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核心素养意识,提高初中道法课教学实效

2020-10-21罗巧珑

神州·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

罗巧珑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紧密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对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学做出改进、完善,使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保持一致,强化学生核心素养意识,切实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实现更好的学习、成长与发展。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教学工作经验与学习认识,首先分析了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然后主要就如何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开展好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为教学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学

当前,我们应当将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作为一个关键课题,一方面要深入、客观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另一方面更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做出改进与完善,因而必须强化学生核心素养意识,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一、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我国的教育工作做出了宏观的部署与规划,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更是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对实际课堂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就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来说,其主要是站在学生的主体角度,对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应当形成和具备的素质能力给出了标准[1]。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三个维度,其分别是道德品质、健康生活以及法治观念。道德品质指的是学生要通过学科学习,形成高尚的道德思想和优良的人格品质,养成利他的行为习惯;健康生活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对自身的健康,尤其是心理、情绪方面的健康,形成科学认知,能够通过对自我心理、情绪的调节,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法治观念要求学生了解法律、尊重法律且认可和遵守法律,能够用法律约束、保护个人行为及权益。以上这些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融入现代社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纳,对学生的人生影响深远。

二、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一)学生道德品质的教学与培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本质任务和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这也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在这方面加强教学力度。因为初中学生本身就还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思想上的可塑性非常强,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如果外界影响是消极的,其道德品质便会朝向不良的方向发展,这个时候就必须要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介入,来防止学生受到消极影响,得到正确的思想引导,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例如,在《维护秩序》、《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等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尝试引入生活当中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维护秩序、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与个人道德品质的关系,以及为什么要维护秩序、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这些道德品质对个人、对他人、对集体的影响,积极约束自身的思想、行为。在生活和学习中,做到维护班级秩序、社会秩序,与人相处中做到尊重他人、礼待他人,保持诚实,坚守诺言。

(二)学生健康生活的教学与培养

能够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提高自身的健康素质,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学习、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尤其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其从这个阶段开始,就应当要能够科学的调整自身生活,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当前很多的初中学生对健康的认识还较少,尤其是对心理方面的健康认识不充分,因此容易出现一些心理上的负面情绪,显得焦虑、疑惑。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当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意识。

例如,在“做情绪情感的主人”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尝试引入更多的心理学科学知识,帮助学生分析和认识情绪、情感的本质,以及其变化、活动原因,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教会学生如何有效的控制自身情绪。让学生能够以更加科学的态度认识自我、管理生活。又如在《悄悄变化的我》、《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这两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配合生物教学的相关知识内容,帮助学生从更加科学的层面上,来认识自身身体、思想与心理健康的变化,让学生更好的适应青春期的到来,享受健康而美好的青春生活[2]。除此之外,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号召学生多参加户外体育运动锻炼,这一方面是能够增强个人的体魄,另一方面是可以释放和缓解生活、学习压力,对个人的身心健康均非常有益。

(三)学生法治观念的教学与培养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我国的社会法律体系建设越来越完善,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当中,需要讲法律,在学校当中,需要讲制度。如果对法律、对制度视而不见,我行我素,便会逐渐走上边缘化的社会发展道路,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只会被孤立在群体之外,甚至可能做出犯罪行为,这对于个人的发展必然是毁灭性的。只有讲法律、讲制度的人,才能适应社会、集体,参与社会、集体,得到社会与集体的接纳和认可。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以促进其实现更好的社会性发展。

例如,在“理解权利义务”、“维护宪法权威”两个框题,以及《全面依法治国》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在社会当中、学校当中,有哪些基本的法律条例、规章制度,构建学生的基本法治、规则知识体系。其次还要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为什么我们应当需要讲法律、讲制度,自己必须要为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如果触犯了法律、制度,就必须要接受惩罚,而且还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法治观念[3]。

三、结语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教学课程体系当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师应当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做出进一步的改进与优化,使之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保持一致,强化学生核心素养意识,切实提高教学实效,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实现更好的学习、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季月平.初中道德与法治构建“生本课堂”实现途径探析[J].名师在线,2020(12):70-71.

[2]宋美艳.核心素养要求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有效教学探究[J].华夏教师,2020(02):30-31.

[3]梁家妍,景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03):54-56.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