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在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格局
2020-10-21胡玉彪
胡玉彪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本文主要分析国有企业如何在新形势下构建大监督格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国企;监督;责任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是一种新的发展常态且处于长期阶段。在此新常态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特别是对国企领导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一、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全面從严治党、反腐败工作向纵深推进,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职责、使命已经十分明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突出监督重点,强化对国有企业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严格日常管理、整合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必须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加强监督,努力构建大监督格局,能够促进企业形成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充分保障国有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使企业职工收入增加、工作顺心,更加具有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
二、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在国有企业中,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同时纪检监察工作也承载着多项职能和期望。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好坏,反映着企业党委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是否落地落实,直接关系着企业发展环境的好坏。
基于此,国企建立了多体系、多主体的监督机构,监督范围和内容也涵盖了企业管理的诸多环节和领域,但因监督主体多元、分散,隶属不同领导体系,监督各有侧重,相互之间的沟通协调不顺畅、不及时、不到位,甚至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造成多头领导、多头监督、重复监督、各自为战,资源共享和监督成果共享不充分,力量发散现象突出,真正遇到问题时又相互推诿扯皮,整个监督体系“群龙无首”,导致监督工作虚浮无力,监督存在“盲区”,监督综合效果不明显。尤其是现今的国企建筑施工单位中,由于承揽施工的项目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企业纪检监察组织的人员编制较少,且难以将监督的触角延伸于各个项目部,致使监督的有效性、时效性均难以得到保证。
三、新常态下完善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对策
要解决国有企业在监督上的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要在改善监督体制机制上设计,在构建“大监督”格局上下功夫,增强监督合力,从而改善和加强监督,防止腐败,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一)注重廉洁教育,防患于“未病”,强化日常监督。一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不断强化廉洁教育,筑牢拒腐堤坝。要围绕企业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类传播媒介,如微信、QQ、学习强国APP、中纪委网站审查通报典型案例,或者通过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月活动为载体,突出重点,充实丰富活动内容,加大廉洁教育力度,把廉洁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提高企业党员干部职工的拒腐防变意识,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此外,要充分利用企业内查处的典型案例,开展“身边人”、“身边事”警示教育,以活生生的反面教材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从而形成震慑,让“有形之盾”和“无形之手”同时发力,把“制度”跟“防火墙”相结合,构筑“自律”与“他律”的“双保险”,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体制,真正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二是要加大对企业“一把手”的监督检查,不断完善选人用人、任职回避、定期轮岗、离任审计等制度,抓住要害、精准发力,要把提升企业治理能力作为着力点,特别是对企业基层组织新任“一把手”选用的监督,拓宽监督渠道,主动瞪大眼睛,多渠道了解干部的作风和廉洁状况,对把关不严、搞小团体、圈子文化的必须严肃问责。
(二)突出巡视巡察利剑作用,整治“已病”,强化巡察监督。持续深化政治巡视,建立企业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机制。企业纪检监察组织要协助好本单位党委围绕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情况、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情况、体制机制运转情况以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情况等,尤其是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并针对企业生产经营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企业内部开展巡视巡察。把巡视巡察发现的问题,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强化问题整改意识,落实整改责任,坚决纠正巡视巡察整改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决杜绝整改工作消极应付、选择性整改甚至不整改、假整改等行为,推动巡视巡察整改监督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有效运用巡视巡察成果,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监督效能。
(三)严肃执纪审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强化纪律监督。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在全党全国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的管党治党政治责任重大,要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在企业内部突出审查重点,必须从严查处不收敛不收手的、严重阻碍上级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的、严重损害企业利益的等违纪违规违法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曾明确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要把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严肃追究,倒逼各级管理人员合规管理。要注重深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资产损失背后的腐败问题线索,必须追责到人。同时,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要强化问题线索处置,对各类问题线索要依规依纪依法严查快办、精准处置,抓好成果运用,做到破立并举、标本兼治;要牢固树立“查出问题、严格执纪是成绩,查否问题、还干部清白也是成绩”的理念,既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又加大力度查处无中生有、诬告陷害等不良行为,让腐败分子闻风丧胆,担当作为干部心情舒畅。要综合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告诫、红脸出汗,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坚决处理“少数”和“极少数”,更要积极运用党纪轻处分、组织处理等方式管住“大多数”,整体把握“树木”与“森林”状况,充分运用好“容错纠错”机制,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把握尺度,仔细甄别各种反映党员领导干部有关问题线索的情形以及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让企业敢于担当、奋发作为蔚然成风,着力营造想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事创业氛围。
(四)协同审计联动作用,综合体检,强化审计监督。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协同审计部门联动“作战”,从以前的“单打独斗”变为“相互协作”,使企业内所属各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履职情况监督和各单位日常重要经济活动行为监督二者统一,形成工作合力,既能集中优势力量突破工作中的难点,又能有效解决监督触角不够、监督人员少导致的工作乏力现象。两种监督手段的合作联动,能够较好地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全方位、全范围、全过程的监督,为国有企业构建监督大格局提供了非常好的方法和手段。
(五)加强业务职能部门的监督。从一定意义上讲,管理即是监督。业务监管是职能部门职责所在,是监督的第一道关口,企业各级职能部门本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负起业务领域“管”和“治”的责任,把业务监管挺起来、立起来,主动履职、积极作为,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纠偏导正,确保规章制度、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要履行好“監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职责,着力在当好“裁判员”上下功夫,避免“代替职能部门奋战在一线”“当运动员”的情况,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倒逼规范管理、堵塞漏洞。这样既能有效避免企业职能部门监管缺位造成的监督盲点,又能最大化发挥纪检监察组织的监督作用。
(六)做实做细派驻监督。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专职人员少,监督覆盖面窄,结合现今企业所属单位有的规模小、人员较少、临时性机构较多并分散于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为充分发挥监督合力,确保企业监督全覆盖,做实做细派驻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派驻监督是构建大监督格局的重要一环,是发挥监督国有企业基层管理组织这个“神经末梢”的重要载体。因此,必须做实做细派驻监督。此外,还要从“会议监督敢于发声”、“线索处置敢于深挖”、“整改落实敢于叫板”、“对责任落实不力敢于问责”等四个方面入手提升派驻监督效能,以此来加强对派驻单位党员领导班子成员日常监督并服务于职工群众,使监督常在。
参考文献
[1] 李思敏.新常态下国企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与探究[J].企业党建,2018,(10):192.
[2] 张金荣.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J].法治论坛,2018,(11):138.
[3] 薄芳.纪检监察与审计联动工作 构建企业“大监督”格局[J].百家论坛,2018,(1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