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逻辑必然及路径选择

2020-10-21欧阳乐乐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路径选择课程思政

欧阳乐乐

摘  要: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基本要求的过程中,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其内在要求更加是高校在应对意识形态教育复杂形势过程中的一种必然性的选择。对此,文章针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逻辑必然及路径选择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同向同行;逻辑必然;路径选择

引言: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能够全面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进行落实,是其开展的主要渠道,而其他类型的课程同时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信仰的传播,与思想政治课程协同育人,促使全方位育人能够更好的获得实现。因此,需要能够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并针对其中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展开分析,进而保证提出的推进策略切实可行。

1.“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逻辑必然

1.1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要求

对于高校而言立德树人是其立足的根本。“立德”主要强调的是针对学生的道德培养的过程,“树人”则主要强调的是培养对象。作为现代高校需要培养的人才,需要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所谓“国无德不兴,人无得不立”,所以在教学中立德占据先导的位置,在学生形成价值观与人生方向方面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学生的价值观如果不正确,那么在知识不断增长的同时也会逐渐极大对人类的伤害性。比如,一个人在具备相同水平的化学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德行能够造福人类,如果德行不佳那么有可能会毁灭世界。

1.2高校在应对意识形态工作及复杂形势时的必然选择

对于我党而言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高校则是意识形态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前沿阵地。而大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价值观的形成能够对社会的价值走向产生重要影响。所以说,高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是重中之重,但是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所面临的形式是极为复杂的,再加上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未定型的阶段,在对错误思潮进行判断的时候缺乏鉴别力,更加容易出现思想误区,盲目的对西方价值观进行崇拜,而对于社会主义主流的意识形态并未明确的给予认同,无形之中加大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挑战力度[1]

2.“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当前面临着哪些挑战

2.1思想政治课程依然需要加强重视程度

我党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始终给予高度重视,但是在对思想政治前面贯彻落实的时候,大多高校体现的重视程度都存在着不足的问题,过于流于表面形式。在思政教育理念方面,并未正确的认识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之间的关系。有些学校的领导阶层及专业教师,认为价值引领仅仅是思政课及思政教师的责任,与专业课程及教师是无关的,他们仅仅负责对专业课程知识、能力的传授与培养,片面的认为只有知识与能力才是学生安生立命之本。

2.2高校其他专业课程教师的思想素养存在不足

高校在落实“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时候,必须要保证专业课程教师自身的思政素养,这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专业课程教师基本上都接受过思想政治教育的,但是自身在立德树人方面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进而使得在实施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时存在认识上的偏颇,这就使得专业课程在育人意识、责任以及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

2.3缺乏完善的体制及评价标准

我国在“课程思政”方面的建设起步普遍较晚,仅仅上海市的起步较早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虽然其他城市在开展“课程思政”的时候借鉴上海市的经验,但是由于不同区域的教学资源、课程设置以及师资力量存在不同,所以依然需要对建设“课程思政”的方式进行探索才能不断前行。但是,在实际探索的过程中,依然勉励这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运行体制及评价体系方面的完善性及操作性都存在不足[2]

3.“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路径选择

3.1针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地位与作用进行精准定位

必须要清晰的认识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对其正确的实施定位,这对于二者的同向同行而言是重要的前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任务与目标是共同的;在方向与功能方面是一致的;并且具有较高契合性的内容与要求,这些方面都能够更好的推进“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并为我国培养出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可靠的接班人。

3.2加强各个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开发的有序性

每一个专业课程当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都是不同的,所以有必要针对每一种专业课程存在的特点进行挖掘,进而获得其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⑴需要坚持分类推进的原則:各种类型专业课程当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是存在差异性的,比如具有意识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不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哲学、社会科学等,所以在具体落实的时候需要分类实施推进。⑵需要坚持重点突破的重要原则:在具体落实的时候,需要与各种类型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量相结合,先采取“富矿”的方式然后再采取“贫矿”的方式,先对试点开展再对整体具体进行实施。

3.3加强专业课程教师思政素养的提升力度

在推行“课程思政”的时候,教师是其具体落实的主体,教师的态度与“课程思政”推进的实际程度存在着直接关系。⑴态度:专业课程教师需要在态度上对“课程思政”给予清晰的认识,并明确的意识到自己肩负专业知识引路人的同时,也是塑造学生人格与品格的培养者。⑵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专业课程教师自身具备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对于“课程思政”的推行而言是极为关键的,所以必须要加强对专业课程教师在思政理论方面的培养力度,使其能够真正对马克思主义所具备的立场、观点以及方法进行充分的掌握与领会,尤其是对习主席倡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需要认真的学习,进而提升教书育人的质量[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至关重要的,在具体实施的时候,需要立足于其逻辑必然的基础上,分析其当前阶段所面临的挑战,进而选择出相应的路径,进而为我国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沙占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逻辑必然及路径选择[J].保定学院学报,2020(01):10-14.

[2]  陈会方,秦桂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9(09):53-55.

[3]  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04):109-113.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路径选择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