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消防官兵现场急救培训需求调查及对策

2020-10-21赵丽敏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消防官兵需求调查

赵丽敏

【摘 要】目的:调查了解我市消防官兵现场急救技能掌握情況及对现场急救培训的内容和方式的需求,探讨构建地方消防官兵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体系的相关对策。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全市共329名消防官兵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现场急救培训需求调查表进行调查,了解消防官兵对现场急救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的需求。结果:我市消防官兵最想获得培训的项目是心肺复苏,培训的方式为面授加网络;培训的时间在1周以上。结论:大部分消防官兵缺乏专业化、规范化的急救技能,对急救技能培训的需求迫切;对策:根据消防官兵承担的任务性质制定有针对性的、分阶段、分季节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多样化、规范化,以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关键词】消防官兵;调查;现场急救技能;培训;需求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5-0003-01

近年来,我国各种意外伤害、突发事件和灾害事故频发,给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带来极大的威胁。如果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现场的“第一目击者”、能够对危、重、伤病者进行正确有效的现场救护就可以最大程度的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尤其是大多发生在院外的心搏骤停患者,急救专家将心搏骤停后的4min~6min称为“救命的黄金时间”[1];心搏骤停患者若得到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急救,生存概率将提升近4倍。然而,由于急救车配备不足、甚至交通拥堵等原因,医护人员到达现场的平均时间通常超过挽救生命最有效的“黄金时间”,导致在急救人员到达前,患者因救治不及时已经临床死亡。因此,当发生危、急重症时,对患者的救治须由传统的院内急救转为现场急救。消防人员是公众场所发生突发意外伤害的第一目击者、秩序维护者与施救者[2];通常是做为第一救助力量到达现场,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对危、重、伤病者,都可以提供第一时间的医疗救助[3],这也是法律赋予消防部队的职责。《消防法》规定: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按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4],从而减少对伤病者的二次伤害。这意味着地方消防官兵必须熟练掌握基础急救知识与技能,包括现场进行心肺复苏、疾病和创伤的评估、呼吸道管理、止血、包扎等,在专业医护人员到达之前对伤者实施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护,消防官兵的现场救治水平直接关系到灾害救援的质量。因此,对地方消防官兵灾害救援现场急救能力培训体系的建立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本研究以我市消防官兵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救援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需求的研究,为消防官兵灾害救援现场急救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解消防官兵对现场急救技能培训内容和方式的需求状况,2019年9~10月,我们对我市329人消防官兵进行了调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星”网上发布问卷,调查安阳消防人员共329人,共收回有效问卷329份。

1.2方法

采取问卷、座谈的调查方法,对安阳消防官兵急救技能掌握程度、培训现状、培训需求及意愿等进行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一般情况

安阳消防官兵329人,警官29人,士官118人,士兵57人,合同制消防员125人。年龄18~39岁,本科及以上学历29人,大专80人,中专76人,高中125人,初中及以下19人。

2.2急救技能掌握程度

技能掌握非常熟练的43人,占13.07%;技能掌握一般的233人,占70.82%;对技能未掌握的53人,占16.11%。

2.3急救技能培训现状

参加过培训的206人,占62.61%;未参加过培训的123人,占37.39%。

2.4需求情况

当被问及如果有机会你是否愿意参加急救技能培训时,渴望参加并掌握急救技能的272人,占82.67%,55人(16.72%)表示无所谓,仅有2人(0.61%)表示不愿意。

2.5对单项急救技能培训需求情况

消防官兵最想得到培训的技能项目依次为:心肺复苏、止血、包扎、溺水、固定、气道梗阻、烧烫伤、搬运、一氧化碳中毒、动物咬伤、电击伤和其他急救技能,见表1。

2.6培训方式

在问卷的3个相关急救知识获取途径中,329人中希望通过面授获得培训的133人,占40.43%,借助网络方式的22人,占6.69%,同时获得面授加网络的174人。占52.89%。见表2。

2.7培训时间

在培训的时间上,大多数消防官兵更倾向于在一周及以上的274人,占83.28%,可以进行系统学习技能。而有23人则希望用2天时间,获得短时培训,掌握最常见的技能。见表3。

3 讨论

3.1地方消防官兵现场急救技能现状

本次调查发现安阳消防官兵现场急救能力低下,急救技能掌握非常熟练的只占13.07%;和李志辉等学者的研究基本一致:我军官兵自救互救基本水平不容乐观,这往往是导致我国院外急救成功率较低的原因。消防官兵通常是第一时间赶到灾难救援现场,对伤病者进行现场紧急救护,其急救技能掌握不熟练,与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程度较低有关,究其原因为针对消防官兵的现场急救培训欠缺。因此,目前我国地方消防官兵现场急救普及工作迫切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关注支持力度,健全急救培训支撑体系:尽快完善现场急救培训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统一的考核制度;并且能够使培训方案及教材规范化。

3.2地方消防官兵急救技能培训项目需求

众多研究显示:我国公众对于现场急救知识培训,需求迫切[6]。与本次调查结果相一致:消防官兵渴望掌握急救知识、现场急救技能的高达82.67%;消防队伍是救援主力,是灾害救援的生力军。调查发现,消防人员希望能够得到培训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溺水、固定、气道梗阻、烧烫伤、搬运、一氧化碳中毒、动物咬伤、电击伤和其他急救技能等,这与他们所担负的地震、火灾、溺水、道路救援等任务有关。因此,应根据其所承担的任务性质,依托医学院校、职业技术学院等机构,制定以心肺复苏为核心,加上外伤四大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培训课程;指导他们掌握灾害、事故现场的安全评估、检伤分类、能够评估创伤与疾病、保证肺通气、维持大脑供血和控制出血,为患者提供基础生命支持等技能。经行业相关部门考核合格后,颁发“急救技术人员”证书;获得证书后仍需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定期参加复训,以便掌握急救新概念、新技术;来提高消防官兵灭火救援和对各类突发事件、灾害现场的应急救援处置能力。

3.3消防官兵急救技能培训方式及时间

根据众多调查,社会公众获得现场急救知识的途径主要有电视专题频道、报刊、杂志、网络平台等[8]。消防人员由于群体差异,受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对急救知识理解有限,未能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且本次调查发现,消防官兵希望获得培训方式是面授加网络。因此,对消防官兵现场急救技能的培训,建议由医学院校专门训练并有教师资格的急救培训导师承担,导师必须随时了解国际上急救知识及技能的最新标准和信息,能够根据消防官兵职业的特点开展理论加实践操作培训,可利用仿真人演示,模拟抢救环境,辅以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网络视频等方式,使培训能够系统化、规范化。在培训的时间上消防人员绝大多数倾向于1周以上的培训,建议培训的时间为7~14天;这与国外的研究一致,法国要求消防人员掌握院前急救技能,接受70h的急救训练。

只有通过对消防官兵不断地进行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培训,使其具备科学、高效的院前急救能力,同时将消防部队的这种能力有机融合到院前急救体系中,才能够显著提高我国院前急救水平,缩短危、急、重伤者到达医院时间,提高救治效率。

参考文献

彭迎春,关丽征,刘兰秋,等.公众急救知识培训的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8):1670-1672.

陶秀萍.不同培训方法在警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成效研究[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9,7(6):309-312.

林炜栋,吴学华.突出和强化消防部队现场医疗救助的职责和能力[J].新安全东方消防,2011(06):70-73.

韩雨,陈向芳,林炜栋.消防部队现场医疗救助应成为我国现行院前急救模式的拓展和延伸[J].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6,4(1):33-35.

李志辉,谷向民,何忠杰,等.某部新兵"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问卷调查[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40(10):846-848.

猜你喜欢

消防官兵需求调查
四川资阳消防官兵冬训上演“冰火两重天”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