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程中美术欣赏教学

2020-10-21胡贻斌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审美美术教学培养

胡贻斌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培养视觉意识和视觉文化。而美术欣赏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体现人文精神的最好手段,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及创造力培养的最好方式。以下是我在新课程美术欣赏教学尝试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美术教学  培养  审美

一、利用教材作品,让学生审美欣赏心理得到充分发展

审美心理是以感知为基础,以感受为枢纽,以感悟为旨的一种较为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也就是通过形象的感知、情感熏陶、意境表像来得到精神上的升华,超越自身和艺术作品的本身,达到一个全新的愉快的精神境界,例如新课程美术第三册第八课《菩提树》的欣赏教学,当学生刚接触到这幅画时就被作品的造型、丰富的色彩吸引,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回答这画的是一棵树。我让学生继续欣赏,并让他们大胆联想。通过再一次的欣赏作品,学生就产生了不同的见解,有的说像梅花鹿,有的说像一块块的砖……我在学生进一步感知后,问他们:“你们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学生的回答是各异的。可有一个学生回答到:“我喜欢,因为我觉得这棵树好像在动。”听到这个回答后我向学生介绍了这幅画的风格、特点。通过欣赏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

二、自主选择欣赏内容,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创作之前的欣赏

在创作画之前安排欣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教师选定的欣赏内容要有针对性,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迎合他们的兴趣品味。我在启发一年级学生绘画卡通明星这一课時,安排了一次高年级同学的卡通明星总动员的画展。当学生欣赏到高年级学生绘画作品,倍感亲切,非常有兴趣,全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我再简要的讲解卡通画的特点,教学新课,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立刻画出了自己喜欢的卡通明星。学生在欣赏中产生兴趣之后,可以将作品的精华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2、注重实物欣赏教学

选择有特色、学生可以接受的实物内容,指导欣赏,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创作激情。美术是视觉艺术和形象思维过程,而在美术学习中学生常常会遇到非常陌生的绘画对象。这样学生就失去了创作的兴趣。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出校外,联系实物欣赏。如四年级《适合纹样》的学习中,适合纹样的图案、花纹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很少出现,枯燥的在课堂上给他们讲授新课,介绍适合纹样的特点,如何进行绘画,学生会毫无兴趣。我在教学时,安排学生走进东风印染厂,欣赏布料上的各种各样的适合纹样,学生兴趣大增,目不暇接。我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指导学生花纹分为四类:几何纹样、植物纹、动物纹、人物纹。学生极有兴趣的互相讨论,观察每一种纹样的特点回来之后,学生们设计的作品构思巧妙令人叫绝。设计实物欣赏教学,让学生在现实中体会到美的存在,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激活了创作热情。

三、在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

小学美术教学自始自终是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是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培养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的过程。而美术欣赏课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重要环节之一是开拓学生视野,启发创造思维的源泉。

新课程美术教材在欣赏课中选用了大量的美术精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各异,如《美好童年》的纯真、《革命历程》的壮丽、《中国山水画》的秀丽、《农家画》的幽雅、《年年有鱼》的诙谐。通过欣赏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丰富学生的知识,而是让学生了解、接触艺术大师,学习感受大师的创造的思维、方法。感受美、创造美是一种情感,一种思想境界,不是理性的实践,是心理的需要,学生去欣赏名画,会发现成年人发现不了的地方。在欣赏课教学中,老师应该向学生介绍更多的有关知识,如作品的历史背景、它的价值定位、作家的生平和作家所想表达的对美的感悟,引导学生用智慧的双眸去看大师,用纯真的心去感受美,从而体会到画家的高雅情趣,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一幅画,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了生命。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从小就让他们欣赏大师的作品,感悟大师的情感,开拓他们视野,开放他们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为童真的内心注入更新的火焰。

四、注意欣赏与德育有机结合

新课程美术教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文教学,注重学生人格的完善,健康的气质和性格的发展,把欣赏活动与德育教学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美术教育的这一目的。在欣赏创作画中的作品时,应从作品的艺术手法入手,通过学生的观察从而展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他们才能发掘出作品的内涵,感受到生活中的美、热爱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在专题欣赏中,更不能脱离作品的形式、体裁、艺术手法、审美特征,一味的去强调政治意义。如〈艰苦岁月〉之一课,欣赏时从雕塑的艺术特点及美术语言入手,联系作品的题材与内容,启发学生注意内容与形式的互相统一。作者选取了长征途中两个小经军,在行军休息时炊横笛的情景,发挥雕塑画人物的长处,塑造了生动可视的形象。欣赏中间,非常自然联系到小红军的表情、神态,从而显示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念。生动地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美术作品是时代生活的写照,不论何种方式,甚至是抽象作品,都不同深度地反映了作者内心了解的社会生活及生活的态度。所以,在新课程美术教学中,注重通过欣赏作品本身去打动学生的心灵,以人为本巧妙地进行德育教育。

在美术欣赏教学实践中,既要注重美术素养的培养,又要注重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养成,才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美术教学价值观的实现。

猜你喜欢

审美美术教学培养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