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趋势与风险应对策略

2020-10-21杨佳斌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9期
关键词:管理方式全面预算

杨佳斌

摘要:当前,实现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是非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主要趋势,但实际上,部分非金融企业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非金融企业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问题,其次分析了非金融企业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对策,旨在为非金融企业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工作的进行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非金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方式

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能够做到对非金融企业经济活动和运行状况的分析,在基础上,通过采取有效的财务规划方式,来控制企业内部的财务支出,进而提高非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在当前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面预算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已经逐渐展现出来,这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进行协调。金融化转型能够让非金融企业提高竞争力,但是很多非金融企业在财会向金融化转型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非金融企业需要构建合理的策略,推动财会人员的转型。

一、非金融企业金融化趋势

金融化转型和传统的财务金融有一定的区别,其作用在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是金融服务的一个重要分支。金融化转型也是企业的管理成员,包括不同层级的人员,其中包括企业的金融和财务专家。对于金融化转型师而言,需要具备金融、财务报告、决策支持、风险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经

企业进行金融化转型需要能够对过去的财务活动作出分析,包括对财务金融所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加工,并且延伸内涵,使其能够更好地符合在未来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需要。而对于目前的各种数据,金融化转型会利用指标体系来分析金融工作中的偏差并且予以纠正,让企业能够严格按照之前的决策开展工作,保证企业开展工作的成效。最后,金融化转型能够对未来进行筹划,通过资料和理论来对未来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当前企业的客观情况,帮助企业做出相关的决策。

二、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风险

(一)金融化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

现阶段,尽管大部分非金融企业已经将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理念应用到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并且建立了相关的金融化风险管理制度,但是这些管理制度实际上并不够健全,不能满足企业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工作需求。并且,部分企业没有意识到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工作的进行需要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而是认为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工作属于财务部门的主要工作,这种认知使得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工作不能被切实落实到每一个部门中,制约了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工作的实际进展。很多非金融企业都认识到需要促进企业内的财会人员转型,推动更多的财会转变为金融化转型。但是目前企业面临人员水平不足的问题,很多财会人员存在意识行动的问题,由于过去工作所导致的惰性,造成这些财会人员并不愿意主动学习来完成转型,在各种金融化转型工作上也缺少主动性,影响了转型的速度。其次,多数财会人员也存在能力上的问题,由于目前国内的金融化转型人才数量不多,加上非金融企业对于金融化转型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更加大了人才的缺口。非金融企业缺少财会向金融化转型转型的环境,也就是金融化转型缺少外部环境。很多非金融企业对于金融化转型的认识不足,所以在使用金融化转型上也缺少足够的成熟度。

(二)金融化风险管理模式不符合企业真實情况

当前,部分非金融企业存在金融化风险管理模式不符合企业真实情况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部分部门没有按照真实的运营情况填写和递交报告,导致了虚假数据问题。例如,营销部门和招商部门在填写报告时,会下调营销和招商标准,同时提高营销成本、广告成本、招商成本等指标,这就导致财务部门通过各个部门的报告并不能真实的掌握部门的发展数据和情况,同时无法确保获得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样在制定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方案时,也缺少了相关依据,最终导致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工作与企业真实情况不符[1]。很多非金融企业会生搬硬套一些其他的金融化转型理论,对自身的需求没有系统化构建,目前还需要对概念、金融化转型工具进行研究,建立符合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转型理论。

(三)缺少有效的金融化风险管理监管体系

由于对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了解不够全面,非金融企业在开展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工作时,通常会将编制和汇总预算指标作为工作重点内容,忽略了预算指标的实际执行状况,即对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工作缺少有效的监督管理。即使有些非金融企业针对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但是也很少将监督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导致监管人员只是对预算后的数据和结果进行严格审查和评估,而没有做到预算前管理和预算中管理工作,这会降低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工作的管理质量,影响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效果。

(四)预算考核机制不够完善

部分非金融企业采取的全面预算考核制度并不够合理,具体表现是预算考核标准不合理、缺少动态财务考核指标等,导致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考核。此外,由于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考核制度不够完善和考核指标不够合理,再加上考核没有和相关员工的薪资挂钩,导致员工没有工作积极性。 虽然金融化转型在我国已经传播很久,但是目前在实践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少成功落实的案例,很多非金融企业也没有形成合适的管理机制。

三、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健全金融化风险管理制度

在建立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制度的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做好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任务分配工作,确保管理指标能够落实到各个部门中,使得各个部门的员工都能清晰明确的掌握自身职责,并严格落实管理指标和完成管理任务[2]。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制度需要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只有让员工切实参与到金融化风险管理中,才能使其意识到进行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才能确保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此外,管理制度需要确保企业各个部门的有效沟通,以此来提高交流工作的效率和交流数据的真实性。金融化转型和财务金融的区别比较大,但是两种工作之间仍然具有一定的联系,所以需要通过财会的工作,促进财会人员扩展工作,为提升管理水平构建良好的基础。通过组织人员进行金融化转型工作学习,选择学习效果较好的人员进行提拔,提升财会水平,推动人员向金融化转型。其次,非金融企业的规模比较大,企业内也有一些管理人员可以胜任金融化转型的工作,也可以将其他人员转移到金融化转型的岗位上。

(二)将金融化风险管理模式纳入到企业战略发展中

想要切实做好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工作,企业需要将其纳入到企业战略发展中,使其体现在企业发展战略体系中,在做好企业规划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做好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工作,同时确保管理工作向企业预先规划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讲,企业在规划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工作之前,需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做好相关调查工作,同时结合金融行业发展趋势及企业资金状况,以相关数据和模型为基础,制定企业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战略目标。随后,企业再以战略目标为凭证,制定科学合理的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模式。非金融企业需要围绕金融投资建立专门的成本控制平台,实时更新金融项目的资金流动,并且保证金融化转型人员有权限对数据进行分析,降低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使其有更多的精力把工作放在金融化转型上。利用信息技术,了解企业的整体运营情况,以及对企业的财务运行进行有效的监控。企业需要从基层开始信息化建设,并且要保证信息化建设的硬件配置,利用监控数据,为金融化转型工作提供帮助。

(三)建立金融化风险管理监管体系

在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过程中,监管人员需要时刻对比金融化风险管理指标和实际管理情况,如果发现实际管理工作偏离了既定管理指标,需要及时作出预警和调整,以此来确保金融化风险管理指标的有效执行。具体来讲,非金融企业可以通过先进管理系统和技术,来完成数据采集和整理工作,同时通过系统向各个部门下发金融化风险管理指标,并实时掌握各个部门金融化风险管理指标执行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各种情况进行核对和处理,实现对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监督管理。

(四)完善金融化风险管理考核机制

第一,非金融企业需要结合发展情况制定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考核标准,同时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融合到考核标准中,同时以年度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制度为基准,将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制度的落实程度纳入到考核标准中[3]。第二,非金融企业需要确保考核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每项考核指标的制定均需要有凭证,以此来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第三,非金融企业想要确保考核机制执行的规范程度,需要结合企业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考核机制。

金融行业是我国主要经济支柱之一,非金融企业为了确保自身在行业中的地位,同时提高竞争力和综合实力,需要采取有效的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方式,通过金融化风险管理做到对资金流的管理,具体来讲,非金融企业想要实现高质量的全面金融化风险管理,需要制定相关制度、进行财务人员培训、完善企业战略目标等。

参考文献:

[1]許志勇.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趋势与风险应对策略[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11):147-148.

[2]王立锋. 我国金融监管框架优化路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8.

[3]刘万利. 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D].海南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管理方式全面预算
新生代员工的特点及管理方式研究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浅析
中国管理思想史的回顾及研究
企业全面预算体系建立与应用研究
全面预算在现代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