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开发课

2020-10-21王炜琪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25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素养过程

王炜琪

摘要:小学教师必须立足核心素养的大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学习与提高。所以要明确小学阶段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进行培养,语文开发课旨在核心素养基础之上,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开发课

1.前言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这里,也对学生所具备的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是指未来社会培养的学生应是全面发展的人,具备以下几种能力分别是:自主发展,文化基础、社会参与,其中又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是指学生能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同时做到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这就意味着对于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究竟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成为老师思考的问题。

于是,我校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大环境下,真正引导教师从课堂的改变起步,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开发课程指的是教师结合所教授课程的优势,以国家课程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结合自身的经验、理念,对于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但是作为语文开发课的授课老师注意改变课堂的授课内容,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立足于课程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我的方法,从而让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手段,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自我的学习方法,从根本上让学生学会学习。

2.课程背景

本学期五年级语文开发课《说名道姓》是以国家课程为基础的一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课程标准》思想的指导下,在新课程改革培养目标、实施原则和评价体系的指导下,教师对于课程资源进行了有机整合,认真分析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分析学生的雪情和实际情况,从而编写教学计划,在课程实施的过程当中,特别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对于在区别于以往传统教学环境的学生而言,与教师的“互动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互动教师进一步明确学生的薄弱环节和所需只是,学生也进一步了解课程动向,进一步燃起自己深度学习的热情。

除此之外,《说名道姓》的学习内容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要求必须完成的学习内容,那么教师利用开发课时间通过选取教材中的难点进行突破,对于学生而言是化繁为简,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课程变得有趣,也使得学生真正行动起来进行自我学习。

3.课程目标

《说名道姓》旨在国家课程目标下,根据课标所提出的应该培养学生的能力来确定本门课程的课程目标,于是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制定了关于本门课程的课程目标。

3.1知识目标

《说名道姓》作为知识点和学习内容出现在教材当中,那么学习知识自然是第一位的,但是对于这门课程如何确立它的学习标准是值得关注的,也就是在关注课标的基础上,要明确确定学习本门课程的目标。结合学生的学情和课标要求,本门课程的知识目标确立为:了解百家姓,能够准确地读准特殊姓氏的字音,了解姓氏的起源,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阅读《百家姓》,了解相关知识,找找自己的姓氏,了解姓氏来历和有关名人的故事。

通过确立知识目标,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的趣味,不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学生的进取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3.2能力目标

如果是知识的学习是基础,那么能力的培养就是必备条件,通过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学校和教师的根本目的,所以能力目标的培养尤为重要,开发课程中能力培养更是要紧紧围绕所学知识和内容来进行,那么对于《说名道姓》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学生对于名字的交流和理解,形成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其次,通过综合实践学习和合作性调研,形成学生初步的研究意识和能力;再次,在课程学习中引导学生初步养成做调查的习惯。

最传统的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是教师作为教授者,在课堂上面进行讲授,但是课改以来,课堂模式的转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如何发挥好其主体性,就是老师需要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发挥充分的主观能动性。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初步养成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3.3应用目标

对于知识的学习,除了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灵活应用。对于知识的应用不仅仅在于学生学习仅收获的获得干,更多程度上是对于知识本身或者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能力的不断应用。所以《说名道姓》课程中,对于学生应用能力这样定位:通过姓氏研究,明确姓氏研究问题的思路及方法,从而应用到自我学习的过程中。

本课程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传统的语文课程,所以学生能够从新式的语文中体验更多灵活的学习方法和应用能力。

4.课程的实施与操作

本门课程在实施和操作的过程中制定了详细的课程计划,以保证课程实施有目的性,同时实施的过程当中也注重自我强调三个改变。

4.1注重三个改变

4.1.1.教学内容的改变

在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教师注重知识的深度、广度、趣味性的挖掘。语文学科对于学生而言是学习的基础学科,学习教材本身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本门课程在教材的基础上注重之时的深度和广度的挖掘,同时在课程实施的过程当中增强学科的趣味性。

4.2.2.教学方法的改变

开发课程实施的过程当中,作为教师进一步注重自我教学方法的改变,实施过程中关注学科之间的课程整合,运用多种手段、寓教于乐。

4.3.3.学习方法的改变

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从更加注重小组合作和自我探究学习的方式。

5.课程反思

本门课程实施了一个学期,内容上已经全部结束,一个学期的实施过程当中有许多可观的收获,大都体现在三个转变中,从这三个方面看到了一门课程对于老师的思想转变、方法转变、学生的学法改变。

5.1教学内容的改变

本次课程是对于语文教材中的综合实践课程的大胆实践,内容的选择是客观的,但是对于深度的把握有待思考,值得关注的是所选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是本门课程实施的关键,总体实施下来看,教学内容难度适中,所选内容贴切,易引起学生兴趣,是较为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下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有着指导作用。

5.2教学方式的改变

开发课程实施的过程当中,作为教师进一步注重自我教学方法的改变,相比于平时的学习而言,更加注重学生的小组。同时加强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意识,引导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所拥有的能力、利用身邊的各种工具解决问题。比如:最简单的问题遇到难题一般的方式都采取告知式的学习方式,但是开发课程中,学生必须自我解决,遇到特别有难度的问题,教师作为“导盲”的绝色在一旁搀扶,而不可替代学生的自主学习。

对于核心素养下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增强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5.3学习方法的改变

在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当中,最为值得关注的应该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学生以往的语文学习方法无外乎听、说、读、写、练这几个方面,但是对于把语文当作“科学”来学习的方式还是第一次进行,所以学生整个过程中充满好奇,也许遇到了诸多困惑和难题,但是都在老师的引导下,团队的合作下慢慢解决,所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为凸显,并且与老师的互动性也更为丰富。所以,对于培养核心素养下的学生具有社会参与感,利于让他们具有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的精神。

6.结语

综上所述,本学期的语文开发课《说名道姓》在学校美好课程体系开发原则的指导下,完成了最初的目标,从教师自身和学生自身都有了一定的改变和进步,但是对于课程的开发道路和课程模式探索,还需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素养过程
走向学科育人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