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和预防措施

2020-10-21王丽珍郭文献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认知艾滋病预防措施

王丽珍 郭文献

【摘 要】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通过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使得免疫系统逐步瓦解导致多种临床病发的一种综合征。艾滋病在大多数人概念里并不陌生,但却十分缺乏正确的认知和预防措施。近年来,以高校大学生为主体的HIV感染者急速增长,卫计委官方数据触目惊心。常规的艾滋病防控宣传教育远远不能满足高校艾滋病防控的需求,因此,本文立足于大学生的艾滋病认知情况,探讨提出数个预防路径和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艾滋病;认知;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识别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5-0086-01

1 大学生的艾滋病的认知情况

我国国情和文化影响下,大学时期是青年恋爱和性行为主要时期。大部分学生对性行为持正确且支持的态度,但对实际科学的性知识和艾滋病缺乏系统的认知和深入的了解。在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当中,超一半的大学生缺乏了解艾滋病的基础知识,亦没有参加过防治艾滋病的科普性健康教育课程。一部分学生表示具有要接受艾滋病知识普及的教育意识,但学习和了解的途径十分有限。因此,我国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和了解相当的匮乏,并对艾滋病缺乏正确的态度和观点。缺乏相关的预防知识以及忽视保护措施的重要性,青年学生群体成为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大学生中的感染群体增长显著,成为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2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措施

2.1成立校内工作小组

高校管理部门必须重视大学生的艾滋病普及教育工作,贯彻落实校内的艾滋病防控工作的,成立相关的防控专案小组,凝聚师资力量支持防艾科普与教学工作的开展。大学生艾滋病防控小组必须具备完善的领导结构,全校集体响应和参与。小组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明确工作和职能,制订详尽的任务和措施,相互积极配合推进工作的开展,有计划地部署高校艾滋病科普与健康教育工作。

2.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

高校必须严格执行和落实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且加强与卫生管理部门的共同协作,深刻探讨和研究艾滋病疫情的起因、传播、影响等,联合制度和出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仅依赖高校的教师团队是难以推进防艾工作的,必须通过设立校内的专构专员加强与本区的疾控机构联合协作,才能及时掌握高校内的疫情,切实有效地推动防控措施,遏制疫情的蔓延。

2.3大力推动校园健康教育

高校开设相应的艾滋病健康教育课堂,且作为必修科目纳入教学当中。艾滋病科普及健康教育课程要紧抓学生的兴趣所在,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课堂质量,及时更新艾滋病的医学科研进展,除了对艾滋病基础知识和防治技术的科普,还应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高校在校内组织形成学生同伴教育,通过同伴教育的交流性、协作性、共享性对艾滋病教育实施推广和互动。学生之间的感情间隔较小、话题广泛、沟通效果佳、隐私度高,使得防艾工作能够顺利嵌入学生群体当中。因此高校校内组建学生防艾志愿者团队具有必要性,借助同伴教育的优势特点,提高学生在防艾工作的参与度,提供良好的同伴教育平台作为防艾工作的支撑力量。

学生管理部门和学生会等可以积极倡导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性的防艾工作和主体宣传活动,举办校内的“12.1艾滋病日”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榜样在集体中的带头作用,在校园范围内全面地、多层次的开展主体宣教,通过创新性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群体中的宣传度。

建设专业的预防艾滋病媒介平台,提供网络防治课程。网络课程的开展可以突破时间空间上的教育局限,充分优化的教育资源的配置,学生可主动选择进行专业的学习和科普。网络科普与防治课程具有较大的宣传推广优势和不可估量的影响性,构建媒介平台提供疑难解惑,能有效保护學生的隐私性和提高学生艾滋病的防治意识。

在校内设立疾控疫控专家的专题宣讲,推广防治知识,为学生提供学习渠道。从艾滋病/性病临床表现讲解入手,以便学生自查症状并及时监测、求助治疗。更可从心理学专家的角度进行心理干预,提高提高性伴预防意识并主动接受检测,有利于病例的早发现、早治疗,从而实现疫情的控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心理、性态度和性行为。

还可以探寻其他创新性的高校宣教渠道,在校内进行有效宣传防治和科普教育,提高普及度和知识性,完善校内的艾滋病防治制度和策略。

2.4校内设置安全套自助机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安全套使用情况和普及程度并不理想,且受到不正确的引导,缺乏对安全套的正确认识和使用,或采取其他避孕方式。其他避孕措施的作用仅提供防止意外妊娠的作用,对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没有效果。因此,积极倡导和推广安全套的正确使用是有效的感染性疾病传播的有效阻断措施,也是目前避孕和控制艾滋病传播的最优途径。高校必须重视学生性教育,积极推广和宣教安全套的使用,在校内相应区域设置多个安全套自助机,提高学生安全套的使用率。

2.5定期对防艾工作进行质量及干预效果评估

学校应该建立有效的防艾工作评价方式,对防艾宣传活动、防艾校园专项小组、防艾课程、校内检测机构、安全套自助机等多个措施和项目进行工作效果的评价和质量的评估。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活动数据收集,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和深度,防控学习需求和兴趣,有效评价防止、干预策略的成效,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和宣传推广渠道,从而更加贴近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性,增加防艾工作措施的应用性,完善的宣教干预方案,提高高校防治艾滋病的工作质量。

3 结语

高校大学生的艾滋病认识及预防控制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是高校机构必须要联合相关疾控机构切实展开工作,不断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和预防策略,从而实现艾滋病的传播控制和预防感染,保护大学生健康的成长学习。

参考文献

共青团中央.106 名学生身染艾滋!何以高校成为艾滋病的重灾区[R].2017(4):http://article.cyol.com/theory/con-tent/2017- 04/26/content_15996405.htm.

刘俊庭,吴纪饶.大学生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认知艾滋病预防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2030年有望消灭艾滋病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6000万人感染艾滋病
关于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