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印象主义对康定斯基的影响探究
2016-11-10赵珂
摘要:后印象主义作为法国美术史上印象主义后的一种美术现象,也被称为“印象派之后”亦或者“后期印象派”,康定斯基作为抽象艺术代表人物,运用线条、色彩、运动及空间等抽象元素将内在情感化为视觉表现,推动图像绘画意义纯粹化发展。本文首先分析康定斯基理论及抽象艺术形成、艺术特征及内在特征,随后就后印象主义对其影响实施探究论述。
关键词:后印象主义;康定斯基;影响探究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196-02
后印象主义认为传统绘画妨碍艺术家表达事物内在精神,不再满足于“看山是山”的客观形象呈现境界,力求山的内部精神,鼓励艺术家追求对于山的本身想象,如此一来,“山”就作为艺术家表达思想与情感的媒介或工具,后印象主义认为艺术家笔下的事物需要以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新形式区别于传统环境,重新现于画面中。
一、康定斯基理论及抽象艺术
(一)形成。
20世纪美术瞬息万变,作品主题、内容题材各不相同,除此以外,绘画表现形式本质相同。艺术表现形式从实质上来看就是抽象的,艺术抽象特性必不可少,艺术就是将客观物象“抽离”出现实物质世界并对其有意识的实施再创造,以此形成新式艺术表现形式。抽象艺术由康定斯基、马列维奇及蒙德里安共同缔造,“艺术并不对可见的东西仿造,而是创造不可见的东西”,因此抽象艺术摒弃描绘客观世界,专注于创造不可见于现实的东西。康定斯基于19140年创作出抽象水彩画,这也是现代绘画史上的第一幅,在画中,康定斯基并未描绘出任何清晰、具体的客观形象,其以纯粹线条与色彩表达画作,摒弃传统绘画中存在的所有绘画性因素。这幅水彩画的诞生使康定斯基明确绘画方向,与此同时,这同样是抽象艺术发展于世界艺术史的序幕。
抽象艺术产生历经探索,受到同期各流派影响,作为表现主义的一员,康定斯基受后印象主义艺术家高更影响。高更艺术形式倾向于传统,力求将内心真实面貌表达出来,使绘画元素脱离自然形态,康定斯基受高更追求艺术的理论及思想影响,绘画作品中的艺术主体偏向原始,其作品外在形体与色彩表现更为纯粹,脱离客观形态,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独有艺术美学理论,并为建立抽象艺术奠定良好、纯粹的理论基础。
(二)艺术特征。
康定斯基于1923年将《点、线到面》出版,给予作品组成基础的点线面及其关系以定义,作为抽象艺术家,康定斯基认为点、线、面具有绘画基本美学含义,其在书中详细描述绘画元素,高度评价“点”,认为其是消极的因素,是一种非存在的象征,是事物发展中项,是两个存在的连接桥梁,是一种非物质存在,在纯粹绘画汇总,其蕴含着无限之大的含义,不具有扩张力,并没有倾向方向。抽象艺术中,绘画元素点线面可以将艺术家内心情感充分表现,在创作画面中作为纯粹几何图形并未代表任何意义,以最纯粹的形态现于作品中,在抽象绘画中以方向的、运动着的形态表现,在无限大空间中具有强烈力量与情绪,不依附于客观物质存在,点线面的纯粹就是最重要的力量。
哲学、心理学、宗教及音乐等不同方向都对康定斯基形成期色彩理论产生影响,在康定斯基绘画作品中及绘画上的探究发展相辅相成,其色彩理论作为抽象艺术美学十分重要的组成之一,表现出康定斯基自由大胆的色彩尝试。在抽象艺术中,康定斯基充分运用绘画元素,艺术抽象元素并不仅限于艺术家界定,其由观众、艺术家及社会整体共同完成,画面准确见解的表现由点线面完成,其表现形式能够直击观众心灵,使其与创作者产生强烈共鸣。直击内心的、纯粹的色彩表现力可以激发观众情绪,使观众感受到艺术和谐与内在精神。艺术家可以使用原始绘画元素将内在情感极致表现,将作品中悲伤或快乐的情绪传达给观众,抽象艺术能够试管中深入内心感受作品,这就是抽象艺术的出发点。
(三)内在特征。
绘画内容表现在抽象艺术中不再是单纯模仿自然,需要将艺术家内心需求表达出来,艺术中发展美的重点由外在形式表达转变为内在思考,传统审美方式逐渐转变。在艺术创作中,抽象艺术主体不收任何客体及观念制约,艺术家能够将人的情感世界自由表达,使创作者内在需求与情感成为绘画主体。康定斯基十分肯定,人类内心中存在一种可以与精神共鸣的契机,这就是“内在需要”,其强调艺术家自身个人体验,由于其仅能为艺术创作者本人感受,因此十分神秘莫测,完全处于主观心理需求。康定斯基理论中认为“内在需要”本质即为情感,作为一种潜在冲动,内在需要是艺术家本身的体验,其并未依附于客观载体,是脱离于艺术之上的。“内在需要”贯穿康定斯基理论,作为重要核心,内在需要是抽象艺术的关键性内容。
艺术作品诞生即为奥秘,绘画的价值并非艺术家在其作品中注入的定义,有了艺术性,就并不需要其他逻辑或理论指导画家进行创作活动了。艺术家内在需求会指引他以何种形式开始创作,因此艺术家总是充满激情创作,他们懂得正确艺术创作形式不期而至。必须明确,艺术创作冲动不在于客观形象,其源于创作者内在需要,不用于传统方法,抽象艺术需要重新处理对象,在创作中,康定斯基更多考虑作品形体及色彩的内在和谐。对于选择客观对象,艺术家必须从内心感触及需求出发,满足人们深层次的内训需要。人们内心具有怎样的需要,就会怎样去表现。康定斯基处于各类艺术形式转瞬即逝或融合或分裂的时代中,其仅仅观察自身精神活动,倾听内在需求,并寻找表现手段,以此表达内心情绪与内在情感。康定斯基理论“内在需要”本质即为情感,所有的艺术现象追根溯源都以内在需要最终解释。康定斯基开拓抽象艺术,抽象艺术随精神意志创造出不同的形式,使艺术创造力发展出无限自由,推动艺术打破物质存在,唯有凭借感情指引,观众与艺术家才能沿着明确的方向前进。
二、影响
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即为保罗·高更,其作品中蕴含的“抽象冲动”理论以主观角度将艺术分为两种,即抽象倾向与移情倾向。康定斯基同样将艺术分为两类,即精神与物质。精神的艺术以艺术家内心激荡引发观者共鸣,物质的艺术以神经刺激感染观者。
高更艺术并非简单以自身投入外物并获取感受,而是追求内心安定的需求结果,其与康定斯基理论中“艺术绝对价值”存在相似之处,在其抽象论著中,康定斯基运用的“内在需要”、“精神”等概念深刻联系高更“抽象冲动”中蕴含的“安定需求”、“精神恐惧”。以康定斯基角度看来,艺术家内在需求形成形式,形式关联以“精神震颤”原则构建,人们通过此类形式将内在需求外显,使多样内在需求与多样外在形式对应,而艺术家需要以自身内心调整并改变作品外在。
后印象主义中高更的“抽象冲动”表明,无论是几何抽象还是生命充盈形式,只要观者自身内心需求与作品传达感觉相同,就能从艺术品中汲取满足感并体会美。康定斯基同样并不在意艺术是否将生命充盈感表现出来,他认为形式是内在的外显,只要发自内心,基于“有目的激荡人类灵魂”原则,即为美。
康定斯基认为艺术源自抽象的概念,这种艺术语言可以将人类精神的本质需求描述并只能以这种形式描述出来。可以两个步骤概括形式,首先消解物体意义,随后重构象征意义。后印象主义抽取物体内部符合特征的因素,将其提炼成形式概括,以此更为广阔的传达象征意义及特征。后印象主义的高更恢复不可控的偶然及反复的空间,在混沌钟抽取抽象化物体以实现秩序化世界。康定斯基“内在需求”类似于此,不以视觉震撼内心,具体可以将其作用分为“遮蔽”与“截取”两种方法,使用无直接意义的色彩模糊对象,简化对象外形,从中截取特征显示形式,即以简化提炼物体外形抽出特征形式,转换象征或符号,形成物体及简化结构二者间的对应关系。
几何化构成(无意义)源于秩序化混沌空间需求,康定斯基的精神渴望基于理性思维能力缺乏,类似于后印象主义对安定的需求,人们希冀自社会动荡与精神危机中寻找秩序化外在世界的形式,等同于后印象主义,康定斯基理论认为人们渴望秩序化的程度随理性把握能力提升而减弱。康定斯基认为人们存在的内心精神恐惧最终可以由理性发展安抚。类似于后印象主义,康定斯基理论认为自然物表面需要传达的意义与具体表现特征并无太多联系,而是一种随内心冲突强烈诞生的几何化形式。
结语:
康定斯基在思想理论领域中将后印象主义思想挥发到极致,对纯粹精神世界进行追求,彻底放弃“物象”,其表达方式更为富有想象力、率真、直接,在画面构成中,康定斯基理性研究分析点、线、面关系,赋予其新的意义,注重色的表现,欣赏并借鉴大师高更,以此达到崭新艺术追求,丰富作品韵律感,由此可见,后印象主义以其创造性思维、艺术性坚持及感染性作品成功为后世开辟出新的艺术道路。
参考文献:
[1]于林冉.后印象主义对康定斯基的影响[J].美术大观,2015(12).
[2]孙衍.论高更艺术中的“抽象冲动”[D].安徽大学,2015.
[3]马海峰.绘画的具象程度——从安格尔到康定斯基[D].河北师范大学,2011.
[4]马芝璐.康定斯基的抽象与移情[D].大连工业大学,2015.
[5]王慧,孙虹.探析现代美术家康定斯基的绘画艺术风格[J].现代装饰:理论,2015(07).
作者简介:赵珂(1985.04.30-),性别:女,硕士,籍贯:山东省淄博市;民族:汉,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油画,工作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