的前提与保证。而且对于竞技类运动而言,运动员的肌肉记忆是至关重要的,肌肉记忆不仅能够让运动员下意识地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而且还能够缩短运动员的考虑时间,让球员的下一步行动有更加充足的准备。在加强球员的体能训练的同时,教练还应该及时纠正球员动作的标准性,注重培养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提高球员身体的灵活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动作模式对于手球运动项目的发展而言十分重要,但是毫无疑问,目前我国的手球运动项目在发展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对于手球运动员来说,动作模式还是一个十分新鲜、有待开拓的概念,他们需要一个对动作模式有深入了解的教练来指导。训练过程需要教练与运动员的互相配合,这个过程能够让运动员对动作模式有更好的体会,大家也会慢慢看到动作模式的应用取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刘金兰.动作模式对手球运动项目发展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1):47-48.
[2]李洋,于萌.我国青少年手球赛事发展经验及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9(01):32-38.
[3]武勇亮.我国高校手球运动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8,5(07):47-50.
[4]李洋,于萌,姚苏捷.我国手球运动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战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8(06):89-9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