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代绘画对角构图
2020-10-21王泽雨
王泽雨
摘要:平面空间的延展,需要层次来做变化,层次的变化最容易由构图来解决。对角构图是摄影中的术语,是一种构图方法,与黄金构图、水平构图、垂直构图相对应。物体在画幅中两对角的连线,近似于对角线,名由形状来定的。中国画的构图也叫“布局”,因其人文观念与文化背景的特质,使得它的艺术构成更直观,同时包含装饰上的趣味性。
关键词:花鸟画;对角构图;研究
引言
研究传统中国画创作绕不开绘画的构图,以传统写意花鸟画为例,其在不同的 发展时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构图样式。画家对美的表达,也即其创作意境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通过画面中不同物象的组合来完成的。唐代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将书画构图定义为“画之总要”,足見其是一幅画创作成败的关键,也是攀登艺术高峰的必由之路。对角构图作为中国画构图的基本形式之一,有着其特有的优势与特点, 在传统写意花鸟画作品中应用较为广泛。
一、传统写意花鸟画中对角构图的基本认识
绘画的创作与构图密不可分,中国画构图在漫长的中国画发展进程中从没停止自身的演化与延展,英国作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研究传统写意花鸟画构图的发展史,能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画构图的规律,从而在绘画实践中创作出理想的绘画作品。 对角构图作为中国画构图的基本形式之一,有着其特有的优势与特点, 在传统写意花鸟画作品中应用较为广泛。
(一)对角构图的概念理解
构图是日本舶来语,其本是平面造型艺术的专用名词。后在艺术各领域中广泛应用。在中国画中也称为“布局”,二者的内涵与外延上并无太大区别,时下我们仍然将二者混用,在此我们顺着当下常用语称之为“构图”。构图是指在创作中,画家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主题,选取合适的物象,并将它们放在恰当的位置上, 使这些单个的物象被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同时与线、黑白灰色块、色彩在画面中的安排也是构图要解决的问题。
(二)对角构图的演化
每一种艺术门类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轨迹,构图艺术也是如此。“战国时期的帛画,在物象的构图方式上呈现平面并置的特征。”东晋时顾恺之“置陈布势”构图法则的提出,进一步扩充构图学理论,宋代“边角”构图的出现更使得人们对构图的研究逐渐完善。五代黄荃《写生珍禽卷》,标志着中国绘画史上花鸟画独立成科,至明代陈淳、徐渭的出现使写意花鸟画艺术成就达到了顶峰,亦标志着写意花鸟画发展的集大成,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受社会、经济、文化、哲学、人们审判取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写意花鸟画构图样式日趋丰富与完善,画家绘画作品数量繁多,对角构图随之出现,并深受观赏者的喜爱,其于绘画作品中所占比重亦日益增多。
二、传统写意花鸟画对角构图构成元素与表现形式
中国画题款、钤印作为传统写意花鸟画对角构成的基本元素,这一习惯并不是自绘画诞生伊始就出现的,而是直到魏晋南北朝时开始出现,但当时很少使用,至宋代逐渐兴起,宋徽宗将诗书画印相结合于画面上进行使用,使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元代随着文人画的兴起,题款的形式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清代发展至顶峰,其艺术性逐渐体现出来,成为画面不可分割的元素。
(一)对角构图的构成元素
对角构图中的构成元素可分为物象、印章和题款。
第一是物象,自然界中有无数的物象,能打动我们的客观物象让我们想去将其表达出来,画家就是通过画笔去表达。法国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对光有兴趣;意大利油画家莫兰迪对静物颇有研究;而清代画家郑板桥对兰、竹、石痴迷一生。物象作为对角构图的构成元素,不光意义重大,更是画面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第二是印章,印章种类上分为姓名印类,即自己的名号或者斋号等。闲章类,印文多为偏爱的诗词、警句等,表明寓意或抒发见解,有助于作品情感意境的抒发。鉴藏印类:即经某人收藏等。印章的位置摆放极其重要,它可以解决画面拥堵、色彩单调等问题。第三是题款,作为画面的重要元素,既能将画面的不足之处加以弥补,又可对画面在形式上的美感进行增强。
(二)对角构图的表现形式
对角构图的表现形式分为三种。第一种为物象与物象呈对角分布。如任伯年的《花卉册页》,右下角的黄花对角呼应左上角的紫藤。画面没有题款,右下角的花朵向左右两边伸出,两组物象对角而立。第二种为物象与题款呈对角分布。八大山人《兰蕙图》,左下角的兰花与右上角的题款呈对角构图分布。兰叶又将画面分成了面积不同的四部分,中间的叶片挺立,而兰花却垂头向下。第三种为物象与印章呈对角分布。八大山人《花鸟图册》,左下角的兰花与右上角的印章呈对角构图分布。图中没有题款,一片长叶伸向画面左上角,各成一派,并将花头向右,探向印章,将势往画面右侧拉。印章盖在画面右上角,印章的红色又丰富了黑白色画面。
三、结论
综上,对角构图将画面进行有意识地分割、留白,丰富了画面层次,促进了画 面空间延展,增加了画面气势,给人的视觉造成冲击力,让观者展开联想,从而在人的大脑思维作用下,提高了花鸟画的审美内涵。当下社会人们在新的思想、观念、审美等的冲击下,正以新的视野、角度、方 式和方法为中国画构图注入新的血液。本文对于对角构图的研究仅是个人拙见,由于年轻,知识储备不足,未来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难免深度不足,多多指教。
参考文献:
[1]韩玮:《中国画构图艺术》,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 年版.
[2][英]弗朗西斯.培根:《培根随笔》,北京日报出版社,2016 年版.
[3]高宗英:《谈绘画构图》,山东美术出版社,1985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