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0-10-21汪慧萍

成长 2020年8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小学

汪慧萍

摘 要:小学班级管理是培养学生规则意识、集体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重要保障。而激励是班级管理中常用的手段,其效果明显,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强调对激励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班级管理;小学;激励理念

1 激励理念概述

从心理学角度看待激励,激勵指的是激发个体的心理活动,使心理动力水平在某时间里始终维持在一定的兴奋状态内,并对个人行为动力的刺激和驱动,使其能够主动、积极的实现目标,完成任务。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使用激励理念,对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有着一定的作用。首先,使用激励理念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感知他们对于班级管理的需求。过去,班级管理通常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并没有直接参与班级管理,而是被动服从教师的管理,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激励理念的应用,鼓励学生直接参与班级管理,把自己当作班级的主人进行建设。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还能帮助教师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提高小学生的团队意识。

2 激励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2.1 实施激励理念应当遵循的原则

激励理念主要是使用激励机制对作用人的需求进行刺激,使其产生相应的动机。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合理使用激励机制可以增强学生的努力学生、遵循班级管理、维护班级利益的动力和解决,引导学生正向发展;但错误或度过使用激励机制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可能引起学生的排斥情绪。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激发理念需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是按需激励原则。小学班级管理中应用激励机制同理,教师需要了解、分析小学生的需求,按他们所需制定班级管理激励机制。然而班级人数众多,教师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才能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班级管理的最佳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学情分析,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征、内在需求及最近发展区,并将需求相同的学生分为一个群体,制定班级所有群体的激励机制,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及自我的需求,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及自我管理。

其次是及时激励原则。激励的效果是有时效性的,在正确的时间内采取激励措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学会抓住最佳的时机进行激励,让学生的行为能够及时得到表扬,这样会增加他们重复被激励行为的频率,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平时上课特别调皮的孩子某节课一反常态的安静,教师可以立马抓住时机,当着全班面夸赞他今天的表扬,让他产生被认同感和羞耻心。另外,在鼓励、表扬学生的时候还要注重细节,越精确便越有针对性,学生才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与被鼓励的细节一致。例如:学生这次语文考的不错,教师:“某某同学,这次语文成绩进步很大。”教师:“某某同学,这次语文成绩进步明显,尤其是作文,紧扣主线,对人物的描写特别细致。”这两种鼓励达到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2.2 激励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具体运用方法

首先是领导激励法。这种方法在班级管理中比较常见,尤其是小学阶段,正好是规则意识养成阶段,给予他们一定的责任能够更好的约束其行为;通过职务的授予,还能够让学生收获一定成就感,更加尽职尽责的完成给予自己的任务。但是很多时候在实施此激励法时,更多是教师指定某某学生担任某职务,缺乏民主性和公平性,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民主选取的方式来优化班级管理,例如组织班级围绕班干部进行“公选”,主动竞选的学生可以“拉票”,展示才艺、发表演讲等,由所有学生投票选取班干部,由他们负责协助教师进行管理办理。还可以通过轮职制来进行班级管理,如“一周班干部”,所有学生都可以轮值班干部,有机会锻炼自我、展示自我,还能激发他们的换位思考能力,在他人轮值期间能够自我管束。

其次是情感激励法。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更好的管理班级。教师日常需要多多关心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性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的困难和问题,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他们便会更加信任老师。另外,教师在班级体中是大家长,要做到以身作则,平等友爱的对待每位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还会感染学生,让他们学会关心同学、尊敬师长,当一个集体产生了情感共鸣,便会自觉为了集体更好地发展而努力。

再次是目标激励法。小学生年纪尚小,目标性较弱,在班级体中很难感知自己的责任和目标。因此,教师需要从中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能够共同班级目标,并制定目标达成的奖励,使其成为利益整体。目标的制定可以由小及大,先从小目标着手;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分组完成目标。例如保持一周教室桌椅、书籍整洁,两组可以相互监督,教师充当评委,保持的更好的小组可以奖励免倒垃圾一周。这样的小目标很好实现,学生做起来更有动力,且实现后能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待学生习惯于完成目标后,再慢慢增强目标,制定长期目标。

3 结语

激励理念的适用范围相当广泛,合理使用激励机制总能带来正向的效果。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对激励理念进行深入研究,再积极作用与班级管理中,以便更好的约束学生行为,培养他们主动意识、集体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潘佑莲.“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23):127-128.

[2] 刘晓天.激励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9):198-199.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小学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