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0-10-21朱幸昊廖晶

文存阅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模式改革

朱幸昊 廖晶

摘要:当前艺术设计在社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样提高了对其专业教学改革的难度。本文针对目前基础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从问题中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探讨相关措施。希望能为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艺术设计;模式;改革

近年来,社会的高速发展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城市规划设计、园林设计、建筑设计等都急需艺术设计人才。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担负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设计人才的重任。但是现阶段大部分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高素质设计人才的培养。因此进行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基础课程作为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它在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和设计创新思维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当前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要根据艺术设计的特点,进行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一、现阶段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型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科技、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学生毕业后有很多不同的发展方向,如服装设计、动漫设计、工业设计等等。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方向,学校在课程安排和培养目标上也应该有所不同。如服装设计要侧重培养学生色彩搭配,动漫设计侧重创意思维的培养。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开展基础课程时,没有结合各个专业的发展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基本上都是进行整体教学,其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都是千篇一律的,没有任何特色,严重阻碍了各种专业设计人才的培养。

(二)课程安排不合理

现阶段,在高校的艺术设计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艺术素养不够。同时在该模式下,教师往往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发展学生的专业上课,而忽略了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因此在课时安排上,基础课程的课时安排非常少。同时,大部分高校在安排基础课程前也没有认真考评学生的艺术基础知识水平,盲目制定课时,导致基础课程的课时安排根本达不到训练的效果。加之专业课老师占用基础课程课时屡见不鲜,种种原因都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训练基础知识,最终导致基础知识不扎实,严重制约学生长远发展。

(三)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艺术类院校录取学生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它不仅可以按照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来录取,也可以按照学生艺术专业成绩来录取。因此学生成绩也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有点擅长文化课,有的擅长专业课。学生艺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给基础课程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四)教学方法单一

现阶段高校的艺术设计的教学,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课堂讲解来获取知识。但是艺术学习它不同于文化课学习,单纯地依靠课堂教学是达不到教学效果的,它需要利用辅助教学设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基础技能

在进行艺术设计教学工作中,除了要提高学生的各项基础技能,包括创作、动手等能力之外,更需要培养其创作性思维。不同于基础技能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培养的过程更为长久,同时从低年级开始培养,一般要到高年级才能得到相应的体现。所以,必须加强早期的培养工作,并从教学中的每一处细节做起。当前的艺术设计教学针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不够重视,那么就需要从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开始突破,进行不断地改进。比如,在进行课程的教学中,应从低年级开始着手,并展开相应的延伸,从而提高学生基础技能的同时,让思维也能随之提高。

(二)合理设计课程

要想实现课程改革,就必须从课程的设计开始。在进行基础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专业的特殊性,并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比如,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将专业基础课程融入到素描课程之中,如家具结构写生、色彩表现、临摹与速写等。利用早期的基础课程教学,为学生的后期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采取多样性的教学模式能改变传统的教学中,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师大量的理论知识的讲解的局面。多样性的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其潜能进行有效激发出来,从而有效预防学习过程中的懈怠而导致落后的现象。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为教师开展多样性的教学提供先决条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运用多媒体平台,来将课程更加生动、直观且形象的展示出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特别是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其教学目标需要有着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具有更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实施多样性教学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四)结合课外实践教学

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不能脱离现实的支撑。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深入对生活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展示出艺术的魅力。课堂教育可以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传授,但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思维以及形象思维等,都是艺术创作的基础。通过结合课外实践课程,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去探索社会中的美好的一面。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能美化学生的心灵。

三、结语

艺术设计专业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它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技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造思维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改革中,找出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确保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文娟.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变革[J].中外企业家,2018(20):200.

[2]李悦.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03):124-125.

作者簡介:

朱幸昊(1993年-),女,汉族,湖南汨罗人,本科,助教,岳阳广播电视大学,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廖晶(1987年-),女,汉族,湖南临湘人,本科,助教,岳阳广播电视大学,研究方向:音乐表演(长笛)。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模式改革
永续债券探析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书封与现代艺术
“改革”就是涨价吗?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