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优化建构游戏教育策略

2020-10-21张茜

青年生活 2020年26期
关键词:建构游戏教育策略

张茜

摘要:建构游戏是幼儿园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有着巨大作用,但当前幼儿园在开展该类游戏时存在不少问题与困惑,主要表现为不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环境创设、材料投放、建构内容、规则建立、建构技能等方面都用一个标准来要求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造成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建构游戏时缺少有效的教育策略,同时,也直接影响幼儿建构游戏质量的提升。为此,在建构游戏活动中关注3-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基于各年龄段的年龄特点探索出“小班自主式建构”、“中班单元式建构”、“大班主题式建构”,最终形成了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优化建构游戏教育策略。

关键词:建构游戏;年龄特点;教育策略

一、建构游戏的年龄特点

(一)3-4岁小班幼儿建构游戏时的年龄特点

3-4岁的小班幼儿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和意向性,在建构游戏的形式表现为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对搭建动作和搭建过程感兴趣,手部小肌肉控制能力较差,无法完成精细动作,喜欢不停的改变搭建主体,呈现出一种边搭建,边改变的状态,不关注搭建结果,游戏嬉戏性行为较多,一边搭建一边自言自语、边做边说,说的与搭建的物品毫无关联。游戏的坚持性不长,搭建无意识、无目的,多为竖直条状结构(层层垒高),所用的材料少,结构较简单,极少选用辅助材料,不在乎搭出什么,游戏专注时间短,易分散,20分钟左右就会出现破坏性行为或游离性行为。

(二)4-5岁中班幼儿建构游戏时的年龄特点

4-5岁的中班幼儿经过小班一年的建构游戏,已经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经验,游戏中出现了围合、镶嵌、架高等搭建技能,并开始渗透对称、比较等多种认知能力的发展,建构水平由单一的延展向整体布局过渡,幼儿的建构活动逐渐有了内容,但还不稳定,易变化,建构目的处在由“边想边搭”向“先想再搭”过渡的阶段。

(三)5-6岁中班幼儿建构游戏时的年龄特点

5-6岁的大班幼儿手部精细动作日渐成熟,已有良好的肌肉控制能力,能搬动大型的建构材料,建构游戏的目的性强,坚持性好,空间感知、想象、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快速发展,已具备合作意识,大部分幼儿不需老师提示便会主动的三五结伴在一起游戏,搭建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会与同伴商量解决。但幼儿的自我意识还比较凸显,只关注自己看到的或感兴趣的事物,意识不到其他小朋友在做一件事时,自己还可以做其它事情。幼儿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特别是合作搭建遇到问题时就不知怎么办。

他们能通过阅读图画书获取更多的信息,对建筑物的结构感兴趣,从各种形状的房子,到建构具体的建筑群,向着主题式建构发展,能根据搭建的主题自主选择材料,能混合使用多种建构材料进行搭建;能按需取放材料。能用不同的材料表征自己要建构的作品,在建构过程中,幼儿的许多建构行为受到他们生活经验的影响,在搭建的过程中,他们会努力的将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接触到的运用到主题建构中。

二、各年龄段建构游戏的指导策略

(一)3-4岁小班幼儿“自主式建构”游戏指导策略

满足幼儿喜欢建构的意愿。在建构前不提出要求,在建构过程中也不随意介入,只要不出现安全性行为,教师就不干涉搭建过程,在游戏组织环节体现“自主性”。

提供轻巧较大的建构材料。针对手部小肌肉控制能力较差,无法完成精细动作的特点,提供的建构材料要相对较大,便于操作。

及时结束游戏。发现孩子对建构游戏不敢兴趣就及时结束活动,对于破坏性行为给予接纳的态度,并想办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尊重孩子的建构意愿。观察到搭建出某个形象时,教师会用照片的方式记录,有利于游戏结束后以孩子们共同观看和回顾,帮助他们从“无目的建构”向“有计划建构”发展。

材料提供要有序。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不断更新;

(二)4-5岁中班幼儿“单元式建构”游戏指导策略

1.建构之前组织交流。了解他们的建构意愿,引导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展建构游戏,在游戏后的回顾环节,教师会有意识的引导孩子们关注自己的前期计划和后期结果。

2.提供小型建构材料。针对手部小肌肉控制能力逐渐加强,提供的建构材料会相对较小,便于桌面建构,有利于精细化动作的发展。

3.充分观察相关事物。体验建构材料的特性,建立与单元建构活动有关的经验链接。包括:对建筑物形状、结构的观察体验;对建构材料的认识、对基本建构技能的掌握等。通过观看图片、照片的方式,注重引导幼儿逐步建立建构物从平面到主体,从单一到多元的感知。

4.协商建构常规。如与幼儿协商每个建构游戏区的人数,通过幼儿的游戏经验,他们知道多少人相对合适,对于自己制定的人数要求也能积极遵守;在协商下将各种建构材料有序投放,幼儿自己绘制标记,有利于物归原处;游戏结束时能整理游戏场地。

(三)5-6岁大班幼儿“主题式建构”游戏指导策略

1.分组并固定成员。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自然形成合作伙伴,达成默契,以小组建构的方式引导幼儿开展合作主题式建构。

2.开展关于建构主题的谈论。确定建构主题,明确主题中需要构建出哪些基本单元,又需要将各个单元建筑怎样串联起来形成主题。

3.提供大型的木质建构材料或大型塑料積木。因材料又大又重,孩子们只有通过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材料的搬运、拼接等,有利于促成同伴之间的合作与共建。

4.提供多种辅助材料。有利于幼儿根据设计自由进行创作,丰富主题建构的内容。

5.参观学习。通过实地参观或组织幼儿观看真实的建筑过程的视频,让他们了解要想修建一个小区、主题乐园或学校等建筑需要经过规划、设计、施工、检验环节,在这些环节的引领下,逐步开展“主题式”建构,孩子们的建构游戏过程也会呈现出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果的游戏过程。

6.细化标记匹配策略。即用数字标记同类不同型号的积木,帮助幼儿分辨,用明显的标志线对材料进行分区;有利于幼儿绘制建构图纸;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配,幼儿佩戴标识牌帮助幼儿记忆自己的职责。

7.采用交互式评价。即由幼儿的自评、同伴的互评以及教师的评价组成。将率先点评的权利交给幼儿,先请他们针对自己的搭建情况或其他伙伴的搭建情况进行评价,而教师的评价放到最后,这种评价的方式,可以帮助幼儿收集多个评价渠道的信息,以完善自己的作品。幼儿通过展示搭建过程、介绍自己小组的搭建情况、评价其他小朋友建构作品,不仅与小朋友、与教师有了互动交流,也让小朋友们更深的了解自己的搭建过程,幼儿在这样的评价中可以获得自信、获得成功、获得与他人交流或合作的社会性表现,在循环中不断地逐步发展。

建构游戏的本质就是让幼儿通过运用各种材料来搭建某种物体,以此表达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与感受。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内容一定要来源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在幼儿自主开展建构活动时,教师们要观察幼儿对材料的操作及按兴趣生成的搭建情况,从小班的“自主式建构”开始,引发幼儿对基本搭建技能的探索与学习,然后有目的介入幼儿的游戏,形成中班的“单元式建构”游戏,随着幼儿年纪的长大,生活经验越加丰富,操作技能也更加娴熟,游戏内容便会不断地深入,逐步发展到与同伴合作、商量并设计搭建图纸、添加辅助材料形成大班的“主题式建构”,因此,在观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发现各年龄段幼儿的建构游戏特点来跟进相应的游戏内容,并基于对年龄特点开展适宜的指导策略。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优化建构游戏教育策略为幼儿教师打开了一条通往“了解儿童”的康庄大道,让我们得以充分地触摸孩子的思想,了解孩子的需要,支持孩子的实践,促进孩子们在建构游戏的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学习与发展。

猜你喜欢

建构游戏教育策略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实践探索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创造力水平的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建构游戏中建构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儿园建构游戏开展现状与对策
因建构而精彩 因游戏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