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康复护理对老年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

2020-10-21秦宪菊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病死率呼吸衰竭并发症

秦宪菊

【摘 要】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与探索针对性康复护理治疗方法在治疗老年慢性通塞性肺病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和作用。方法:现择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慢性通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康复护理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在结束治疗后的病死率和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科学地护理治疗后,两组患者都产生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实验组患者的病死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老年慢性通塞性肺病中呼吸衰竭症状中对患者采用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并发症状的发生概率,提高医院的成功抢救率,值得在临床护理治疗中推荐和使用。

【关键词】针对性康复护理;呼吸衰竭;并发症;病死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识别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5-0214-01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老年慢性通塞性肺病患者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此类疾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它会引起患者全身产生不良反应,导致多种并发症出现,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医院在治疗老年慢性通塞性肺病呼吸衰竭中常使用经鼻插管的治疗方法,但此种方式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会极易造成导管堵塞而给患者带来的并发症,因此为了进一步研究与探索针对性康复护理治疗方法在治疗老年慢性通塞性肺病中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和作用,现择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慢性通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择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慢性通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分布在51-73周岁,男性患者有53例,女性患者有47例,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研究意义。

1.2纳入标准

本次实验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经鼻插管的治疗方法、在认知等精神方面不存问题的普通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治疗方法,包括用药指导、生活护理等。

实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方法。对于并发症的处理:在患者采用经鼻插管的治疗方法时,要时刻注意患者的身体变化,防止导管阻塞给患者带来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可以采用湿化与吸痰的处理方法,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出现。湿化处理:保持患者治疗环境中温度、湿度等恒定不变,温度控制在21-26℃,湿度在50-57%之间。在患者拔管前停用呼吸机60分钟以上采用雾化吸入,患者雾化的吸入时间、吸入量以及温度要适宜,优化雾化时间,每120分钟进行15min的雾化吸入,使导管内的雾气温度控制在31-36℃之间。吸痰处理:在患者采用经鼻插管的治疗方法时,为防止导管堵塞,作为医护人员要定期对导管进行吸痰处理。采用医用生理盐水或3%NaHCO3溶液7-12ml进行冲洗,增大对痰液粘稠者的溶液冲洗量。日常饮食护理:给予患者食用混合奶等流质食物,保证患者每日所需的热量,还可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向患者摄入适量的营养液以保证患者的身体所需能量。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鼓励患者进行适当运动,减少肺部痰液的沉积,医护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改善其肺部功能,提高疾病的治愈效果。呼吸功能锻炼一般分为缩唇呼吸训练法与腹式呼吸训练法,缩唇呼吸训练法可以降低患者的呼吸频率,改善体内外气体的交换,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腹式呼吸訓练法能提高患者呼吸时的腹肌张力,提高体内横隔的上下运动幅度,从而改善病人的通气功能。

1.4评价指标

并发症发生率评估:对两组患者结束护理治疗之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包括:局部出血、意外拔管、拔管后的喉痉挛等临床不良并发症。

病死率评估:在两组患者结束护理治疗后的病死率进行统计。

1.5 统计学方法

本文相关资料和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表示,并进行X2检验,数据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在结束护理治疗后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

实验组患者在结束治疗后的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3 讨论

在现代医疗卫生条件下,医院在治疗慢性通塞性肺病呼吸衰竭中常使用经鼻插管的治疗方式,此种治疗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疾病痛苦,保持患者的正常呼吸,但因其治疗方式存在一定弊端,会造成患者在治疗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因此,作为专业医护人员在患者接受治疗时,要时刻留意患者的身体变化,定时对导管进行吸痰处理,从而减少患者在治疗时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科学地规划和指导,保证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热量摄入,提高患者的疾病治疗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慢性通塞性肺病呼吸衰竭中,给予患者使用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法在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上都明显优于使用常规的护理治疗方法,进一步说明了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方法更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治疗中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卓木秀,冯月霞.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8):275-275.

吕利萍,周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整体护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963-1964.

罗小丹.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肺功能的影响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4):3505-3506.

孙敏.呼吸康复护理对老年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8,5(29):152.

吴海英.关于老年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5,(28):259-260.

猜你喜欢

病死率呼吸衰竭并发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梧州市艾滋病病死率相关影响因素和综合控制措施的研究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急诊对于急危重症患儿568例抢救效果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