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内科住院患儿的护理风险管理与施行

2020-10-21方舒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效果

方舒

【摘 要】目的:对儿内科住院患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儿内科2018年3月—2019年10月收治的200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和以此为基础增加护理风险管理的试验组各100例,对两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发生护理纠纷和风险事件的概率比对照组明显较低,试验组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儿内科住院患儿的护理风险可有效降低,还可提升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患儿护理提供安全保障,可在临床护理中加强应用。

【关键词】儿内科;住院患儿;护理风险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8714(2020)05-0236-01

为使儿内科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住院患儿预后提供保障,开展积极有效的护理管理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我院儿内科近一年来收拾的患儿分组探究了常规护理和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进一步报道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儿内科2018年3月—2019年10月收治的200例住院患儿,并随机以对照组和试验组均分。对照组男女患儿比例为53:47;年龄从2岁至12岁不等,均龄为(5.8±1.5)岁;这些患者中呼吸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其他分别有52例、27例、21例。试验组男女患儿比例为55:45;年龄从1岁至11岁不等,均龄为(5.4±1.1)岁;这些患者中呼吸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其他分别有49例、26例、25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在综合考虑患儿实际病情和全身状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和饮食指导,并告知患儿家属需注意的地方,指导其对临床各项护理工作做到积极配合。

以此为基础对试验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主要包括:(1)构建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负责儿内科护理管理,总结和探讨护理期间发生的风险事件,在定期的讲座和例会中对护理风险应激预案逐步进行完善,对各种风险正确辨识,并组织护理人员积极分析和鉴别护理风险事件,并针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2)对护理人员加强培训,通过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儿内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更加明确,并通过健全完善的考核工作机制的构建,制定相关措施使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更加规范。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学习,便于其可以正确的处理护理纠纷,进一步提升其风险控制能力。因为儿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不确定性较大,所以应该强化护理人员的职责,培养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责任心,避免在护理过程中出现差错;(3)强化基础护理管理,保证住院患儿病情和个人资料的填写准确无误,入院时重视对患儿及家属的健康宣教,重视在病床边设置防护栏,避免发生坠床事件;把病区标识清楚,用特大警示标志标注热水区域,避免被烫伤;指导患儿及技术注意卫生清洁问题,避免引发感染;(4)进行健康宣教,通过采用有效的、有趣活泼、形式多样的方式,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讲,并把临床治疗知识、需注意的内容、疾病预后情况详细的告知患儿家属,且要注意需把相关治疗事项在治疗前告知患儿家属,征得家属的同意后再进行临床各项救护工作;(5)做好护理记,对患儿的治疗和护理过程详细的记录,保证记录和治疗与护理同步,患儿全程治疗情况需认真填写,对患儿的护理记录定期进行核对,严格按照医嘱操作,并及时向主治医师报告患儿的异常情况,争取尽快得到救治;(6)加强护患沟通,和患儿及家属积极进行沟通和交流,根据患儿病情和心理变化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提升患儿及家属的信任度和配合度。

1.3观察判断指标

对两组患者发生护理纠纷和风险事件的概率进行对比。把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向患儿家属发放,让其匿名填写,满分为100分,护理满意度和分数呈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处理,计量和计数资料的表示单位分别为(-x±s)和%,并分别采用t和x2对其进行检验,两组数据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护理纠纷和风险事件的概率(见表1)

如表1所示,试验组患者发生护理纠纷和风险事件的概率比对照组明显较低,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

2.2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见表2)

根据表2可知,试验组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较高,数据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以往儿内科护理对住院患儿临床疗效比较重视,而忽略了护理风险管理,较大程度的增加了发生护理纠纷和护理安全事件的可能性,所以当前临床护理对儿内科加强护理风险管理非常关键。

本文成立风险管理小组,通过护理管理规范的完善,强化了全员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因为临床护理方案的执行人是护理人员,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可使护理风险从根本上降低。护理职业素养不仅包括熟练的业务和精湛的技术,还包括掌握法律法规的情况和良好的沟通能力。通过对其加强健康宣教,可使患者及家属更加了解相关疾病知识,避免发生护理纠纷。另外通过做好护理记录,增加护患关系及良好的护理环境的营造可使发生护理纠纷的概率明显降低。

本文通过研究可知,和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患者相比,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试验组患者发生护理纠纷和风险事件的概率显著较低(P<0.05);且试验组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P<0.05)。

综上所述,通过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及对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的健全和完善,可较大的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风险意识,发生护理纠纷和风险事件的概率也会因此而降低,也是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提升的重要保障,在临床护理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高志男.儿内科住院患儿的护理风险管理及施行意义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7):59-60.

刘媛媛.风险管理对住院患儿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19):79-80.

猜你喜欢

护理风险管理效果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
没效果
产妇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效果分析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