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提高慢性荨麻疹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2020-10-21徐萌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个性化护理护理质量

徐萌

【摘 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对提高慢性荨麻疹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间治疗的6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双盲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研究组,每组列入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护理满意度、瘙痒症状消失时间、自我管理能力与瘙痒评分。结果:研究组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瘙痒症状消失时间较短,自我管理能力较高,瘙痒评分较低,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6.67%)相较于对照组(78.79%)较高,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具有积极意义,可在易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同时提升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瘙痒评分,缩短瘙痒症状消失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采纳。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慢性荨麻疹;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5-0033-01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以及组织内水肿,病程大于6周的患者被称为慢性荨麻疹。该项疾病的发病原因十分的复杂,患者的皮肤表面会形成各种疙瘩,同时还会并发水肿及瘙痒等,直接威胁患者的日常作息[1]。因此,在治疗期间予以其合理的护理干预作为治疗该项疾病的工作重心,因此,如何更好地的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该项疾病患者具有积极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次研究就取6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予以不同的护理方法展开对比研究,阐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间治疗的6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借助双盲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n=33)、研究组(n=33)。

研究组,男女比例数18、15,年龄范围22~76岁,平均(48.96±6.45)岁,发病时间范围为1~12年,平均(6.85±4.22)年。对照组,男女比例数17、16,年龄范围23~77岁,平均(49.65±7.66)岁,发病时间范围为1~13年,平均(6.97±4.35)年。本次研究中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与发病时间)展开分析无显著差异且P>0.05,可展开以下对比,且得到伦理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纳入研究的患者符合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诊断标准;②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协议书;③无相关器质性病变、精神疾病患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沟通障碍患者;②合并相关器质性病变的患者。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研究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①宣教教育:入院时组织患者定期开展宣教会,同时向每一位患者发放宣传小册子,向其详细讲解疾病具体知识及治疗护理措施的重要性,使得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临床医师展开治疗。②病房环境:护理人员需定期对患者的病房展开消毒,保持病房内通风良好,且需保证病房干净整洁。③日常饮食:护理人员可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指导其多食纤维素、维生素及蛋白质较高的食物,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严格禁烟禁酒。④皮肤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严格嘱咐患者穿干爽透气的衣物,若皮肤出现瘙痒需严格避免暴力抓挠瘙痒部位,不能够用高温热水展开烫洗止痒,同时需要保持手部卫生干净,预防感染。⑤心理健康:慢性荨麻疹患者因为治疗时间长会发生烦躁、焦虑及不安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需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促进病情恢复。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满意度:以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发放66份问卷后回收率均为100%。其中非常满意(≥90分),基本满意(70~90分)及不满意(≤70分)。

②瘙痒症状消失时间、自我管理能力与瘙痒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研究数据,分别是连续性变量资料(瘙痒症状消失时间、自我管理能力與瘙痒评分)及定性资料(护理满意度),使用(-x±s)表示,t检验,(n,%)表示,x2检验;得出数据若P<0.05,即表示差异显著;若P>0.05,即表示无差异。

2 结果

2.1评定护理满意度

以表1所述,以对照组(78.79%)作为对照,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67%)较高,P<0.05。

2.2评定瘙痒症状消失时间、自我管理能力与瘙痒评分

以表2所述,以对照组作为对照,研究组患者的瘙痒症状消失时间较短,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较高,瘙痒评分较低,P<0.05。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原因十分的复杂,找到致敏原较难,且该项疾病的病程时间长,在发病期间治疗和护理均会出现较大的瓶颈。因此,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予以其个性化护理干预促进其病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2]。

本次研究中,以对照组(78.79%)作为对照,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67%)较高;以对照组作为对照,研究组患者的瘙痒症状消失时间较短,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较高,瘙痒评分较低;P<0.05。分析具体原因:个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疾病特征展开细致化的护理措施,进而及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避免病情加重,及时缓解患者的痛苦与心理负担,进而提升其护理服务质量。个性化护理服务的开展可及时调整患者的心理状况,增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提升其配合度与满意程度,充分验证了个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具有强大优势[3]。廖方方[4]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合上述研究数据显示,慢性荨麻疹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具有积极意义,可在易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同时提升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瘙痒评分,缩短瘙痒症状消失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采纳。

参考文献

广春华,宫伟.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0):285-286.

王彬彬,王文文.个性化护理对提高慢性荨麻疹患者护理质量的效果评价[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20):227.

王烨,吴爱蕊,崔秀容.个性化护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效果研究[J].皮肤病与性病,2019,41(01):89-90.

廖方方.个性化护理对提高慢性荨麻疹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9):143-144.

猜你喜欢

慢性荨麻疹个性化护理护理质量
祛风汤联合左旋西替利嗪治疗阴血不足型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预防效果分析
剖宫产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评价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
探析精细化护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效果影响
和平地区慢性荨麻疹过敏原测定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