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提高救治效果的影响

2020-10-21张悦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急诊应用价值

张悦

【摘 要】目的:探讨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救治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急诊科室就诊的骨折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全部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各56例。对实验组患者使用预见性创伤护理,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抢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P<0.05;实验组患者有效急救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有效急救时间,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配合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配合度,P<0.05。结论:预见性创伤护理能够提高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救治效果,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创伤性骨折;预见性创伤护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5-0026-02

创伤性骨折是指患者受到外力作用而导致的骨折,创伤性骨折患者会出现剧烈疼痛的症状,而及时对患者进行急救与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救治效果。我院针对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骨折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n=56)与对照组(n=56),选取标准:(1)属于创伤性骨折的患者;(2)就诊于急诊科室的患者;(3)无精神认知障碍的患者;排除标准:(1)75周岁以上的患者;(2)因个人原因无法参与研究全程的患者;(3)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实验组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8.56±3.49)岁,四肢骨折患者37例,腰椎骨折患者12例,其他部位骨折患者7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37.45±3.76)岁,四肢骨折患者32例,腰椎骨折患者15例,其他部位骨折患者9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基础资料上的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结果的对比。

1.2方法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人员均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包括病情判断、术前准备、术中配合、生命体征监测等,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预见性创伤护理,具体护理方式如下:

(1)选取5名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紧急召开临时会议,针对患者病情进行讨论,确定护理方式。

(2)在对患者进行急救的同时观察其生命体征,做出相应护理对策,向陪同家属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血型、骨折原因等。

(3)观察患者呼吸情况,若患者出现呼吸不畅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插管补充氧气),防止患者出现窒息。

(4)确认骨折类型以及骨折部位,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取相应的固定方式,记录出血情况,进行防感染处理,为患者服用抗生素。

(5)创伤性骨折疼痛感剧烈,容易引起患者恐惧、紧张等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患者治疗方案与护理方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

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有效急救时间、护理配合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计算,计数资料为抢救成功率、护理配合度,用[n(%)]表示,比较结果行X2检验,计量资料为有效急救时间,用(x±s)表示,比较结果行t检验,将P<0.05视为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护理配合度对比

实验组中,抢救成功患者54例(96.42%),未抢救成功患者2例(3.57%),抢救成功率为54(96.42%),对照组患者中,抢救成功患者48例(85.71%),未抢救成功患者8例(14.28%),抢救成功率为48(85.71%),X2值为3.9529,P值为0.0467;实验组中,十分配合患者35例(62.50%),一般配合患者15例(26.78%),不配合患者6例(10.71%),护理配合度为50(89.28%),对照组中,十分配合患者17例(30.35%),一般配合患者23例(41.07%),不配合患者16例(28.57%),护理配合度为40(71.42%),X2值為5.6566,P值为0.0173。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护理配合度均具备统计学意义。

2.2二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对比

实验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为(51.24±6.37)分钟,对照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为(73.08±8.29)分钟,t值为14.1683,P值为0.0000,二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创伤性骨折具有特殊性,若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可能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导致创伤性骨折的原因有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等,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休克的情况[1-2]。随着我国交通工具的发展以及机械化生产的普及,创伤性骨折的发生率正处于一种持续上升的趋势,常规护理逐渐无法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而预见性创伤护理能够对急诊患者的病情进行预判,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而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4]。

我院经研究后发现,护理后实验组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护理配合度高于对照组,有效抢救时间低于对照组,且三项指标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预见性创伤护理能够提高救治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余金蓉,彭洪梅,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J],西南国防医药,2019,29(8):868-870

陆文炜,吕林娟,叶和军,预见性复温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30):3670-3673

刘慧慧,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23):3248-3251

王书平,急诊护理干预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9):81

猜你喜欢

急诊应用价值
急诊ERCP治疗老年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观察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