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

2020-10-21岳建芳

神州·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简洁教学语言小学语文

岳建芳

摘要:众所周知,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好的教学语言,能够达到启人心智、增进理解、以情动人的效果。特别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师熟练的运用教学语言还能够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下把握文章中心思想,提高语文的理解与感悟能力。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简洁;精炼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同样,对于小学语文学科而言,能否驾熟就轻的运用教学语言直接关乎教学的成败。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主要靠教师的引导,简洁凝练而又富有幽默智慧的教学语言能够让课堂变得熠熠生辉。

一、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简洁、精炼

语言是传授知识与表达思想的基本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语言训练方面要狠下功夫,不仅要口齿清晰,还要简洁、精炼,富有逻辑性和启发性。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是漫无边际的夸夸其谈,而是言而有物,论之有实。

教师要将课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有意识的把与教材相关的知识背景穿插其中,这样可以充实教学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学会智慧和幽默,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例如,在教学《彩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想到彩虹的形状和颜色,笔者在教学导课环节让学生进行猜谜,“高高空中一座桥,不用水泥和木料。赤橙黄绿青蓝紫,自然形成真奇妙。”。当学生猜对时,再用PPT呈现有关彩虹的图片。找学生说一说彩虹通常在什么时候能够看见,你看见的彩虹又是什么样子的?通过猜谜,学生们对本课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亲切自然

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互动与交流的过程。教师的语言与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亲切、自然、循循善诱的语言如同缕缕春风,会让学生置身于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对教师所教的内容产生兴趣。相反,如果是苛责严厉、咄咄逼人的教学语言往往令人不寒而栗,使学生感到盛气凌人。

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能完全以成年人的角度与学生进行对话,这样会妨碍与学生的正常交流。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学生们在了解了乌鸦喝水的方法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你是那只乌鸦,你还会想到什么办法呢?”有的学生说用可以找来一支吸管,用吸管就可以喝到水了。有的同学说可以把瓶子搬到别处让其倾斜,这样也可以喝到水。有的同学说,如果旁边没有石子也可以将树枝放到里面去,有的说如果身边有一块石头可以将瓶口砸开……大家的想法很多,也很新奇,但是有的“办法”却很难做到和实现。作为教师来讲,我们应心平气和的与学生一起来探讨这些方法的可行性并找到最佳办法,而不是对表述不清或想法怪诞的同学批评指责,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三、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以情动人

众所周知,好的文章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以情动人是语文学科的最大特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也要带着真情实感与学生一起走进语文世界。教师用自己对生活的体会,对生命的感悟,对社会的认知点燃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从而达到情感的共鸣。

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再抓住文章的重点句进行范读,让学生去感受作者对榕树的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着重理解体悟“一簇”、“堆”、“另一簇”、“一点儿缝隙”等词汇的运用特点,深刻感受“鸟的天堂”的活泼画卷。最后教师动情的说,“是啊,榕树的叶子太绿了,绿得耀眼,绿得发亮。在微风的吹拂下,我们仿佛看到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小精灵在跳跃,是那么的充满活力,那么的生机勃勃。这是作者对大榕树显示出的那种勃勃生机的赞美,这是作者对大榕树显示出的旺盛生命力的高度赞美。”此时,教师与学生对本文的理解达到了相同的认知,学生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四、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调理清楚

语言调理清楚是對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在教学前,教师要对每篇文章进行认真的分析与梳理,从语文知识的角度要对学生讲清来龙去脉,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要理解文章中关键词、关键句的作用。组织语文时要考虑开关、过渡、结尾等关键环节,要理清顺序,注重前后衔接,不断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学《朱德的扁担》一课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文阅读,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进行思维点拨与启发。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朗读课文,难点是了解战士为什么藏朱德的扁担,而后来又不藏了。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反复阅读并结合小组讨论,知道战士心疼朱德,所以才藏了朱德的扁担。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并写上了“朱德的扁担”几个字,战士们因为敬爱朱德,知道他与大家一起挑粮,共度难关的决心后不再藏扁担了。教师根据这样的教学思路进行课堂讲解,学生们不仅学得轻松,而且也易于理解和把握文章中心思想。

五、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抑扬顿挫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语言一定要符合学科的特点。作为语文学科来讲,它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多的从人文的角度来组织语言。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增强他们热爱语文、运用语文的动力,要借助问题点燃他们探究语文知识的激情。语文教学语言要抑扬顿挫的同时也要循循善诱,尽量避免开门见山、平铺直叙。有时,教师示范朗读一篇课文,如果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就会产生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效果,那么学生学起来也感觉酣畅淋漓,津津有味,不仅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敬佩之情,而且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我认为课堂语言是教学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果,不妨从教学语言着手,以学生的视角,运用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语言启发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使我们的孩子爱上语文课,沉浸在语言的乐趣中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彭心怡.刍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速读(下旬)》2019年9期

[2]王婵玉.探讨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3]叶凤莲.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语文课内外》.2020年5期

[4]刘水顺.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新智慧.2020年6期

猜你喜欢

简洁教学语言小学语文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